狂飆野草 7: 第07章 玩具自由
0%
墨書 Inktalez
我是一個好玩又好動的人,跑遍院子的每一個角落之後,不再滿足於簡單的奔跑與追逐,開始跟在大孩子的後面,製造自己喜歡的玩具來。 0
我最先接觸到的是摺紙,因為爺爺要卷旱煙抽,家裡存有很多舊紙片,這讓我有了多次試驗、快速畢業的機會。 0
有生以來的第一個玩具,和身邊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是最筍單的紙飛機:拿一張紙,對摺,再在每邊折兩次三角狀,一種會飛的玩具就造成了,多麼簡單,又多麼神奇。 0
 
慢慢地,飛機的構造可以再複雜一點,比如機頭可以變成雙發動機的,再比如機翼可以變換形狀或者用另外張紙再接上去,但不論怎麼變,簡單的機頭加機翼、機身,會飛就行了。 0
為了讓它飛得遠而准,我們會在機頭前粘一個小泥球,十幾個孩子一字排開,對照某家的牆壁,看誰飛得高、飛得准,上、下屋場兩三間大堂屋,牆壁上滿是泥點,就是我們這些孩子的傑作。 0
男孩們在一起,玩得最多的紙玩具,是四角板:將一張紙裁成兩半或者用兩張紙各對摺,再擺成十字交叉,四個端相向折成三角,互相駁合後就是。 0
 
每個孩子身邊都會有幾個四角板,一有空就拉開戰幕,互相用扇風、擊打等方法讓對方的翻個面即為勝利。條件好一點的,便選用較厚較硬的紙張來做,重量大當然難得翻過來一些;紙張幅面大也是一個辦法,那樣的四角板個兒大,也不容易翻轉。有的人為增加重量,甚至往四角板裡面墊瓦片甚至鐵片之類,我弟弟就曾贏到過別人的鐵片,我倒是沒有碰到過。 0
女孩們一般不玩四解角板,她們折的是三角紙板,除了可以像男孩一樣一對一決勝負之外,還可以在疊好後擺成一排,吹一口氣,推倒第一個,連帶倒下的都由操作者全部贏去。 0
慢慢地,我還學會做紙桌子、衣服、褲子、狗狗之類,再往後一段時間,還做出了紙皮帶和紙手槍,甚至有愛美的女孩會做紙項鍊,這些做起來其實很簡單,先要疊好一個個小紙塊,再按照自己想象的樣子,把這些小紙塊連接起來就行,但要想說清楚具體步驟,即使比我大的孩子,也只能身教無法言傳。 0
 
孩子們還看上了遍地皆是的泥巴,用它捏成各種可玩的東西,這些東西,完全憑自己的想象,可以說它是貓是狗,或者車子馬匹,還可以把它們排出隊伍,互相對戰;也可以掏成小盆子的形狀,用力往下摔,空氣衝破盆底的「啪啪」聲,就像過年時放鞭炮,清脆悅耳。 0
不久,我發現了泥巴的另一個用法:造房子。 0
我當然不可能像大人那樣經歷選地、平整、取土製磚燒磚、挖溝夯地基、砌牆、上樑、搭檀子、蓋瓦造出一座住人的房子來,只能象徵性地造一個,但僅僅是象徵性地製造,也得分個三六九等啊,過家家的時候造的房子最簡單,壘幾塊石頭土塊,留一個門,最多留一個窗戶豎一個煙筒,便萬事供備只欠人住了。 0
 
孩子們比賽造房子的時候最隆重,大家會把村子裡能夠找到的斷磚條石全部搜羅乾淨,然後選一個平整的地方,用粉筆或者後山天生的「黃赭」畫出房子的平面圖,再在上面慢慢搭建,其中有幾個關鍵點,一是畫線要平直,要不建的房子就不好看;二是堆碼的面要齊整,否則一兩層磚石碼上去就垮了;三是要進行適當的裝修,摘幾朵鮮花,栽幾株小草,或者在牆面上畫幾筆線條、寫幾個字。 0
造轉水車也是玩泥巴的一種。 0
說的是造車,其實就是築壩,只是這種壩有點小、有點特別而已,在房前屋後,隨便找一個流水的地方,就可以造一個這樣的轉水車來: 0
 
首先找一個流水的地方,一般是一條很小的田邊小溝,如果是大的水渠,用濕泥巴築一條攔水的小壩,這樣就可以在小壩的下游開始造「轉水車」了; 0
接着,要用濕泥弄一條稍寬的「中壩」,在中壩的中下部用手指捅一條向內的通路,再在上部用手指弄一條向下的通路,兩路相連,有條件的時候,還會找一兩根南瓜的莖做導水管,可以避免堵塞; 0
做好之後,再用泥巴在中壩的上部圍出幾圈泥牆,引導水流從小壩出發,緩緩地九轉八折地流向中壩內部的通路。 0
 
由於中壩內部的通路比較小,水流會在壩的表面形成一個個旋渦,只要控制好水流的大小,一個轉水車玩老半天也塌不了。 0
有一天,上面安排要打一種「鈎端螺旋體」的預防針,媽媽說要打了這種針才能下水,否則會生很嚴重的病,我勇敢地捋起袖子接受針劑之後,一個下午都呆在屋後的那條小水溝里,一口氣好像修了有十多級「轉水車」,弄得一身泥巴,全身沒有一個熱乎和乾燥的地方,等晚上媽媽收工回家,飽飽地挨了一頓揍。 0
除此之外,我們還曾進行很多的設想與嘗試。 0
 
拖車的製造,最有吸引力也持續得最久,嘗試的次數也最多,因為院子裡有孩子已經擁有了一些像模像樣的拖車,日復一日地在我面前顯擺,我沒辦法找到關鍵的滾珠軸承,也沒辦法遏制自己造車的夢想。 0
第一次造車,只是把奶奶紡線的一條凳子利用起來,以寬實的凳面做車體,四條腿當作天生的「輪子」,兩條豎立的紡紗杆便兼具了方向與動力的作用,我搓了兩根草繩牽引起來,讓弟弟妹妹分別坐上去,拉起來就跑,沒跑幾步就摔倒了,可這絲毫沒有掃我們兄妹三個的興,熱乎乎地玩了好一陣子。 0
此後,我又用圓木頭做過多次嘗試,從中間掏一個洞作為輪子來使用,再用長木棍塞進去當成「車軸」,但由於沒有軸承的潤滑,車子的壽命總是很短。 0
 
我還嘗試過製作降落傘。 0
秋收之後,大人們踩草樹(用稻草圍着一棵樹碼上去,防雨,待來年春天餵牛或墊牛欄時用),我總是跟着去玩,有一次整個草樹突然間垮掉了,那種跟着稻草隨風而降的感覺,催生了我的降落傘嘗試: 0
我在家裡找一把雨傘,選一個幾米高的田坎,撐開傘用手提着傘把,然後往下跳,呵呵,這一回沒有成功,傘被就被風吹得反轉了,好在幾米也不算太高,只是落地時感到有點痛,並沒有受傷; 0
 
我又搓了幾根草繩,繩子一端綁在傘骨頂,另一端纏在傘把中部,然後再試跳。這次倒是沒反轉過去,但感覺反不如第一次,畢竟高度有限,傘的張力也有限,體驗不到飛降而下的感覺。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