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後,天氣越來越暖,從給《故事匯》編輯部寄走那個小長篇的稿子算起,到現在差不多快兩個月了,最初的無限期盼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逐漸淡了下。
——也許,預見就是預見而已。
胡若雲的心情也慢慢平復下來,他拿「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布滿荊棘和曲折」來安慰自己,但心裡卻還是有些難過。
有句俗話叫「好飯不怕晚」,還有句話叫「好事多磨」,不期而至的好事情才叫驚喜。
又是一個多星期過去,又是一個星期六,下午沒課,上兩節自習就可以回家過周末了。
第二節自習課上,班主任王老師一臉興奮地拿着一個大信封來到教室:「胡若雲,《故事匯》編輯部寄給你的,快拆開看看!」
看到自己的班主任有點失態的樣子,正上自習課的同學們都把目光投了過來。
胡若雲本對那篇稿子的結果已失去了信心,這突如其來的郵件讓他的心又激動起來。
這麼大的信封,會有兩個可能:要麼是退稿,要麼是樣刊!
因為光那篇小說的原稿就用了將近四本方格稿紙,這個大牛皮紙信封里裝的究竟是樣刊還是退稿,胡若雲真不敢確定。
胡若雲似乎聽到了自己心臟「咚咚咚」跳動,感覺有種要躍出胸腔的樣子。
在王老師殷殷的目光中,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胡若雲勉強壓住激動的心情,用顫抖的手撕開了那個厚實的、沉甸甸的牛皮紙信封。
真的是樣刊!
三本最新出版的《故事匯》,還散發着濃重的油墨香,目錄頁可以看到,「長篇連載」欄目下赫然就是胡若雲寫的那篇《人性禁島》!
王老師伸手拿過去一本,迫不及待地打開,翻到對應的頁碼一字一句地認真看着,周圍的同學都圍了過來,爭着去搶胡若雲手裡剩下的兩本。
除了三本樣刊,信封里還有一頁責任編輯簽發的《稿件採用通知單》:
胡若雲同志:經編輯部認真審閱,您的作品《人性禁島》已被我刊採用,擬分十四期刊載……現奉上首期樣刊……首期稿費57.5元。
……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胡若雲都快被這巨大的驚喜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
眼下王老師的工資加上班主任津貼也就才200多塊錢,自己一個月的食堂菜金還不到5塊錢,現在突然間有了五十多塊錢的進賬,而且還能連續拿一年多,加到一塊都七百多塊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700多元絕對不是下一個世紀2000元所能比的,對於一個高中的學生來說,更是一筆巨款!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是自己「未來時間」里的傑作在這個時代進行的「能量轉換」!
未來的作品能在這個時代變現,是不是也預示着自己的未來並不一定要循着自己預見的軌跡那樣,一輩子碌碌無為、一輩子窘迫不堪!
如果可以改變,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會出彩一些?自己活得也更加有尊嚴、有意義!
騎上二八大槓回到家裡,胡若雲才知道他在《故事匯》上發表作品的影響也已經在村里傳開了,甚至比在學校的影響更大。
村裡的大隊部除了訂《江北日報》、《冀南日報》,還訂閱了《故事匯》之類的通俗讀物(前者都是必須訂閱的,後邊的是郵電所硬性攤派的,村里公款訂閱)。
不管是信件還是報刊,郵政所的郵遞員每個星期會到各村投遞一回,一般都是隨着信件送到小學,由老師們安排着學生代送給收件人、訂閱者。
胡若雲的小學班主任邵建國老師最先在《故事匯》上看到了胡若雲的名字,雖然還沒有最終確定此「胡若雲」就是自己曾經的學生胡若雲,但邵老師卻憑着自己對胡若雲的了解認定了這件事,於是,全校的老師也就知道了,全校的小學生也就知道了,孩子們回家一說,大部分人家就都知道了……
在這個時候的農村,上報紙、上電視都是了不得的大事,能讓自己寫的東西印在書上,更是讓人刮目相看,更何況學校的老師還說了,人家雜誌社還要給「稿費」的。
還能靠寫字賺錢?這完全刷新了村民們的認知。
一時間,到胡起華家串門講閒話的人也多了起來。
有問胡若雲「寫字掙了多少錢」的?有讓胡若雲教自己家孩子「寫東西」、「編小說」的?還有就是一些純屬湊熱鬧、看稀奇的。
最讓胡若雲老娘驚喜的是有人上門給兒子提親了!
要知道,自己這窮家薄業的,兒子長得又是一般,眼看着其他不上學的同齡人差不多都訂下親,自己這孩子卻還在上高中。當然了,要是能考上大學什麼都不用說了,可要是考不上呢?
自己家裡條件不好,孩子自身條件也一般般,到時候年齡也大了,再想找個媳婦可難了。
如今竟然有人主動上門提親了,這是多好的事情啊!可以先相看着,合適了就訂下,到時候能上大學更好,不能上大學也沒啥,該結婚結婚該成家成家……
當聽說兒子現在一個月能靠着寫字掙下五六十塊錢的時候,胡起華、趙美榮兩口子百感交集。
在這個家,幾輩人都是既窮又不識字,活得不舒展,現在兒子掙下得不是幾十塊錢,是看得見的命運的改變!
再看兒子認識的人,買化肥都能不用求告人就能買上便宜的。過年的時候,派出所到村里「抓賭」,來的人哪一個不是兇巴巴的,可看人家所長登咱家門時,親熱的跟娃舅一樣!
從兒子的身上,他們看到了美好的未來和希望。
又一個星期後,胡若雲終於收到了由魔都寄來的一張綠色匯款單,金額為57.5元。胡若雲拿着它到高橋鎮郵電所兌付的時候,櫃檯里一位身穿綠色制服、十八九歲的女工作人員再三確認:「你就是胡若雲?」
直到胡若雲拿出來學生證和身份證(當時還是黑白照片,過塑的那種),她的態度變得既親切又和藹:「《故事匯》我也經常看,你能在那上面發表作品,你真厲害!我弟弟叫毛傑,也在你們學校讀書呢,他要是有你的本事就好了!」
胡若雲認識毛傑,是高一三班的班長,聽說他爸是高橋鎮的什麼領導,平時在學校很高調,但一般不和胡若雲這些「鄉下」來的學生搭理那麼多。
聽她說她是毛傑的姐姐,胡若雲禁不住多打量了她幾眼:眼眉間確實和毛傑有幾分相像,皮膚呈現出健康的小麥色,眼眉稍向下彎,好像一直凝着笑意,臉龐不算十分精緻,卻是非常耐看,一身郵政職工的制服合身得體,顯得有點英姿颯爽。
胡若雲不好意思的回應:「我就是瞎寫呢!毛傑是班長,學習可比我好多了呢!」
第二天大課間,毛傑主動搭着胡若雲的肩膀:「啥時候一起打球!」胡若雲竟然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行啊!」。
這肯定是他的姐姐和他說了什麼。
周末,胡若雲用稿費給妹妹小鳳買了一個漂亮的發卡,給弟弟小虎買了一個新文具盒,帶磁鐵的那種最新式的(弟弟用的還是胡若雲上學時用過的舊文具盒,不但漆面都掉了,還癟了一塊),又一個人給了五毛錢的零花錢,可把小鳳和小虎高興壞了。
「哥,這文具盒我們班就一個同學有,寶貝的摸都不讓別人摸!」小虎拿着文具盒愛不釋手。
「只要你兩個好好學習,以後的文具哥都給你們買!」
胡若雲鼓勵弟弟妹妹。
這個世界在悄悄的改變。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