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五一」的時候,安南縣第八高中發生了一件大事。
4月28號凌晨12點左右,高三年級四個班的男生分成好幾隊,挨着去敲一、二年級男生宿舍的門:「都起來,到『伙夫蛋』(學生們對學校食堂工作人員的稱呼)住的地兒集合,誰不去收拾誰?」
並拿着手電挨個照着,催大家穿衣服起來:「他們做的飯是給人吃的嗎?咱們今天就是找他們要個說法!」
胡若雲也起來了,倒不是怕這些高年級學生「找事」,而是也確實不滿意學校的飯菜,不但質量有問題,那衛生也是慘不忍睹。
那包子倒是便宜,兩毛五分錢一個,個子也夠大,就是吃起來光見大厚皮、不見包子餡;湯麵里的雞蛋煎得時候不知道拌了多少麵糊糊,嚼起來根本沒有雞蛋本來的味道。
就算是教師節、元旦會餐,每個人碗裡也才就有幾片肉。
最主要的是衛生不行,冬天還好些,除了飯菜品種單一、沒有油水,總還是能下得去嘴。
夏天就不行了,天熱的時候稀飯里有蒼蠅「游泳」是常態,你指給打飯的師傅看,他也只是面無表情地用勺子給舀出來,
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
大白天就能看到肥碩的老鼠在操作間亂竄,饅頭上粘老鼠屎的情況非常常見。
你不吃或者吃不下去?那就只能餓着!
除了飯菜不行,還有就是一部分炊事員給學生們打飯的時候態度極其惡劣,動輒惡語相加,有的學生不服氣還被他們威脅。
學生們也給學校反映過,但後來也沒有什麼結果。
比這嚴重的還有一次,熬稀飯的白面明顯是變質的,做熟的飯泛着不正常的黃色、上面還漂着一層白色的小蟲子,試着喝一口還有一股子怪味!
那一次,在學生會和高三年級的發動和帶領下,全校學生開始了「罷灶」:餓着肚子也不去食堂吃飯!
之後一段時間,類似情況才稍稍有些改變。
這一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一個高三年級的學生買了兩個饅頭,掰開吃時,其中一個饅頭裡面竟有一根蒸熟了的壁虎尾巴!
這也太不是玩意兒了!
學生食堂衛生問題積弊已久,而且事關每個人,這些血氣方剛的半大孩子看有人挑頭就都被撩撥了起來,大家紛紛從床上爬起來,向學生食堂炊食員的宿舍聚集。
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半夜時分,幾百個半大孩子聚在一起,一個個義憤填膺,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怕的樣子……
雖然外面人聲嘈雜,炊事員宿舍里卻是異樣的安靜,十多個員工住在三個房裡,沒有一個房間開燈,也沒有一個員工出來問一聲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知道是誰發起的,一塊半截磚頭從暗影里的人群中飛了出去,正砸在炊事員住的宿舍窗戶上,「嘩啦」一聲,玻璃破碎。
仿佛是聽到了號令,接下來,無數塊磚頭從人群中飛了出去,砸向三間炊事員的宿舍……
值班副校長、教導處的幾個主任都出來了,但大部分普通老師都沒有出來。
飯菜質量問題學生也反映過,普通老師雖然同情但管不了,現在發生這樣的事情,老師躲避還來不及,根本就不願意出頭。
各個班的班主任在學校廣播喇叭的吆喝下才不情不願地來到現場,但也是躲在後面不向前勸導。
因為是在夜裡,平時膽小的學生也敢大着膽子參與進來壯聲勢了,又有高三年級的人帶頭,人潮湧動起來,值班副校長李革衛的聲音被淹沒在洶湧的人潮中。
三間食堂員工宿舍里仍然沒有亮燈,也沒有人回應,更沒有人出來。
局面有些失控了,副校長李革衛在前面歇斯底里的勸着:「同學們,不要衝動,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
下面的學生七嘴八舌地反問:「那他們做『豬食』給我們吃就是對的?怎麼沒有人管?」
副校長語結,噤了聲。過了一會兒又說:「派出所的人馬上就過來了,我知道你們高三都是那些人帶的頭……」
但結果適得其反,學生們騷動的更厲害了,有人喊:「那就讓派出所的把我們都抓走吧,我們不怕!」
是人高馬大的一幫子體育生,在他們的帶動下,人群亂糟糟的又是一陣哄鬧。
過了不久,高橋鎮派出所的指導員帶領兩個民警來了,但一看這陣勢也懵住了:這可不是幾個人的事,這烏壓壓的可不得有幾百號人,人少了你嚇唬一下還成,這麼多人在一起根本就不怕。
指導員和副校長李革衛交換了意見,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校長也有點不知所措。
要是個別人還行,你嚇唬說學校會扣他畢業證、告他家長,這些孩子一般就怕了,可這是一群人,而且確實是「師出有名」,事情有些棘手。
教導處的侯副主任脾氣比較好,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直接立在了炊事員宿舍的廊下,昏暗的燈光下,老頭顫顫巍巍。
再沒有學生往那個方向扔東西。
侯副主任白髮蒼蒼:「今天晚上的事到此為止,大家先回去休息……特別是高三班的,馬上就要高考了,時間多緊啊……
食堂的問題學校馬上開會研究……」
副校長也回過神來:「對,對,對,今天事情呢學校也知道是因為啥發起的了,學校一定會重視起來並解決這個問題,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又朝着人群後面喊:「各班的班主任,到前面來,領着自己班的學生回宿舍……」
各班的班主任來到前面,站在前排的學生開始往後縮……帶動着整個人群開始散開。
第二天,學生食堂不管是飯菜質量還是衛生狀況都改變了很多,兩個星期之後,分管後勤的主任和食堂管理員都被換掉了。
後來,有小道消息說分管後勤的李副校長是鄭校長卸任後的繼任者,人家「上面」有人,平時連鄭校長都不大看到眼裡,這次被學生們的行動嚇到了。
經過這件事,那些炊事員在為學生打飯盛菜的時候也不敢那麼囂張了。
就那天晚上他們但凡誰敢出來冒個頭,恐怕都得挨這些學生的揍。
在農村有句俗話叫「寧與強盜對門,不與學生為鄰」,說得是學生的搗蛋,壞點子多,鬧騰起來比強盜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通過這件事,胡若雲也算是見識了學生們聚集起來的力量。
但衛生問題或許和食堂的炊事員有關係,使用劣質、變質麵粉、食材可能就不是他們的決定了……學生們看似出了口惡氣,實際上誰對誰錯又有誰能說的清呢。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