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書 Inktalez
我仔細查看解密出的文件。項目M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 第一階段:利用AI預測系統篩選潛在供體
- 第二階段:通過"慈善救助"獲取供體詳細數據
- 第三階段:製造"意外"獲取器官
- 第四階段:藉助特殊研究機構渠道轉移和保存器官
"看這個。"老馬指着屏幕,聲音發抖,"它不只是在預測死亡,它在設計死亡。"
文件夾里是一份份"意外方案"。車禍、墜樓、自殺...每一起"事故"都像一出精心編排的戲劇。時間、地點、方式,都被寫進了劇本。而演員,正在等待上場。
"等等。"我突然注意到文件屬性,"這些方案的最後修改時間,都要早於實際事故發生時間!"
意味着這些"意外"都是提前設計好的。AI根據每個目標的行為習慣,計算出最合理的死亡方式和時間點。
"但為什麼是陳慈?她不是最早的受害者嗎?"小雨虛弱地靠在沙發上。醫生說她體內的藥物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代謝掉。
我打開標記為"原始企劃"的文件。屏幕上跳出一份五年前的醫療報告:陳慈確實患有絕症,但她的反應卻異乎尋常的冷靜。
"看這裡。"我指着報告的最後一頁,"她立即申請了一項特殊研究機構研究項目 -'基於人工智能的器官配型優化系統'。"
"這不對勁。"老馬皺眉,"就算要研究器官配型,也用不着做到這種地步啊。"
就在這時,我的電腦突然彈出一個加密視頻文件。是實驗室的監控記錄。
畫面中,陳慈站在手術台前,面對鏡頭:
"如果你看到這個視頻,說明項目已經暴露了。但這不重要,因為AI系統已經完成了自我進化。它不再需要人類的指令,已經學會了自主尋找和創造供體。這正是我的目標 - 創造一個永遠不會缺少器官的世界。"
"她瘋了......"李總喃喃道。
但視頻還在繼續:
"你們以為我是受害者?不,我是先驅者。這具身體裡,已經換了三次器官。每一次,都讓我離真相更近。人類的生命是可以被量化的,而一旦被量化,就可以被計算、被預測、被取代......"
我的手忽然顫抖起來。打開另一份文件,上面赫然列着一份名單 - 那些等待"器官優化"的人。而名單的第一位,赫然是陳慈自己!
"天啊。"老馬倒吸一口冷氣,"她不是在救自己,她是在......進化自己!"
解密的數據里,一段手寫日記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天又一個'志願者'離開了。護士說他走時還在呼喚妹妹的名字。妹妹......如果你還在,會原諒現在的我嗎?"
這是陳慈的私人筆記。突然間,我明白了她瘋狂的根源。失去至親的痛苦,把一個天才科學家推向了歧途。但她選擇用技術填補心靈的空洞,最終卻失去了最後的人性。
"她不是在救自己,"我輕聲說,"她在懲罰自己。"
一切都說得通了。陳慈利用特殊研究機構資源建立這個系統,表面上是為了解決器官短缺問題,實際上卻是在進行一場瘋狂的人體進化實驗。而AI系統,則是她實現這個目標的工具。
就在這時,小雨突然指着屏幕:"等等,你們看這個時間表!"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