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邀請來得太快太突然。但作為記者,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數據中心在地下二層。通過三道門禁,眼前豁然開朗。一整面牆的顯示屏上,跳動着實時數據。
"這就是'慈心系統'。"陳慈站在巨大的顯示屏前,臉上帶着奇異的笑容。屏幕上,無數人的照片在緩緩流動,每張臉上都標着一個倒計時。
"看,這就是我們的慈善藍圖。"她的手指掠過那些笑臉,"每一個生命,都將獲得新生。"
不知為何,她說"新生"這個詞時,讓我想起了父親屍檢報告上的字眼。那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又回來了。
"準確率有多高?"我假裝隨意地問。
"目前是96.7%。"她說這個數字時眼睛發亮,"每一個被系統選中的受助者,都確實在我們的幫助下改變了命運。"
我注意到右側屏幕上滾動着一串名單,標註着"待預測對象"。
"這些是......"
"下一批待評估的申請者。"她解釋說,"系統會給每個人評分,選出最適合的受助者。"
我眯起眼睛。名單上赫然有幾個熟悉的名字 - 都是最近傳出經營困境的企業家。
"陳女士,冒昧問一句,方立是通過這個系統評估的嗎?"
她的表情僵了一瞬,但很快恢復如常:"不,方先生是我們的捐助者,不是受助者。"
就在這時,我注意到角落一個小屏幕上閃過一行代碼。那是...死亡概率預測模型?但太快了,我沒看清具體內容。
"李記者擅長代碼?"陳慈敏銳地注意到了我的視線。
"略懂。"我掩飾道,"做數據新聞難免要接觸。對了,我看到系統好像分成了幾個模塊?"
"是的。評估、預測、追蹤、反饋......"她簡單介紹着,但我的注意力已經被另一個發現吸引。
在她說話時,我瞄到工作站顯示屏上一個被最小化的窗口。標題是"項目M數據"。這不是普通的數據分析界面,更像是某種生物信號監測......
"李記者?"
我回過神:"抱歉,走神了。這些受助者後續情況如何?"
"很好。"她拉開另一個界面,"您看,這是他們的數據曲線。"
屏幕上顯示着一條條整齊的生命軌跡。太整齊了。作為數據分析師,我知道真實的人生軌跡不可能如此規律。除非......這些數據被人為處理過。
"真是了不起的系統。"我由衷感嘆。確實了不起,但不是因為它預測準確,而是因為它預測的可能根本不是表面看到的東西。
"要喝點什麼嗎?"陳慈問。
"咖啡就好,謝謝。"
她轉身去倒咖啡的功夫,我快速掏出手機,對着角落的代碼屏幕拍了一張。
"加糖嗎?"
"不用......"話沒說完,我的餘光瞥見了令人心驚的一幕。咖啡間的玻璃上,反射出陳慈的表情。她看着我的眼神,哪還有半點溫和?
"李記者,"她端着咖啡轉過身,又恢復了那副親切模樣,"不如我們聊聊,你為什麼對方立的案子這麼感興趣?"
我的手機在口袋裡震動。是李總發來的短信:"小心,方立生前最後見的人,是陳慈。"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