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野草 93: 第93章 路在何方
0%
墨書 Inktalez
盼望着,盼望着,高考馬上就要來臨了。 0
或許是正規的考場有限,或許是大學的招生名額太少,當時的政策是,在正式高考之前的5月份,要進行一輪預考(有的地方叫篩考),全面模擬高考的方式,由縣裡統一命題,全縣所有準備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和復讀生都要參加,只有達到一定的分數線才能參加7月份舉行的全國統一高考。 0
在我的心裡,依我的平時成績,預考應該是很容易通過的,因此並沒有像大多數同學那樣認真地複習課程、準備考試,而是像平常那樣有點不以為然地對待。甚至,因為即將結束高中三年的時代而更加放鬆自己的心情,沉緬在離別前的某種悸動和同學們的流言蜚語之中,憧憬着考上大學、跳出家門之後海闊憑魚躍的美好生活。 0
我對預考並不放在心上,這次考試的內容和形式,可以說是我整個學生生涯中記憶最淡薄的一次,以致幾十年後的今天回憶起來,居然沒有一丁點兒的印象。留存在心裡的,只有考試前後的一些瑣碎記憶。 0
我是好吃的大飯桶,對於這次預考最深刻的記憶,仍然是關於吃:從預考前一天的晚餐開始,食堂的伙食突然好了很多。其他年級的學生都放假了,高三加上復讀的學生總共只有五六百人,能夠容納一千多人的食堂重新把桌子擺布了一下,仍然是原來的八個人一桌,米飯仍然是自己淘米蒸熟,最大的變化是菜式,主菜是紅燒肉,其實說這個菜是紅燒肉也不準確,用我們當地的話說應該是「磐肉」,原材料的準備和更多人吃過的扣肉相同,只是扣肉切片,這個肉卻是切坨。當時農村辦酒席,「磐肉」是最重要的主菜,上桌的時候,上面會蓋着一隻碗,等所有的桌子都上好了這個菜,主人家就會放一掛鞭炮,找一個德高望重的代表說明這次辦酒席的原因,感謝一番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以及給予幫助的師傅匠人,然後才能揭開上面的碗,這時候才算正式開席。 0
哪怕在物質條件極端惡劣的時候,家裡修房子、嫁女兒時,酒席中都必須有這個菜,只是那時候吃酒席的人多半捨不得吃這個菜,而是每人準備一隻碗,將這個菜直接分好,然後帶回家去給孩子們沾點油葷。在三中讀了三年,這個菜是第一次出現在食堂,而且這次上桌的不是一個缽子,除了兩缽子滿滿的紅燒肉之外,還有另一個湯菜和青菜,平分下來,每個人可以吃到二三兩肉,我肚子大,分菜的同學看到菜多,特別給我多分了一筷子,總起來有半斤的樣子,吃得我滿嘴是油,幾乎忘記了其它的一切。 0
在我的輕鬆和同學們的緊張之中,三天的預考很快就過去了。 0
學校放了兩天假,大家繼續回校讀書,成績還沒有出來,有人擔心也有人無所謂,但大家都沒有太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都在等待着最後的結果。 0
大約過了半個月,成績和分數線都出來了,我一下子懵了:全班有十多個人上了線,我居然不是其中的一個! 0
懵逼的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時隔三十年,我無意間找到了自己記錄的一份成績單和當時做出的自我分析:政治79分,語文94.5分,數學92分,物理42分,化學56.5分,生物73.5分,英語69分,總分506.5分,上線分數為512分。化學最不應該只得56.5分,這是怎樣失誤的呢,要不是因為這一點,也許現在不會到這個地步。物理雖說是一門「老大難」,但也不應只得這麼多。政治、數學、生物,也應該有所多得。可惜的是由於自己不努力,也由於心裡不夠重視,這一次機會失去了! 0
預考沒上線,對於平時成績一直沒有低於前十的我是個很大的打擊,父母和老師也感到十分驚訝和惋惜。預考上線的同學都集中到一個班複習迎考去了,幾個決定回家務農或者招工上班的同學也離開了教室,大多數和我一樣沒上線的同學還是呆在教室里,老師不再來上課,班主任也不再來管紀律,我孤獨地看着窗外:雖然還能偶爾看到那或緩步或蹦跳般閃過的影子,但那個完美的伊人已經越來越遠去了,我該怎麼辦呢? 0
第一個要確定的是:到底是復讀還是回家?在幾乎所有的老師、同學和自己的父母親戚看來,復讀應該是必然的選擇;但敏感而又自卑的我卻有了一絲糾結。我從不認為務農是一樁辛苦的事,也從來沒有認為農民是最底層的蝦米,但我又有着跳出農門的夢想,以當時的環境,讀大學是唯一的出路。可是,預考的失利真正傷了我的信心,萬一復讀一年又沒有考上呢?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 0
第一個糾結還沒有解開,心裡又泛起了另一種猶豫:如果復讀,要讀什麼呢?在一般人看來,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原來讀什麼現在繼續啊!可簡單對照一下我的預考成績,拉低成績的主要科目就是物理和化學,而我自己歷來對歷史都比較喜歡,雖沒有正兒八經的上過歷史課,從古至今的歷史書卻看了一大堆,老師和同學們都公認我記憶力好,據說讀文科恰好是記憶力強的人容易出成績哦。當然,我一直不太喜歡和讀文科的人打交道,總認為這些人太容易受感性的支配,特別對那些「流氓文人」抱有敬而遠之的心理,何況,媽媽的經歷告訴我,讀文科的人容易在政治運動中受衝擊。 0
似乎是一環套一環,又似乎是一個死結連着一個死結,上面兩個結還沒解開,我的思維中又跳出了第三個結:去哪裡讀呢?現在我讀的是三中,要是復讀,有三種選擇,一是繼續讀三中,好處是輕車熟路,老師和環境都熟悉,複習起來容易適應;壞處也是輕車熟路,一起玩一起鬧的狐朋狗友太多,自律性又比較差,可能繼續走以前「認真不努力」的老路。二是去二中,如果讀文科的話,這是必然的選擇,而且以前花園中學的龍佐才老師已經調到這個學校去了,爸爸一說他就表示想去的話一切包在他身上。三是去一中,當然不是一中本部,而是一中的老師在校外辦了幾個復讀班,據說每個班有百來號人,幾乎集中了全縣接近預考線和高考線的復讀生,效果也很好,每年都有四五成的人考上了大學。但是我似乎一直和一中無緣,小學和初中畢業兩次都沒考上它;而且一個班一百個人,老師上課又能聽到些什麼呢? 0
在糾結之中,我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般活着,不時地叩問自己:路在何方?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