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優異的熱帶雨林環境為許多大型動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間。
而當地的未知生物,非洲剛果地區傳說中的未知巨鱷 —— 馬漢巴。
馬漢巴指的是一種(15.2 米)體長超過 50 英尺的巨型鱷魚,整體形態和習性與非洲特有的尼羅鱷並沒有太大差異,會襲擊人類以及會在沼澤里挖掘地穴。
異樣的體型是它最特別的地方,想象一下,一隻有五層樓樓高長度的鱷魚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形象。
有關馬漢巴這個名字,我並未找到具體的解釋和詞源,但 Reddit 上的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相對可靠的意見,本身 「Hamba」 這個詞在南非科薩語中是走或離開的意思。
在南非科薩語中,馬漢巴可以直接翻譯為 「我們離開吧」。如果加以強調,那麼也可以譯為 「我們逃跑吧,看到這種東西就要逃跑」,可能是這個名字的起源之一。
19 世紀末期,比利時探險家約翰・萊因哈特・沃納跟隨美國知名行政官亨利・斯坦利爵士遠征剛果,並在 1889 年將他在剛果河流上生活中的見聞以敘事的方式匯總成了一本書,名為《參觀斯坦利的後衛部隊》。
書中記錄到,1887 年 9 月底到 10 月初,沃納教授乘坐國際非洲協會號(簡稱 aia 號)蒸汽船返回馬來伯湖。路過伯羅伯鎮上方的寬闊水道時,看到了這種巨鱷。
螺旋槳的衝擊逼迫河流上的鱷魚們匆忙後退,午睡的怪物被打擾,它們似乎知道要發生什麼,提前走開了。
在草叢邊緣低矮的沙嘴上,偶爾可以看到一條巨大的鱷魚,它也許有 50 英尺長。不管怎麼說,我見過幾條比 aia 小汽船更長的鱷魚,前者的長度足有 42 英尺。
有一次,我在一片巨大的沙洲上獵捕鴨子,當我抓到一隻後,發現其餘的幾隻藏在低矮的沙丘後面。於是我彎下腰沿着沙丘後方摸了過去,直到我以為已經進入射程。我抬起頭,果然鴨子們就在距離我不到 50 碼的地方。
然而就在這時,我發現在我和鴨群之間躺着一條迄今為止我見過的最大的鱷魚,將它和大約 300 碼外深水中的 aia 汽船相比,我估計它足有 50 英尺長,鋸齒狀的背部高出它腹部所在的沙子高度肯定有 4 英尺。
我身上只有一把獵槍,在剛看到它時,就讓一個同行的土著男孩回去拿我的步槍,並在等待他返回時做了上述的觀察。同時,鱷魚並沒有注意到我,它要麼是睡着了,要麼是因為我不在它的視線之內。
用航海術語來說,我在它的右舷後方,我謹慎地遠離它巨大的尾巴,由於男孩可能還要很久才能趕到,我覺得最好離遠一點,但這樣一來也驚嚇到了鴨群,這使它們飛向了另一邊。這讓我非常着急,因為船上的肉已經吃光了。
那一瞬間,我忘記了鱷魚的存在,對着鴨群亂射一通,雖然我沒有打中,但那隻巨大的蜥蜴(這裡指鱷魚)卻被嚇得逃進了水裡,碩大的尾巴將沙子掃得四處飛散。
時間來到 1888 年 2 月,隊伍從利奧波德維爾(也就是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帶着物資沿剛果河前往當時的班加拉區。在路過普魯魯島大約兩三天後,再次遭遇到這種巨型的怪物。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們突然來到一片沙洲上,那裡的水只有 3 英尺深,發動機已經停了下來,但我們的船頭還嵌在沙子裡。這時船下的沙地似乎開始上下起伏運動,河水也開始奇怪地波動。
我試着尋找這些異樣騷動的原因。我心裡想,如果那個地方的河水更深,應該把這些現象歸結為我們撞上了一頭河馬,但那裡的水深顯然不足以淹沒一隻河馬。
就在這時,我看到一條巨大的鱷魚突然衝過河岸,跌入了遠處的深水中。我敢肯定,它的體長一定超過了 40 英尺,比我們的船更長。
我從來沒有見到過一條如此巨大的鱷魚,可以移動得這麼快,我甚至來不及對它開槍射擊。它一定是提前聽到船的到來,正試圖進入深水中,但恰巧被船隻撞到,把它整個塞進了沙子裡。
我們以每小時四英里的速度撞上了它,但在其短暫現身的剎那,我沒有看到它身上有任何的傷痕。」
上世紀 80 年代,芝加哥大學生物學家羅伊・麥卡爾協同亞歷桑那大學生態學家理查德・格林威爾和剛果生物學家馬賽林・阿格納尼亞,先後兩次深入非洲剛果雨林尋找傳說中的活恐龍 —— 摩克拉 - 姆邊貝,並將其探索遊歷中的見聞匯總成了一本書。
名為《尋找活恐龍:摩克拉 - 姆邊貝》。書中匯集了他們收集到的多種當地未知生物的目擊報告,其中就包括了 —— 馬漢巴。
他提到,利卡拉沼澤地區的當地助手報告了一種體長超過 15 米的巨型鱷魚,在當地所使用的林加拉語中,鱷魚被稱為恩克里。
所有當地人都堅持認為,馬漢巴不是摩克拉 - 姆邊貝一類的活恐龍,而是一種區別於普通尼羅鱷的大型物種。而關於馬漢巴的特徵描述,據說它的形態類似於普通鱷魚,但所有的報告都表明了它的長度比後者要長得多。
這種生物通過卵生繁殖,會襲擊湖邊的牲畜和人類,會挖掘長度在 50 到 1000 米不等的地下隧道,然後在隧道盡頭挖掘棲息的洞穴。
麥克爾教授在書中還是主要引用了上述沃納教授記錄中的幾段遭遇,而並沒有詳細描述當地助手的報告。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