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蘇崇亮還在講台上對着胡若雲「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想想你爹你娘這個時候彎着腰在田裡一鐮刀一鐮刀地頂着日頭,一把一把地割麥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掉下去摔八瓣……你卻在課堂上睡覺,你的心裡倒底是咋想的?」
胡若雲腦子裡還在轟響,伴着的是蘇老師錐心蝕骨的言語:「……初中三年,熬的不就是這個七月能考個好成績、上個好高中、將來出人頭地?這麼關鍵的時候趴在那裡睡覺,你的心裡難道不會痛?」
割麥子?
胡若雲腦子裡炸雷般響了一聲。
剛剛過去的印象中,就是在自己參加中招考試那一年,大部分麥子還沒有放倒拉進麥場,就遭遇了多年未遇到的極端強對流天氣,先是狂風夾着暴雨,接着是兩個星期的連綿陰雨,沒割倒的麥子倒伏在田裡像地毯一樣,和割倒但沒拉進麥場的麥子都生了芽。
收公糧的糧管所加急印製了新的質量檢驗等級憑條,在「雜質」、「水分」等項目後面加了「芽率」這一指標。
就是這個「芽率」,讓糧管所的質檢員在檢驗糧食時的評級由往年最低三等改成了今年最高四等,最低六等的入庫標準,農民的收入大受損失,胡若雲自己家的十來畝麥子也是深受其害。
腦子裡的炸雷一聲響過一聲,響過之後,胡若雲的腦子逐漸清明。
既然反正都是上一個最普通的高中,我還在這裡幹什麼?還不如乾脆回家幫爹娘收麥子,說不定還能趕在陰雨來臨之前搶收到麥場裡,避免損失。
想到這裡,胡若雲舉起右手:「蘇老師,我頭疼,想請假去看看病?」
班主任蘇崇亮一臉的無奈,眼神里鄙夷的神色更加濃稠了,老頭失望地揮着手示意:「走吧、走吧……不行就在家裡多休息幾天……」
胡若雲等蘇崇亮說完,就如蒙大赦般地收拾東西,也不管背後同學們的嚶嚶嗡嗡,衝出教室,跑到宿舍里推出自己那輛破舊得除了鈴鐺不響那兒都響的「二八大槓」自行車,跨上去飛快地往家裡蹬。
六里地的路,他十來分鐘就到了家,雖然已是上午十點多,但每年收麥子時爹娘都是天不亮就帶上幾個饃饃和一壺水下地幹活。他回家到里一看,正像他預料的一樣,家裡果然真的沒有人,不用想就知道,爹娘到現在還沒有下晌回來吃早飯。
胡若雲先跑到灶房點火,大鍋熬粥,又從瓦罐里撈出幾個裹着黃泥巴的醃雞蛋,用清水洗淨放小鍋里煮上,小火煨着,又飛一樣蹬着二八大槓跑到鄉里的農機站。
這個年代的農村,他們這裡還沒有大型聯合收割機,鄉農機站新進了十來台能裝在手扶拖拉機上,樣子像大剪刀一樣的簡易收割機,一個小時也能割三四畝麥子,但只能割倒,要想脫粒還得拉到麥場裡碾壓,更重要的是一畝地六塊錢的費用讓大多數農民望而卻步。
農民們普遍認為麥子才兩毛錢一斤,用這傢伙割一畝就得花費六塊錢,不划算,還是自己用鐮刀割吧,老農民的力氣就是用來種田的,不值錢。
農機站里,值班的老頭看着停在那裡的幾台收割機百無聊賴:這些傢伙不招人待見啊!
忽然看見一個半大小子蹬着輛二八大槓自行車風風火火地闖進大門,老頭急忙站起身攆人:「出去、出去,別在這裡玩,沒看見都是鐵傢伙,磕着碰着了算誰的!」
胡若雲扎穩車子,顧不得擦一把臉上的汗水,從褲袋裡掏出汗浸浸、皺巴巴的一卷子紙幣:「胡家莊胡起華家十畝麥子用收割機,就村東頭第一家,可好找,您老快派機器去,這是六十塊錢。」
這個時候的六十塊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胡若雲能拿出來這六十塊錢也不是說他多麼土豪。
在這六十塊錢里,有四十二塊是胡若雲餵養的一對「八點黑」兔子四年裡生下的小兔崽子賣掉賺下的,另十八塊錢是趁着假期帶着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撿知了殼、挖香附(都是中藥材)賣上幾分、一毛、兩毛,是他們姊妹三個靠着汗水換來攢下的。
——才上一年級的弟弟小虎性格極其內向,仿佛總有一種憂鬱凝在心頭,平日裡寡言少語,在學校里除了學習很少和同學打鬧玩耍,完全沒有這個年齡段應有的活潑與開朗;恰恰相反的是,剛上三年級的妹妹小鳳卻是個人來瘋,愛說愛笑,上樹掏鳥窩、下水摸泥鰍、拿杆子捅馬蜂窩……爬高上低就沒有她不敢幹的。
但兩個孩子對他這個十四歲的哥哥卻特別的依賴,也特別聽哥哥的話。
知了殼價格是不便宜,可這東西太輕了,一個夏天下來只能攢下幾兩重;香附倒是比較沉,可這東西便宜不說,還不好處理,濕漉漉的挖出來弄不好就壞掉了。
姊妹三個不知道忙活了多少本來可以開心玩耍的空閒時光,才攢下這不到20塊錢,這些錢他們都讓胡若雲這個哥哥保管着。
值班的大爺看着眼前這個滿頭大汗,臉上汗泥浸染的半大孩子遞過來的一卷子大大小小的鈔票,終於反應過來這是來活了。他忙不迭接過來邊數邊回應:「我給你開個票你拿上,馬上給你安排!」
當掛載在手扶拖拉機上的收割機轟響着進入麥田時,胡若雲的老爹胡起華一手提溜着鐮刀,一手扶着酸疼的腰硬掙着直起身子,用脖子裡黑乎乎的毛巾抹一把滿頭滿臉的汗水,眼睛裡儘是震驚和詫異:這「吞金獸」咋跑到我家田裡了?
跟在後面的胡若雲沒功夫詳細解釋,跑過來安排着爹娘:「這裡不用管了,你們現在回家吃飯,小鍋里有咸雞蛋,大鍋里有稀飯,吃完飯套上驢車咱們直接往麥場裡拉麥子!」
胡若雲爺爺這一輩既沒有兄弟也沒有姐妹,在農村,門裡人少,活的就不硬氣,容易被人欺負,到了他爸這一輩,也就他爸胡起華和二叔胡振華弟兄兩個。
也許是受父輩的影響,再加上日子過的緊巴,弟兄兩個在村里活得也是謹小慎微。
媽媽趙美榮是那種數着米粒下鍋的人,大事不當家,小事卻是極認真。
二嬸娘家只有一個男孩,性格還蔫巴巴的,姐妹幾個從小就當男孩子養了,性格潑辣,一來而去倒成了一家之主,平時嘴上不饒人,心眼卻是不壞。
這個時候,胡起華和胡若雲的老娘趙美榮不敢相信地看着面前這個本來應該在學校準備考高中的大兒子,不知道平時三腳都踹不出來一個屁的蔫貨今天怎麼敢這樣拿主意!
相鄰的地塊里,幾家男人提着鐮刀湊過來看收割機作業的效果。
東鄰的奎二爺點着頭稱讚:「這個玩意兒割的就是快,照這個速度五六個人兩天才能割完的地它兩個來鐘頭就幹得差不多了!」
奎二爺是村裡有名的「槓頭」(農村里愛和人抬槓、上別着打嘴仗的那種人),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你得揣摸着聽有沒別的意味。
西鄰的伍德子曾經是生產隊隊長,胡若雲的老爹、二叔這種「慫人」都曾是任由他欺負的對象,弟兄兩個經常被安排着到牲口棚出糞,這種活既累還髒,干一天下來身上那味兒都沒法讓人靠近;還故意給少記工分……反正你們倆不識啥字,就是知道咋回事也不敢吱聲。
這時候的伍德子眼裡有艷羨也有嫉妒:「快是怪快,可也費錢吶……」
身後還在彎着腰用鐮刀一把一把往前割的奎二奶拿話撩扯自家男人:「看看看!看個毛啊,你捨得花那大幾十塊錢嗎?」
伍德子婆娘言語裡透出來的就是赤裸裸的酸裡帶刺了,她吼着自家男人:「趕緊過來下鐮!看人家幹活你家地里的活能少一點啊?別充那大尾巴狼,你是趁用那先進玩意兒的人……」赤裸裸的指桑罵槐。
胡起華和趙美榮兩口子小心翼翼地過日子,生產隊裡就被這兩口子欺負的很,現在又是被剌刺的心裡一陣陣的抽抽,心火壓不住地往上拱,可仍是不敢和這兩口子惡人掰扯,轉而把火發向兒子:娘老子還不老呢,這些大事什麼時候輪得到你一個毛孩子拿主意?家裡日子本來就過得緊巴,怎麼就由着你在這兒顯擺充能了?這他媽的就是欠修理!
外人面前從來都是謹小慎微的胡起華冷着臉斥責胡若云:「你這是想弄啥?這個家啥時候輪着你來做主了?」
這個時候,胡若雲腦子裡只有今天夜裡到來的暴風雨和接下來長達半個月的陰雨天氣,他無法解釋,只能硬着頭皮說:「爹,先啥也別說,抓緊幹活吧!」
又轉向奎二爺和伍德子:「二爺、德子大爺,你們也用這收割機收麥子吧,今天夜裡有雨,接下來半個月都是連陰天……」
——街里街坊,就算是不和睦也不能看着人家莊稼遭災啊,這年頭,莊稼、收成就是農民的命啊。
奎二爺用掌罩在額頭上看看頭上火辣辣的日頭哂笑:「孩兒啊,二爺日子過的不寬綽啊,我還是老老實實賣力氣吧……這天下火還差不多,要是下雨才算是日了鬼了!」然後自顧回自家田裡了。
伍德子卻只是從鼻子裡發出「哼」的一聲,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回去後不知道怎麼和自家婆娘說的,那惡女人扭頭剜了一眼這邊轟轟響的收割機,嘴裡故意發出很大的聲音:「一個小毛孩,能哩不輕,家裡有幾個錢,張狂得不知道自己個是誰了!用個收割機就了不起了……我呸!」
就在這一晃兒的功夫,收割機放倒的麥子已超過了胡起華和趙美榮忙活半天干出來的活,等兩口子壓着一肚子的火氣匆忙回到家胡亂扒拉了兩碗飯,套上驢車慌忙回來的時候,十畝麥子差不多已經全都放倒了。
胡若雲拉過驢車,揮起木杈就往車上裝麥子。
在他的心裡,思緒就像翻江倒海一樣:如果自己真的是預見了未來,那麼今天夜裡就會迎來暴風雨和持續半個月的連陰天!這種事情會真的發生嗎?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