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觀者 15: 第十五章
0%
墨書 Inktalez
他再次啟動了多元宇宙的觀察裝置,數據流像瀑布一般湧向他。他不再僅僅是個旁觀者,而是一個深入挖掘真相的探尋者。他開始仔細檢視每一條資料,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人物,就像一個偵探在仔細審視案件的每一個細節。 0
 
他注意到了一個微小的信息點:一次政治暗殺。一位具有極高影響力的領袖,在和平談判即將達成的前夕,遭到了暗殺。這個事件不僅激怒了公眾,也破壞了原本就脆弱的政治平衡。戰火由此引燃,一發不可收拾。 0
 
 
尼爾的心跳加速,手中的觀察裝置震動著,像是感受到他內心的波動。在那不起眼的信息點中,一場看似普通的政治暗殺即將引發一個世界的崩解和重塑。 0
 
他深呼吸,將意識深深沈浸在那特殊的時空裡。石砌的路面、古老的建築、穿著華貴的人們,這是一個極其富饒而文明的城市。正中央,一輛金銅和木頭打造的馬車緩緩行駛,車上的貴族夫婦享受著人們投來的羨慕眼光。 0
 
 
他們是城市的統治者,綜觀這片土地和人民,但卻毫不知道,死亡的陰影正悄悄降臨。尼爾注意到,那名即將成為暗殺者的男子在人群中悄然出現。他的身材瘦弱,眼神中帶著一絲決然,似乎深知自己即將做出的選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0
 
男子選擇的是一個轉角,他站在那裡,手裡藏著一份報紙,報紙下面隱藏著一把手槍。尼爾看到他深呼吸一口氣,隨後拉出手槍,瞄準了貴族夫婦。那一刻,時間似乎凍結了。砰!砰!兩聲槍響後,貴族夫婦應聲倒下,血染了他們昂貴的衣物。 0
 
 
人群陷入了混亂,尖叫聲和驚呼不斷。但暗殺者卻一言不發,被城衛迅速制服。尼爾看到,暗殺者在被捕時露出了一絲微笑,似乎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滿意。 0
 
尼爾開始思考這場暗殺背後的動機和意義。這名貴族是一個極端的專制統治者,他的政策不僅壓迫了普通人,還引起了鄰國的不滿。暗殺者顯然是一名極端的反抗者,他用極端的方式對抗極端的壓迫。這場暗殺不僅震撼了這個城市,甚至可能會改變這個世界的政治格局。 0
 
 
一場看似簡單的暗殺,背後卻是多重利益和情感的交織,就像尼爾所在的哲人之眼組織,外表看似冷靜和理智,但背後卻充滿了各種不為人知的目的和計劃。 0
 
尼爾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在觀察裝置上詳細記錄他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他知道,這個信息點會是他未來報告的重要部分,也可能是他理解多元宇宙和人類行為的一個關鍵。 0
 
 
尼爾繼續凝視著觀察裝置的屏幕,那裡正播放著一個特定世界的國會大廈的內部情況。屏幕上,一名銀髮的老者正站在講壇上,氛圍中彌漫著一種無法言喻的壓迫感。 0
 
這名首相用力地拍了拍講台,吸引了在座各位的注意力。“各位,我們今天聚集在這裡,是因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就在幾天前,我們失去了一位不可或缺的領導人,他的去世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更是對整個國家乃至多個世界和平狀況的重大威脅。” 0
 
 
尼爾聽著首相的話,心中更加不安。這次的事件明顯不是單一的暗殺行動,它牽扯到了多重的利益和衝突,更有可能是一場精心組織、有預謀的陰謀。 0
 
首相繼續說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次的事件是由外部勢力主導的。我們不能坐視不理,我們必須採取行動。” 0
 
 
尼爾的心跳加速,他能感到這個世界的局勢已經到達了一個危險的臨界點。如果這個世界決定採取報復行動,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0
 
國會大廈內的氣氛越來越緊張,隨著首相演講的結束,眾議員開始激烈地討論起來。一個議員站了起來,言辭激昂地說:“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我們必須採取報復行動,以示我們的決心和勇氣。” 0
 
 
另一名議員則反駁道:“報復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我們需要冷靜地評估情況,尋找和平的解決方案。” 0
 
尼爾密切觀察著這一切,他知道這個特定世界的未來將會是如何的不確定,也會影響到多個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穩定性。 0
 
 
"這是一個嚴峻的測試," 尼爾想,"這將考驗這個世界是否有能力通過智慧和同情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戰爭和報復。" 0
 
尼爾緊繃地盯著觀察裝置的螢幕,疲憊卻又不可避免地觀察著那個瀕臨戰爭的世界。首相的聲音傳遞出來,將戰爭的火種正式點燃:“我們已經做出了我們的選擇,從今天起,我們將開始報復行動。願上帝保佑我們。” 0
 
 
尼爾的指尖凍住了,他感到一陣冰冷穿透全身。他按下了錄製鍵,將這個瞬間永久地保存在哲人之眼的數據庫中。戰爭的影響將會是多維度的,不只是在這個被觀察的世界,可能連帶影響到平行的時間線和其他維度。 0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那個世界的戰爭如期展開,遠超過尼爾或任何人所能預見的慘烈。他見證了炸彈轟炸城市的畫面,見證了孩子們因戰亂而失去雙親,見證了生命在瞬間煙消雲散。 0
 
 
每天,尼爾都需要將這些觀察記錄下來,每一個詳細的描述、每一幅鮮活的畫面都需要儲存。他的手在按下錄製鍵的時候微微顫抖,但他明白,這是他作為一名觀察員的不可推卸的責任。尼爾不能改變這一切,他只能按照哲人之眼的宗旨,冷靜地觀察、記錄、報告。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