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之後我都記得那個場景,一邊是勝熊默默的一個人跑圈,一邊是全連人重新編組排隊,新兵連生活,就這樣終於拉開帷幕了!
很久以後的某一,勝熊也開始帶新兵的時候吧,他專門問過我,我怎麽知道他能堅持跑完呢。我笑笑,我們門前那個訓練場,長不過50米,寬不過0米,一圈下來也就是100多米,100圈就是10公裏,對你這樣壯實的人來,不限定時間總會跑完。
勝熊不依不饒的問,萬一呢,萬一是那種外強中幹的,跑出了問題怎麽辦。我神秘的一笑,沒有再回答他。我怎麽會告訴他,四班長不在邊上看著嘛,再,還有指導員呢,一旦他堅持不了,指導員還會配合打圓場給他台階下。
要隻能他太實在了唄,100圈,就這樣跑完了!
晚飯後繼續是整理內務的時間,各排房班長們忙著教新兵們收拾私人物品放進配發的背囊中存入各排包房,這些私人物品比如香煙、零食甚至有些家境優越的戰士帶的手機在新兵連期間是不允許被拿出來的,包房鑰匙將會統一交到我這裏。
新兵們所擁有的,就是部隊統一配發的軍裝、訓練服、洗漱用品、床上用品,哦,還有內褲和襪子。
走在各個房間,看著新兵們忙忙碌碌的在整理內務,收拾床鋪,我心裏感慨道,這就要和這些崽子們綁在一起三個月了啊,這三個月,就當是我再次重溫入伍培訓那段時間吧!
我這樣想,是因為我知道新兵訓練的枯燥和乏味,除了各連的營區和訓練區,新兵是哪裏都不準去的,他們就如同坐牢一般在狹的居住區域內活動。這期間,連隊幹部也是一樣,隻不過範圍可以稍微擴大到外單位,但是絕對不允許出部隊大門。
可能很多沒在部隊待的人無法了解和想象新兵連的一日生活,這裏,我囉嗦幾句,004年5月軍營民謠歌手曾發表了新的軍營作品,《新兵連的一》,詳細地描述了新兵連的一日生活,當然,我帶的這些新兵當時是沒聽過了,但這並不妨礙他們過著同樣的集體生活。
“還沒亮號角已響,立即起床就要出操,步伐整齊跑出營房,一二三四口號響亮。”
“八點訓練隊列動作,太陽底下軍姿颯爽,稍息立正向右看齊,轉來轉去還有敬禮。
“正步走,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提高警惕,保衛祖國。”
“午飯過後寫封家書,想想朋友怎麽還不回信,下午還要戰術訓練,臥倒起立匍匐前進高姿態低姿瞄準射擊。晚飯過後打打籃球,七點集合看新聞聯播,然後學唱隊列歌曲,九點熄燈不敢睡著今晚可能緊急集合!
“新兵連的一就這麽充實又緊張,雖然有些枯燥,我們都能承受,新兵連的一就從早到晚這樣過,雖然又苦又累我們越練越堅強……”
曾的這首《新兵連的一》一定會讓很多新兵感同身受,核心就是:“一到晚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很多新兵從地方上剛到部隊,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大轉變讓很多人完全無法接受。那時候的新兵就已經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聰明、有思想,但普遍缺少獨立生活能力,有些新兵連洗衣服都不會,“真是大孩子”。
其實老實話,不光他們,我也差點接受不了,當排長的時候,早上定點起床就是,反正也不大管查夜和早上領跑。可現在當連長了,晚上居然還要查夜查崗,還必須上下半夜各一次,雖然和指導員商量好,大家換著查,可是睡眠還是受到很大影響。再領跑,團裏規定早上主官是必須帶著出操的,為了保持形象,我每次都得在清晨5點半從溫暖的被窩裏爬起來,穿戴整齊,洗漱,戴帽子,紮腰帶然後在樓前吹集合哨。
新兵營最開始,我要給大家打下感受最深的烙印:就是規律,一種周而複始、無窮無盡的生活形式,與新兵家裏的生活形成了清晰的對比。我刻意營造的新兵連的生活和氛圍就是要讓他們學會吃苦,學會忍耐,學會思考,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頑強意誌。
唐指導員那邊也忙個不停,他在挨個和新兵談話,摸底。
時代在變化,新兵的情況也越來越複雜。首先是兵員成分複雜,入伍動機多樣。今冬入伍的新兵中,個體商販、專業戶較之往年比例有所上升,成分的複雜,導致了入伍動機的多樣化。多數新兵入伍動機端正,熱愛軍隊,向往軍營,具有獻身國防、幹一番事業的強烈願望。但曲線就業,想出來開開眼界,考軍校、學技術的為數也不少。
其次是家庭經濟狀況多數較好,吃苦思想準備不足。多數新兵,特別是來自開放、沿海地區的新兵,家庭比較富裕,生活條件優越。新兵帶的零花錢,多則幾千元,少則幾百元。由於缺乏艱苦生活的磨練,部分新兵特別是一些獨生子女兵,到部隊後感到“太緊張”,“不自由”,常常表現出怕苦、怕累的情緒。
最後是敢想敢,但自控能力較差。以宣嘩為首的幾個帶兵班長反映,今冬新兵思想比較活躍,特別是來自沿海開放和富裕地區的新兵,見多識廣,思想上沒有框框。他們敢於直言不諱提意見、談看法,很少有顧忌;他們講平等、求公正,服理不服人,民主、自主意識比較強。但從另一方麵來看,有的言詞過激,看問題比較片麵;少數新兵遵章守紀觀念淡薄,自我修養較差。
問題多多,但在這裏我就不一一針對性描述我是怎麽解決的了,如果大家想聽,我想我都可以出一本書了。我隻能概況的,這幾個月是蛻變之月,既然是蛻變,就一定是痛苦的過程,也是全世界新兵共有的經驗。關於這種痛苦的經驗,約翰•斯坦貝克在《伊甸園之東》裏有這麽一段非常貼切的敘述:“我告訴你,免得你感到驚訝。他們將讓你同別人擠成一堆,共同生活,吃、喝、拉、睡都在一起。當他們讓你再次穿上衣服時,你便無法將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了。你想在胸前掛個牌,明‘我是我,不是別人’都不行。”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過去大半個月,有一晚上訓練之後,還有半時自由活動時間,我就開始在各個排房轉悠著。在連隊各層牆上,到處貼著指導員設計地針對新訓骨幹的警示性語句。如“依法帶兵,忌簡單粗暴;以情帶兵,忌漠不關心;以形帶兵,忌舉止不端;以理服人,忌打罵體罰;身先士卒,忌怕苦怕難;五湖四海,忌親疏有別;”等等等等。
有些新兵躺著在休息,有些在聊,有些在寫信。從上到下,我逛到一排排房,突然看到勝熊,他在窗戶下趴著寫日記,由於個子太高大,因此趴在桌子上寫的很是勉強,我上去拍了拍他肩膀,他誠惶誠恐地站了起來,我問道“寫日記啊,能給我看看嗎?”他尷尬地點點頭,我拿起來隨意翻了翻,還別,這家夥看上去很粗獷,但是日記卻寫的很細膩,比如“兩火車的漫長行程,把我從一個社會青年帶入了一個將普通社會青年改變成一名軍人的軍營環境中”。再比如這一段“我這個來自西北邊陲的高中生來到新兵連的第一課是從三個詞匯開始的。那就是:報告!到!是!每,我都要和其他的新兵們要學會在恰當的時機大聲地喊出這三個詞匯!”
“哪裏人啊,勝熊。”我搬了個椅子坐下問道,“報告首長!我是西北人!”勝熊忙立正站好。
我抬起頭來看看他,恩,胡子被掛的幹幹淨淨,平頭圓臉,我突然想起來我為什麽總是注意到他了,不光是個子最高的緣故,而是我現在才發現,他有點像戰警裏麵的金剛狼!
“恩,你到底多高?”“報告,我1米9!”
“怎麽樣,在這裏還適應嗎?”
“報告!我能適應!”
“恩,好好幹。”其實麵對這種擠牙膏式的問答,我實在是沒有興趣,我站起來想拍拍他肩膀,卻尷尬地發現我拍不到,我隻能拍了拍他的手臂。
離開房門的時候,我無聲地笑了,很好,這就是我要的開始,對於勝熊們來,這是他們的人生新課堂。經由“報告”、“到”和“是”等路徑,他們要慢慢找到集體生活的真正含義。直到有一,他們完全“消失”在整齊的隊列中,他們的班長便會笑著:“好樣的,不錯。”而這時,我才能告訴他們,他們才完成了最初的蛻變。
總來,我很滿意,盡管有著各種這樣那樣的問題,我的新兵們正在於這種蛻變的成長之中。與剛進來相比,他們精神抖擻,軍姿嚴整,“報告”、“到”和“是”已然成為他們的口頭禪。
(未完待續,明日更精彩!)
↓認準以下網址其他均為仿冒↓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