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夢(白話版) 42: 第四十一章 丞相上书乞归田
0%
墨書 Inktalez
這一日,兩位公主私下商議道:「古時候那些同父異母的姐妹們,嫁到一個國家,有的做了正妻,有的做了妾室。如今我們姐妹八人,親如一家,情同手足,雖然其中有些人來自異國他鄉,但這不也是上天註定的緣分嗎?我們不必拘泥於出身和地位的差異,應該結拜為姐妹,彼此以姐妹相稱才對啊!」 她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六位如夫人,六位如夫人卻都婉言謝絕了,尤其是春雲、驚鴻和蟾月三人,更是堅決不肯答應。 0
鄭夫人言道:「想那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雖為君臣,卻也不廢兄弟之義。我與春雲妹妹情同姐妹,親如管鮑,若能結為金蘭,豈不妙哉?」兩位公主聽罷,深以為然。於是,她們與六位如夫人一同來到宮中,在供奉觀音菩薩的佛堂內,焚香叩拜,並起草誓詞,鄭重宣告道:「天地日月在上,我等鄭氏瓊貝、李氏簫和、秦氏彩鳳、賈氏春雲、桂氏蟾月、狄氏驚鴻、沈氏裊煙、白氏凌波,沐浴齋戒,虔誠地向南海觀世音菩薩稟告:這世間,為何有人能與四海之內的陌生人結為兄弟?那是因為性情相投,意氣相合。為何有人即使是血脈至親,卻形同陌路?那是因為情誼淡薄,志趣相悖。我等八人,雖生於南北,長於西東,卻有幸相遇於此,同侍一人,同居一室,可謂氣味相投,情義相契。世間萬物,就如同同一樹上盛開的花朵,即使被風雨吹打得飄零四方,有的落在金碧輝煌的宮殿,有的飄落於雕樑畫棟的閨閣,有的墜入荒涼冷落的田野,有的飛落到深山老林,有的隨波逐流,有的消失於江湖湖海,但追根溯源,它們都來自同一根枝。花草本是無心之物,但它們最初都在同一枝頭綻放,最終也會回歸到同一片大地。而人世間最寶貴的感情,也如同這天地之氣,雖然分散於四面八方,最終也會匯聚到一處。如今,我等八人,跨越時間的長河,同生於一世;身處廣闊天地,卻能共處一室,此乃前世修來的緣分,今生莫大的幸運。因此,我等八人在此結拜為異姓姐妹,從此以後,榮辱與共,生死相隨,永不分離。若有人違背誓言,必將受到天譴,神靈不容!」說罷,八人一同叩首,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希望百年之後,能夠一同往生極樂世界。 0
自此之後,六位妾室雖恪守身份,不敢以姐妹相稱,但兩位夫人待她們如同親姐妹一般,恩愛更甚從前。八位夫人皆育有子女,兩位夫人與春雲、裊煙、蟾月、驚鴻皆生了兒子,彩鳳、凌波則生了女兒。然而,她們都不曾經歷生產之苦,這些都異於常人。 0
時值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朝廷之上,並無甚大事需要謀劃。丞相平日裡不是陪同皇上到上苑狩獵,便是陪着老夫人在北堂悠閒享樂。那翩翩的舞袖,仿佛要留住匆匆流逝的時光;那急促的弦樂,卻似在催促着春秋的更迭。丞相身居高位、權傾朝野的日子,已有數十年之久。他享受着榮華富貴,也盡享着人間美味。然而,盛極必衰,天道循環,樂極生悲,這也是人之常情。這一年,柳夫人壽終正寢,享年九十九歲。丞相悲痛欲絕,幾近失控。皇上和皇后都十分擔憂,便派使者前去勸慰,讓他節哀順變,並以皇后的禮儀安葬了柳夫人。鄭司徒夫妻二人也相繼壽終正寢。丞相對他們的離世,也同樣感到十分悲痛。丞相的六子二女皆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個個如玉樹芝蘭一般,為家族增光添彩。長子名喚大卿,是鄭夫人所生,官拜吏部尚書。次子名喚次卿,是狄氏所生,任京兆尹一職。三子名喚舜卿,是賈氏所生,官居御史中丞。四子名喚季卿,是蘭陽公主所生,任禮部侍郎之職。五子名喚五卿,是桂氏所生,為翰林學士。六子名喚致卿,是沈氏所生,年方十五,卻勇猛過人,足智多謀,深得皇上喜愛,被封為金吾上將軍,統領京師十萬兵馬,負責皇宮的安全。長女名喚傳丹,是秦氏所生,嫁給了越王之子琅琊王。次女名喚永樂,是白氏所生,做了皇太子妃,後被封為婕妤。 0
楊丞相,本是一介書生,幸遇明主,又逢這太平盛世,便以武功平定禍亂,以文治造就昌隆,功名富貴,真可與那郭汾陽相媲美。只是那汾陽公六十歲方拜上將,而少游我二十出頭便已官拜上將,後又入朝為相,位極人臣,輔佐皇上處理國家大事,這等榮寵,比起汾陽公足足早了二十四年。上蒙皇上恩寵,下孚百姓信望,坐享這世間極致的榮華富貴,如此榮耀,實在是古往今來聞所未聞啊!丞相心裡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故而,上書皇上,請求辭官歸隱。奏疏中寫道: 0
「臣楊少游,誠惶誠恐,頓首百拜,謹上奏皇上:臣以為,人生在世,所求無非是將相公侯,功名富貴。一旦身居高位,享盡榮華,也就別無所求了。為人父母的,也無不盼着子女能夠建功立業,光耀門楣。而臣如今,可謂是位極人臣,榮耀已極,父母亦覺光彩,再無所求。然則,這將相公侯的榮耀,功名富貴的快樂,誰人不艷羨,誰人不爭搶?然而,物盛則衰,月滿則虧,眾人爭搶之物,也難免帶來傾覆之禍。 0
歷代忠賢之臣,皆是功成身退,流芳百世,而貪戀權位之輩,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0
所以臣以為,將相公侯的榮耀雖好,卻比不上知足退隱來得長久;功名富貴的快樂固然令人沉醉,卻比不上保全自身和家族來得實在。 0
臣自知才疏學淺,卻占據高位,功勞微薄,卻尸位素餐,早已愧對皇上,愧對百姓。如今,臣蒙皇上隆恩,位極人臣,榮耀已極,父母亦覺光彩,再無所求。臣也不敢奢求更多,只求能辭官歸隱,杜門謝客。 0
在臣心中,實不敢有一點點戀棧的意願,別人又怎能以這種意願來揣度於我呢?況且我以貧賤寒微之身,卻有幸與皇家結為姻親,蒙皇上另眼看待,恩寵賞賜有加,較之其他大臣,格外優厚。我本是粗食布衣之人,卻享受着山珍海味;本是茅屋陋室之身,卻居住在王侯亭台樓閣之中。這於上,有損皇家威嚴;於下,也違背了我做臣子的本分,我怎能心安理得地繼續享受着這一切呢?我早就想辭官歸隱,閉門謝客,以謝僭越濫冒之罪。 0
無奈皇上隆恩浩蕩,我尚未報答皇上萬一,而且我自覺尚有幾分力氣,可以為朝廷效力,所以遲遲沒有離去。我決心竭盡全力,報效皇上,然後告老還鄉,在田園中度過餘生。 0
如今,臣還沒有報答陛下特殊的恩遇。而臣的年紀也一天天大了,報國之心難以實現,眼看着齒發日漸衰敗。 0
臣現在就好像一棵病樹,即使不到秋天,自己已經枯萎了;又像一口枯井,即使沒有人去汲水,自己已經乾涸了。雖然臣仍然希望能夠竭盡全力,為皇上效犬馬之勞,以報答皇上如同山嶽一般的恩情,但只怕是有心無力了。 0
如今,天下承蒙皇上您的英明神武,四方蠻夷無不臣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昇平,真可謂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下太平,眼看着就要實現那傳說中三代大同的盛世了。 0
即使皇上您讓臣長久地留在京城,在朝堂之上占着高位,也不過是每天上朝聽政,白白浪費國家的俸祿,聽着那歌舞昇平的歌聲罷了,哪裡還有什麼需要臣去操勞的呢? 0
唉!常言道,君臣就如同父子一般。父母的心思,即使面對那不成器的子女,在身邊的時候總是感到歡喜,等到孩子出了門,心中難免掛念。 0
 
臣相信皇上您一定也是把臣當作是多年的老臣,不忍心臣就這樣離去。唉,為人子女思念父母的心情,和父母疼愛子女又有什麼兩樣呢? 0
臣承蒙皇上您的恩寵,已經達到了極點,皇上您對臣的恩情,臣更是銘記於心,即使是一絲一毫,也都是皇上您對臣的栽培。 0
所以臣又怎麼願意就這樣離開皇上,退隱山林,辜負了皇上您的一番苦心呢?只是這裝滿了水的器皿,不可以隨意傾倒;已經渡過河的船,也不可以再乘坐。 0
所以臣懇請皇上您體諒臣,臣實在是不堪重任,也不願意再占據高位,懇請皇上恩准臣告老還鄉,回到家鄉度過殘生,也好避免那亢龍有悔的結局。 0
臣定當在家鄉歌頌皇上的功德,感謝皇上的恩情,以求來世結草銜環以報答皇上的恩情!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