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夢(白話版) 33: 第三十二章 齐人之福温柔乡
0%
墨書 Inktalez
第二日早朝,天子宣楊丞相進宮,當面諭旨道:「先前因為御妹的婚事,太后特地下了嚴旨,朕心裡也覺得不妥。如今聽說鄭家女子已死,公主的婚事可就耽擱久了,全等你回京辦理。你雖然思念鄭家女子,但她畢竟已經死了,你年紀輕輕,堂上老夫人,日常起居總該有人照料,況且你貴為當朝丞相,府中不可一日無主母,再說魏國公家廟,以後也需要有夫人參與主持祭祀。朕已經下旨修建好了丞相府和公主府邸,就等着你回京操辦婚事。你與御妹的婚事,如今你也不能再推辭了吧?」楊丞相當即叩頭奏道:「微臣先前抗旨拒婚,罪該萬死,蒙皇上不罪之恩,聖恩浩蕩,臣感激涕零,萬死難報。先前微臣之所以抗旨,實在是出於人倫道義,如今鄭女已死,微臣豈敢再有別的心思?只是微臣出身寒微,才疏學淺,恐怕配不上駙馬的尊貴地位啊!」 0
皇帝龍顏大悅,當即下詔欽天監,命其擇吉日。太史奏曰,秋九月望日,便是吉日,距今不過數十日了。皇帝又說道:「先前因你拒婚,朕不便多言。朕其實有兩個妹妹,皆是天資靈秀,世間罕有,縱然朕想再尋一個如你這般的人才,也是千難萬難。所以,朕遵從太后懿旨,欲將二女同嫁於你。」楊丞相聞言,猛地想起真州客棧的那個夢,心中大為驚異,當即伏地奏道:「臣自被公主選中,便如芒刺在背,惶恐無地,只恐才德不配,辜負聖恩。如今陛下欲將兩位公主同嫁於臣,這自古以來,聞所未聞,臣萬萬不敢當啊!」皇帝說道:「愛卿之功業,堪稱國之棟樑,便是鐘鼎也不足以銘刻你的功勳,山川封賞也不足以酬謝你的功勞!朕這才決意將兩位妹妹許配給你,更何況,兩位妹妹情同手足,彼此愛重,常說要生死相隨,永不分離。這也是太后的意思,你就不要推辭了。另外,宮中有一女官,姓秦,出身名門,不僅姿容秀麗,而且能詩善文,兩位妹妹視她如同姐妹,十分信任,所以欲在她們出嫁之時,將她一併許配給你,朕今日先告訴你一聲,你好有個準備。」楊丞相再次起身謝恩。 0
話說這鄭氏小姐,自冊封為公主,在宮中時日已久。她侍奉太后,極盡孝道,與蘭陽公主和秦氏情同姐妹,彼此愛重深切,太后對她更是疼愛有加。眼看婚期將至,鄭公主便尋了個時機,恭敬地對太后說道:「當初與蘭陽妹妹商議排位之時,臣妾冒昧居於首位,實屬僭越,心中實不敢當。臣妾也曾多次推辭,以謝母后抬愛之恩,只是拗不過母后的厚意,這才勉強應承下來,並非臣妾本意啊。如今即將嫁入楊家,若是蘭陽妹妹屈居第二,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因此,懇請娘娘和皇上明鑑,重新定奪我二人位次,以使家中和睦,不違禮法。」蘭陽公主聽罷,也急忙說道:「姐姐的品德才學,皆是小妹的楷模,小妹自愧不如。姐姐雖說是出身鄭門,但小妹當以姐妹之禮相待。況且,既同為楊家之妻,何來尊卑之分?小妹雖貴為公主,但若僭居正位,豈不是違逆了母后對姐姐的一片愛護之意?姐姐若是執意相讓,那小妹寧可不嫁!」太后見兩個女兒如此謙讓,心中甚慰,便將此事告知皇上。皇上聽後,說道:「兩位妹妹如此謙恭,實為難得,自古以來,從未見過皇家公主如此賢德!還望母后成全她們的一片好意。」太后點頭稱是,便下旨冊封英陽公主為魏國公左夫人,蘭陽公主為右夫人,秦氏則冊封為淑人。 0
按舊例,公主出嫁,婚禮一般都在宮外的官府舉行,但此次太后特地恩准,將婚禮安排在宮內舉行。吉日一到,楊丞相身着麒麟袍,腰佩玉帶,與兩位公主舉行成婚大禮。其場面之隆重,禮儀之周全,自不必說。婚禮結束後,眾人依次入座,秦淑人也上前拜見,然後侍立在兩位公主身後。便賜她入座。三位佳人,與丞相共聚一堂,一時間,滿室生輝,光彩奪目,直看得楊丞相眼花繚亂,心醉神迷,恍若置身溫柔鄉,飄飄然登仙境。 0
是夜,楊丞相便與英陽公主共度良宵。次日清晨,他先去向太后請安,太后設宴款待。皇上與皇后也前來陪侍太后,一家人和樂融融,盡享天倫之樂。這一晚,楊丞相又與蘭陽公主共赴巫山。 0
第三日,楊丞相終於得空,往那秦淑人房中而來。那秦氏一見丞相,便忍不住滿腹委屈,淚如雨下。楊丞相見狀,大為驚詫,問道:「今日裡,該當是笑的時候,如何反倒哭將起來?莫不是心中有事?」 0
秦氏聽了,更是泣不成聲,說道:「想是丞相貴人事忙,早已將妾身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0
楊丞相細細端詳,這才恍然大悟,一把握住秦氏的纖纖玉手,試探道:「莫不是華州的秦家娘子?」 0
那秦氏心中百感交集,想要開口,卻哽咽難言。楊丞相見她如此,便接着說道:「我還當娘子已不在人世,不承想竟在這宮中相遇!想當初華州一別,你我夫妻一場,後又遭逢大難,我本不欲再提,只是不知娘子可願聽我細說?」 0
秦氏輕輕點頭,用帕子拭去淚水,側耳傾聽。楊丞相繼續說道:「自那日客棧分別,我日日思念,只道你已遭不測,卻不料今日重逢,實乃天意。真是意外之喜啊!」說到此處,楊丞相頓了一頓,從懷中掏出一方手帕,正是當初秦氏贈他的。 0
秦氏見狀,亦從懷中取出詩箋,正是二人當初和的《楊柳詞》。二人相對而視,恍如隔世,唯有手中詩帕,見證着他們曾經的愛情。 0
秦氏說道:「丞相只知《楊柳詞》定情,卻不知我二人今日之緣,皆因那把題詩的紈扇。」 0
說罷,便打開妝奩,取出那把紈扇,秦氏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最後說道:「這一切,都是太后娘娘和萬歲爺洪恩浩蕩啊!」 0
楊丞相聽罷,長嘆一聲,說道:「想當初我避兵藍田,曾打探你的消息,卻只聽得些流言蜚語,說你或沒入掖庭,或被擄掠遠方,或已遭逢不測。我心中雖然悲痛,卻也無可奈何,只得另娶他人。只是這些年來,每每經過華山渭水,便想起你我昔日的誓言,心中便如失侶孤雁,又似中鈎之魚,痛苦不堪。如今蒙皇上恩典,你我雖然得以重逢,但我心中卻始終不安。你我當初約定,並非讓你為妾,而今終使秦娘子屈於此位,實在是愧疚難當。」 0
秦氏柔聲說道:「妾身命薄,不敢奢求太多。當初送乳母去客店尋你,便想到郎君或許早已另娶,若真是如此,我便甘願為妾。如今能得居於此位,已是天大的福分,我又豈會有半點怨恨之心?若真有,便是欺心,天理難容!」 0
這一夜,二人互訴衷腸,情到深處,比之前兩晚更加纏綿悱惻。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