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夢(白話版) 31: 第三十章 奉旨设计杨少游
0%
墨書 Inktalez
太后聽了,長嘆一聲,說道:「英陽既已成了我的女兒,你便更不能把她帶走了。你也不必過於傷心。」崔夫人叩首道:「臣妾怎敢將她帶回家中呢?只是母女分離,難報娘娘天高地厚的恩情啊!」太后笑道:「此事不必憂慮,將來完婚之後,蘭陽也要託付於你。你要像我疼愛英陽一樣對待蘭陽。」於是便命人宣蘭陽公主進見崔夫人。崔夫人再次為前些日子的怠慢賠罪。太后說道:「聽聞你身邊有個名叫賈春雲的才女,可否引見一番?」崔夫人立即命人將春雲喚來拜見太后。太后一見春雲,讚嘆道:「真是個美人!」隨後又問道:「聽聞蘭陽說你曾在夢中得到江淹才氣所化的五色錦緞,不知可否為我賦詩一首?」春雲叩首道:「臣妾才疏學淺,怎敢在太后面前班門弄斧,只是不知太后想要什麼題目?」太后命她作一首三人喜鵲詩,並說道:「你可有把握作出這樣的詩句來?」春雲求了筆墨,略一沉吟,便揮毫寫就。 0
其詩云: 0
報喜微誠只自知,虞庭幸逐鳳凰儀。  0
秦樓春色花千樹,三繞寧無借一枝? 0
太后看了春雲的詩,轉頭對公主說:「早聽說賈家女兒有才,卻沒想到竟高妙到如此地步!」蘭陽公主說道:「這首詩以喜鵲自比,將姐姐比作鳳凰,十分貼切。下句像是擔心小女不容她,想借宿一枝。全詩集古人詩句之意,匯聚成一首絕妙好詩,構思精巧,意境深遠,真可謂是高手啊。古語說:『飛鳥依人,人自憐之。』說的就是賈姑娘這樣的人啊。」說完蘭陽公主便與春雲一同退下,去見秦氏。蘭陽公主指着秦氏對春雲說:「這位便是華陰縣秦家的女子,與你同居在相國府中。」春雲答道:「想必這位就是寫《楊柳詞》的秦姑娘吧?」秦氏驚訝地問道:「姑娘從何處得知《楊柳詞》?」春娘說道:「楊尚書每次思念姑娘,都會吟誦這首詞,我因此才得以聽聞。」秦氏聽罷,感慨萬千:「楊尚書竟一直沒有忘記我。」春娘說道:「姑娘為何說出這樣的話?尚書一直將《楊柳詞》帶在身邊,看見便會落淚,吟誦便會嘆息,姑娘難道不知尚書的心意嗎?」秦氏說道:「尚書若對我還有舊情,即便我今生無法與他相見,也死而無憾了。」接着便說起了《紈扇詩》的始末。春娘說道:「我身上佩戴的首飾,都是那一日尚書所贈。」 0
正說着,宮女忽然前來稟報:「鄭司徒夫人即將回府了。」兩位公主便再次入內侍奉太后。太后對崔夫人說道:「楊少游不久便要回京了,之前聘禮自然要重新送到府上,只是如此一來一去,未免太過繁瑣,況且英陽也是我的女兒,我想讓兩位姑娘在同一天成婚,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崔夫人連忙跪地回答:「臣妾怎敢擅作主張,一切聽從太后吩咐。」太后笑着說道:「楊尚書為了英陽三次抗旨,我也想瞞他一回。俗話說『凶言反吉』,等尚書回來,便告訴他鄭小姐因病不幸離世了。我曾看過尚書的奏疏,其中提到曾與鄭小姐相見,我很想知道,成婚那日,是否還能認出鄭小姐的真面目?」崔夫人領命告退,英陽公主將她送到殿外,並悄悄叫住春雲,將太后瞞騙楊尚書的計劃告訴了她。春雲說道:「我之前已經扮作仙女、鬼魂,多次欺騙尚書,如今還要再來一次,是不是太過分了?」英陽公主說道:「這並非我的主意,而是太后的旨意。」春雲聽罷,笑着離開了。 0
卻說楊少游在白龍潭,命取潭中之水讓三軍暢飲,將士們飲罷,只覺一股豪氣沖天而起,恨不得立時殺敵建功。楊少游見士氣可用,當即傳下將令,命三軍一鼓作氣,直搗吐蕃王庭。吐蕃贊普此時方才收到裊煙的妙玩珠,得知唐軍已然突破天險盤蛇谷,不由大驚失色。慌忙召集眾臣商議對策,欲舉白旗向唐軍投降。吐蕃眾將眼見大勢已去,不願再做無謂抵抗,便將贊普捆綁起來,押解至唐軍營前請降。楊少游接受了吐蕃的投降,隨即整頓軍馬,率領大軍開進吐蕃王城。他嚴令將士們不得侵擾百姓,秋毫無犯,並四處張貼告示,安撫百姓。待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楊少游登上崑崙山,勒石記功,銘刻下大唐的赫赫武功,然後便班師回朝了。 0
話說楊少游率軍凱旋,行至真州,時值仲秋。但見山川寂寥,草木搖落,霜花凝結,斷雁哀鳴,令人不禁觸景生情,生出無限的旅途悲涼。是夜,楊元帥宿於館驛之中,只覺心中煩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不禁暗自思忖:離家數年,老母在家,定是白髮蒼蒼,容顏大變,而自己卻不能侍奉左右,晨昏定省,為人子者,孝道堪憂,愧疚之情難以言表!大丈夫立志沙場,建功立業,如今雖得償夙願,卻冷落了家中親人,豈非顧此失彼?想那古人為何登山臨水,吟詩作賦,抒發心中感慨,還不是感懷人生苦短,功名與親情難以兩全!何況自己常年在外征戰,家中事務無人照料,與鄭家小姐的婚事更是遙遙無期,不知會橫生出什麼枝節。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誠不我欺啊!如今我大唐收復了五千里失地,平定了百萬叛軍,這等功勞不可謂不大,皇上定會對我大加封賞。我何不藉此機會,向皇上陳明心跡,懇請皇上恩准我與鄭小姐的婚事,或許還有一線希望。想到此處,楊少游心中稍感寬慰,這才安然入睡。 0
楊少游恍惚間做了個夢,夢裡自己飄飄忽忽,竟登上了天宮。但見那宮闕金碧輝煌,雲霞流彩,仙氣繚繞。忽見兩名仙娥飄然而至,對他說道:「鄭小姐有請尚書大人。」楊少游便隨仙娥入內。只見庭院開闊,仙葩盛放,三位仙女並肩坐在白玉樓上,衣着華貴,宛若後宮妃嬪。她們一個個眉目如畫,顧盼生輝,真箇是明珠交映,不可方物。此時,三位仙女正憑欄賞花,見楊少游到來,紛紛起身相迎,然後分賓主落座。坐在上首的仙女首先開口道:「尚書大人別來無恙啊?」楊少游定睛一看,認出她正是昔日與自己談論琴曲的鄭家小姐,心中驚詫不已,竟一時說不出話來。那仙女見狀,微微一笑道:「如今我已離開人間,來此仙界。想起往日種種,恍如隔世。大人雖能見到家父家母,卻難以聽到我的音訊了。」說着,她又指着身旁兩位仙女介紹道:「這位是織女星君,這位是戴香玉女,她們與大人有前世姻緣,還望大人莫要忘記了我們。」楊少游這才仔細打量起另外兩位仙女,發現坐在末席的那位似曾相識,卻如何也想不起來是誰了。正在此時,忽聽得鼓樂齊鳴,夢境也隨之消散,原來只是一場虛幻。楊少游醒來後,細細回味夢中情景,越想越覺得不是什麼好兆頭。於是,他不禁撫枕長嘆道:「鄭小姐怕是已經不在人世了!否則,我怎麼會做如此不祥的夢呢?」但轉念一想,他又自我安慰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或許是我太過思念鄭小姐,才會夢到這些吧?當初有桂蟾月的推薦,杜仙姑的撮合,或許真是月老的安排。可如今寶劍尚未合璧,佳人卻已不在,難道這就是天意弄人,人力不可違嗎?抑或,這夢是反夢,其實是預示着否極泰來呢?」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