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書 Inktalez
天子見他這副模樣,也不以為意,賜他坐下,君臣二人談起歷代帝王的興衰治亂,楊少游縱然帶着幾分醉意,依然談吐自如,旁徵博引,聽得天子連連點頭,龍顏大悅。
天子興致正濃,忽然話鋒一轉,問楊少游道:「作詩賦詞,本非帝王之要務,但朕的歷代先皇中,也不乏對此道頗有心得之人,其詩文佳作流傳於世,至今仍被人們傳誦。今日朕想請卿家暢所欲言,為朕點評一番古往今來帝王將相以及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不必有所顧忌,只管評判其優劣高下。上至帝王之作,誰人堪稱魁首?下至文臣武將之詩篇,誰又能獨占鰲頭?」
楊少游聽罷,沉思片刻,這才拱手答道:「自古君臣唱和之事,自堯舜之時便已出現,其文學價值之高,實難用言語形容,更非臣下可以妄加評論。若論帝王詩詞,當以漢高祖的《大風歌》和魏武帝曹操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為宗。至於文人墨客之詩詞歌賦,西京李陵、鄴都曹植,以及南朝的陶淵明、謝靈運,皆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放眼古今,文章之盛,尤以當朝為最;而人才之興盛繁榮,則以開元、天寶年間為最。若論帝王文章,當以我朝玄宗皇帝為千古第一人;而詩人之才情,則非李太白莫屬,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天子聽後龍顏大悅,撫掌笑道:「愛卿所言,深得朕心!朕每次讀到李太白的清平調、行路難等詩篇,都忍不住感嘆,為何不能與他生於同時代,好與他把酒言歡,共賞詩詞歌賦之美啊!好在如今朕身邊有了愛卿,又何須羨慕那李太白呢?朕素來遵從祖制,宮中也有十餘名精通翰墨丹青的宮女,被稱為『女中書』,她們個個才華橫溢,尤擅以書畫描摹花鳥月露之美,其作品也頗有可觀之處。今日,朕便效仿當年李白醉酒賦詩之舉,請愛卿也來揮毫潑墨,一展文采,也好不負這滿腹才華,也不負宮娥們對愛卿的一片景仰之情。朕今日倒要好好見識一番愛卿的才思敏捷和驚世佳作!」
宮女們將御用的琉璃硯匣、白玉筆床、玉蟾蜍硯滴,擺放在尚書的席前。得蒙皇上恩准,早有宮人上前來向尚書乞求詩作,她們一個個手捧着華美的箋紙、羅巾、紈扇,滿懷期待地送到尚書面前。尚書此時酒興正濃,詩思如泉湧,他拈起紅管筆,文不加點,揮灑自如,一首首詩句躍然紙上。他筆走龍蛇,下筆如有神助,仿佛風雲變幻,煙霧繚繞,或作五言絕句,或作七言律詩,文思之敏捷,令人嘆為觀止。有時一首詩一揮而就,有時則意猶未盡,再添幾筆,不多時,日影西斜,而案前的箋帛已盡數用完。宮女們依次跪在皇上面前,呈上尚書的詩作。皇上逐一細細品鑑,讚不絕口,對宮女們說道:「學士今日辛苦了,快去將御酒呈上。」
宮女們手捧着各式各樣的酒器,有的托着金杯,有的拿着琉璃鍾,有的執着鸚鵡杯,有的擎着白玉杯,杯中斟滿了美酒,佳肴也已備好,她們穿梭在席間,時而跪下,時而站立,進退有序,將美酒佳肴一一呈上。尚書來者不拒,一杯接一杯,觥籌交錯,酒過三巡,已是面泛桃花,腳步微晃。皇上見狀,忙命人停止敬酒,又笑着對宮女們說:「學士今日所作詩句,可謂字字珠璣,一句千金,真真是無價之寶啊!《詩經》有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你們今日可有什麼珍貴之物,作為潤筆之資,答謝學士的墨寶呢?」 宮女們聽罷,有的摘下頭上的玉釵,有的褪下手上的指環,有的解下腰間的玉佩,有的取下腕上的金釧,爭先恐後敬獻尚書,頃刻間,各種珍寶堆積如山。皇上見狀,笑着吩咐身邊的小太監:「你去將學士用過的筆墨紙硯,以及宮女們所贈的潤筆之物,一併收好,送到學士府上。」尚書連忙叩首謝恩,起身欲行,卻因醉酒不支,險些跌倒。皇上見狀,忙命幾個小太監上前攙扶着尚書出了宮門。到了宮門外,早有儀仗隊等候,簇擁着尚書上馬。尚書回到府中,春雲攙扶着他下了馬車,為他解下朝服,問道:「相公今日這是在哪家喝得如此醉醺醺的?」尚書醉意朦朧,早已不省人事,哪裡還能回答。這時,管家已將皇上賞賜的筆墨硯滴,以及宮女們贈送的釵環首飾等物,全部搬到尚書的書房。尚書見到這些珍寶,頓時喜笑顏開,對春雲說道:「這些都算是皇上賞賜給春娘的,我今日所得,比起那東方朔,也不遑多讓啊!」春雲還想再問,尚書已經伏案睡着了,鼾聲如雷。
第二日,尚書睡到日頭高升才起身洗漱,忽聽得門上傳報說:「越王殿下到訪。」尚書一驚,暗想道:「越王突然造訪,必有緣故。」於是慌忙出門迎接。越王坐定行禮,只見他年約二十餘歲,眉宇間英氣逼人,真如天神下凡一般。尚書跪拜道:「不知殿下駕臨寒舍,有何見教?」越王道:「久聞尚書大人賢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此次前來,實是奉了皇上旨意,特來宣讀聖上口諭。」尚書更加惶恐,忙叩首聽旨。越王頓了頓,接着說道:「蘭陽公主如今正值妙齡,皇上有意為她挑選駙馬。皇上愛卿才華橫溢,品行端正,故而有意將公主許配給尚書大人,特命本王前來傳達旨意,不日聖旨便會下達。」尚書聽罷,頓時大驚失色,叩首道:「皇上隆恩,臣感激涕零,但臣已與鄭司徒之女訂下婚約,聘禮也已送去多時。還望殿下代為轉奏皇上,萬望皇上收回成命。」越王道:「本王定當將此事如實稟報皇上,只是皇上愛才心切,心意篤定。」尚書道:「此事關係到人倫綱常,還望殿下稟明皇上,萬萬不可草率決定,臣願親自進宮向皇上請罪。」越王見尚書如此堅持,也不便多說,便起身告辭了。
尚書送走越王,急忙趕去司徒府上,將此事告知司徒。尚書府上上下得知此事,頓時亂作一團,不知該如何是好。司徒聽罷,也是愁眉不展,半晌說不出話來。尚書見狀,強打起精神,安慰司徒道:「岳丈大人不必驚慌,皇上聖明,定當以國法禮儀為重。小婿雖然不才,但也絕不做那背信棄義之人。」
卻說太后在蓬萊殿散步時,曾無意間看到了楊少游,心中甚是歡喜,對皇上說道:「此人才是蘭陽公主的良配啊,哀家既然親眼所見,此事就如此定下吧。」於是便命越王將此事告知楊少游,皇上也打算親自召見楊少游,當面下旨賜婚。此時皇上正在別殿批閱奏章,忽然想起昨日楊少游的詩句筆法,都堪稱一絕,便想再欣賞一番,於是便命太監將宮女們收錄的詩箋全部找來。宮女們都將詩箋藏了起來,只有一位宮女,將題有楊少游詩句的畫扇藏在懷中,獨自回到寢宮,終日以淚洗面,茶飯不思。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