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夢(白話版) 3: 第二章 沙弥石桥逢仙女
0%
墨書 Inktalez
這日,性真抵達洞庭湖,破開波光粼粼的湖面,進入水晶宮中。龍王聽聞性真到來,心中大喜,親自出門迎接,將性真迎入宮中,分賓主落座。性真起身向龍王行禮,轉達了師父對龍王的問候和謝意。龍王聽後,命人設宴款待性真。只見宴席上擺滿了各種奇珍異果和山珍海味,令人垂涎欲滴。龍王親自為性真斟酒,勸說道:「聖僧遠道而來,辛苦了,請滿飲此杯!」性真見狀,急忙推辭道:「酒是亂性之物,佛門戒律森嚴,貧僧不敢飲酒。」龍王聽後,笑着說道:「佛門五戒中確實有禁酒一項,本王豈會不知?只是本王的酒,與凡間那些烈酒不同,只具有滋補強身之功效,並無醉人之意。聖僧難道不念及本王的一番心意嗎?」性真見龍王如此盛情,實在不好推辭,只得連飲三杯。 0
性真辭了龍王,出了水府,迎着涼風,向蓮花峰而來。才到山腳,酒意湧上來,眼前一陣模糊,自言自語道:「師父瞧見我滿頰紅潮,怕是要責備了。」便在溪邊坐下,脫了上衣放在乾淨的沙地上,掬起溪水洗了把臉。忽覺一陣異香襲來,既不是蘭麝的香氣,也不像花草的芬芳,只覺精神一振,心中些許抑鬱之氣也煙消雲散,只覺得心胸開闊,飄飄欲仙。於是又自言自語道:「這溪水上游定然有些奇花異草,香氣隨水飄來,我得去尋它。」便起身整理衣衫,逆着溪流走去。 0
此時八仙女正在石橋上,恰好遇見了性真。性真放下錫杖,上前行禮道:「幾位女菩薩請了,貧僧有禮了。貧僧是蓮花道場六觀大師的弟子,奉師命下山,現在要回寺里去。這石橋狹窄,幾位菩薩在此,男女授受不親恐有不便。還望幾位菩薩暫且移步,讓貧僧過去。」八仙女還禮道:「我等是衛夫人娘娘的侍女,奉命前來問候大師,迴路小憩於此。我等聽說古禮有云:『行走路上,男子靠左,女子靠右。』這橋本來就窄,我等又先到一步,你若從此橋過去,於禮不合,還是請另尋他路吧。」性真道:「溪水很深,別無他路,叫我從哪裡過呢?」仙女們道:「想當年達摩祖師尚且可以踏着蘆葦渡海,你既然師從六觀大師,想必也身懷絕技,過這小小的溪流,又有何難?為何非要與我等女子爭道?」性真笑道:「我看幾位仙姑的意思,是想向貧僧索要買路錢了。只是貧僧身無分文,只有這八顆明珠,就送給各位仙姑買路吧。」說罷,手持一枝桃花,向仙女們面前擲去。只見那四對絳紅色的花苞,頃刻間化作八顆明珠,祥光滿地,瑞彩沖天,宛若自仙蚌腹中孕育而出。八位仙女各拾起一顆,回首對性真嫣然一笑,隨即乘風而去,飄飄然飛升上天。性真佇立橋頭,仰望天空許久,直至雲影消失,香風散盡,這才悵然離去,心中若有所失,滿懷惆悵地回到了寺中。六觀大師問他為何回來得晚,性真便將龍王挽留之事告知。大師聽罷,並未答話,只讓他退下休息。 0
性真回到禪房,天色已經黑了。自從見了那八位仙女,她們嬌嫩的語音依然縈繞耳邊,艷麗的姿容好像還在眼前晃動,想要忘記卻偏偏忘不了,不去想卻不由自主地想起來。一時間心神恍惚,飄飄蕩蕩,如同丟了魂兒一般。他無力地坐在那裡,心裡默默念叨:「大丈夫生在世上,從小便要學習孔孟的學問,長大後應該輔佐堯舜一樣的明君。出仕可以做統帥三軍的將領,入朝可以擔任治理天下的丞相,身穿錦袍,腰系紫綬,在眾人面前接受朝拜,為黎民百姓謀求福祉。眼睛看到的是嬌艷的美人,耳朵聽到的是美妙的音樂,榮華富貴達到極點,蓋世功名流傳後世,這才是大丈夫應該追求的事情啊!回過頭來看看我所修的佛法,不過是每日一碗飯,一瓶水,外加幾卷經文,一串念珠罷了。雖然佛法高深莫測,修行法門玄妙無窮,但未免太過寂寞枯燥,冷清乏味。就算我最終參悟了上乘佛法,繼承了祖師的衣缽,能夠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可是到頭來三魂九魄,還不是要化作青煙消散在天地之間,那時誰還會記得這世上曾經有過一個叫做性真的和尚呢?」他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想,心裡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平靜,越想越睡不着,不知不覺天色已經很晚了。迷迷糊糊剛一合眼,就看見那八位仙女又出現在面前,等他猛然驚醒睜開眼睛,卻什麼也看不到了。性真心中懊悔不已:「佛家修行,就是要磨鍊心志,降服心魔,這才是最重要的修行啊。我出家十年,從來都沒有動過半點邪念,今天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這樣下去,難道不會耽誤我以後的修行嗎?」想到這裡,性真連忙點起檀香,盤腿坐在蒲團之上,強打精神,開始一遍一遍地轉動佛珠,念誦佛號。 0
正當他靜心念佛的時候,忽然聽到窗外有個小和尚在喊:「師兄睡了嗎?師父讓你馬上去一趟。」性真心中一驚:「這麼晚了,師父突然叫我過去,一定有什麼事情。」於是趕緊跟着小和尚,急急忙忙來到方丈室。只見六觀大師端坐在大殿之上,周圍站滿了前來聽法的弟子,一個個神色肅穆,大殿裡燈火通明,更顯得莊嚴肅穆。六觀大師面色凝重,厲聲喝問道:「性真,你可知罪?」性真聽了,嚇得魂飛魄散,慌忙連滾帶爬地跑下台階,跪倒在地說道:「弟子侍奉師父十年,自問從來沒有做過絲毫違背師命的事情。弟子愚鈍,實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還請師父明示。」六觀大師說道:「修行功夫,共有三點:一是口,二是身,三是意。你這次去龍宮赴宴,飲酒至醉。回來的時候路過石橋,遇見幾位女子,與她們談笑風生,眉來眼去,還折下花枝相贈,與她們拉拉扯扯,舉止輕浮。回到寺中,你依然對她們念念不忘,顯然已經動了凡心。你最初沉迷於美色,接着又貪戀榮華富貴,羨慕世俗的繁華,厭惡佛門的清淨,修行三戒,你已經全部犯了。你的罪過如此之大,本寺已經容你不得了。」 0
性真聽了,連忙磕頭哭訴道:「師父啊!師父!弟子確實有罪,可是弟子破了酒戒,是因為盛情難卻,實在推辭不掉啊!弟子與仙女們說話,只是為了向她們借路,並不是有意要和她們套近乎,這又有什麼錯呢?弟子雖然回寺之後對她們動了邪念,可是很快便意識到自己錯了。弟子拼命克制自己,終於恢復了平靜,這就是儒家所說的「迷途知返」啊。如果弟子真的犯了大錯,師父可以用戒尺責罰我,這也是對弟子的教誨啊!為什麼要直接把弟子趕走,斷絕弟子改過自新的機會呢?弟子十二歲就離開了父母,離開了親人,來到寺中跟隨師父修行,從此剃髮為僧,一心向佛。師父對我的恩情,如同再生父母,師父與我已然情同父子!蓮花道場就是弟子的家,離開了這裡,我還能去哪裡呢?」 0
六觀大師道:「你是要走,是我讓你走的嗎?你是要留,誰又能讓你走?你說自己還能去哪裡,你要去的地方,便是你歸宿之處。」說罷,大師提高音量,問道:「黃巾力士何在?」但見一位神將應聲從半空落下,俯首聽命。大師吩咐道:「你且將這罪人押往酆都,交給閻王爺發落。」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