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科學 4: 死亡=终点?/超新星爆发
0%
墨書 Inktalez
為何宇宙萬物最終都會走向死亡? 0
 
死亡究竟代表着什麼? 0
 
而它真的是一切的終點嗎? 0
 
請認真看到最後,因為這很有可能會給你帶來一個全新的認知。死亡是指在生命系統中所維持其存在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它代表着一個事物狀態的終結。 0
 
以地球生命為例,狗的壽命一般為10到15年,人類的壽命大約在80歲左右,格陵蘭鯊魚的壽命可達270歲以上,就算是號稱可以永生的燈塔水母也有真正死亡的一刻。 0
 
死亡也不僅限於生命,同樣也適用於宇宙中的天體。在大約50億年後,當太陽內部的氫元素被耗盡的那一天,無法再繼續進行核聚變釋放能量時,太陽便開始走向壽命的終點,最終演變成1顆荒蕪的白矮星。 0
 
同樣,地球也有着屬於自己的壽命,當太陽進入生命末期,其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外層不斷膨脹,最終地球會被太陽無情的吞噬掉。 0
 
而從微觀世界看,宇宙萬物都是由元素構成,其中放射性元素都有着屬於自己的半衰期,從釙-215僅為轉瞬即逝的0. 0018秒,到鈾238可達漫長的45億年之久。 0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是宏觀宇宙還是微觀世界,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有着屬於自己的生命周期。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的解釋,能量的總量始終保持不變,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 0
 
而根據熵增定律的解釋,在一個封閉的孤立系統內,熵的總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且這一過程不可逆轉。兩者看似矛盾,但其實卻也相輔相成。 0
 
雖然能量的總量不變,但其形式和分布卻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這就體現了熵增定律的作用。這也就意味着,所謂的死亡其實只是由一種形態變換成了另一種形態而已。 0
 
比如,從剛出生時不足10斤的你,到現如今體重已達100斤以上,你身體中多餘的物質究竟來自於哪裡? 0
 
 
此時的你和10年前的你相比,所組成的物質還有多少是重複的?而當你減肥以後,消失的那一部分物質又去了哪裡? 0
 
宇宙也是如此,當太陽變成1顆白矮星後,曾經組成太陽的物質又去了哪裡? 0
 
其實,死亡並不是所有事物的終點,世間所有的一切最終都只是變換了另一種形態而已,它們從未消失,又何來湮滅? 0
 
 
超新星 0
 
在距今250萬年前,一個躺平的南方古猿人正躲在一棵樹下休息。 0
 
當太陽落山後,他看到了十分困惑的一幕,在漫天繁星的夜空中,有一顆星點開始變得越來越亮,甚至超過了月亮。 0
 
即便到了白天,也猶如太陽一般照耀,並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其亮度還在持續不斷地增大,甚至超過了太陽。直到數月後,這個星點才逐漸變小,最終徹底消失在茫茫星海之中。 0
 
但實際上,這個古猿人所看到的正是宇宙中最具破壞力的超新星爆發。 0
 
當一顆狂暴的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的盡頭時,其內部的聚變燃料將會耗盡,不僅會使恆星的外層物質因無法抵抗重力而發生坍縮,並在強大的引力勢能下將外層炸開,形成一個快速膨脹的熾熱光球。 0
 
而在這個過程中,高度磁化的氣體雲就如同一個巨型的粒子加速器,將所有帶電粒子加速至接近光速,不僅會朝各個方向發出致命的高能電磁輻射,同時還會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 0
 
而爆炸所釋放出的能量,更是能瞬間消滅50光年範圍內的所有生命。雖然超新星爆發的破壞力與它和我們的距離有關,畢竟人類已經目睹過多次數千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後依舊安然無恙。 0
 
 
但如果地球距離爆炸點僅有100光年,那麼在受到長達數10年的輻射轟擊下,不僅會使保護地球的臭氧層徹底被腐蝕,同時還會電離整個大氣層,並形成一個不斷聚集的雨雲。 0
 
當這些氣雲覆蓋整個地球時,大量的太陽光將會反射至太空,最終導致整個地球進入冰河世紀。 0
 
並且研究人員還在海底礦物中發現了放射性原則,而這一發現也間接證明了,就在那個南方古猿人躺平後沒多久,地球就因附近的超新星爆發,進入到了可怕的第四紀大冰期時代。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