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 176: 第178章
0%
墨書 Inktalez
    第一百七十六章 0
 
    李勣回了府之後,心裏也有所顧慮,雖然當今聖上賢明,但也架不住佞臣整日挑唆,否則也不會有張蘊古的錯案,人非聖賢,聖上也是有血有肉,也正因此,他李勣才明哲保身,凡事恭謙低調。 0
 
    然而今日之事,他確實有些衝動,這是十幾年來從未有過之事,或許他真的將徐真當成了自己的得意門生,見不得徐真被張君乂這樣的小人折辱吧。 0
 
    攤開詔令一看,李勣不由苦笑,果真如他所料,聖上派了張君乂前來,並非為了增援,而是帶來命令,讓前線按兵不動,等待大軍匯合之後,再攻打遼東城! 0
 
    好在自己揣測得聖意,否則哪怕真將遼東城打了下來,估計也討不到聖上的歡心了。 0
 
    對於徐真之事,他並不需要太多詢問,就能夠得出事情的真相來,見徐真主動上門請罪,他也是很欣慰,總算沒有白費自己替徐真出頭。 0
 
    以張君乂這等性格,今日之事必定會傳到聖上的耳中,如此一來,他也有些擔心聖上會對自己產生不必要的猜忌。 0
 
    果不其然,過得六七日,六軍浩浩蕩蕩而來,聖駕親臨遼東城下督戰,第一時間召見了前線的將領們,對牛進達等數名行軍總管多有褒獎撫慰,獨獨不提李勣和徐真之名。 0
 
    徐真難免失望,人都說君心難測,想來也是如此,這一路攻城拔寨,徐真本部人馬可謂屢戰屢勝,無往而不利,可聖上親臨,卻未曾對徐真本部有過獎勉激勵,又如讓人甘心? 0
 
    與徐真不同,李勣對此卻看得十分通透,聖上又豈會不知張君乂的為人?可他還是將張君乂派了過來,隻能說是對李勣的一個敲打,與張君乂本身並無關係。 0
 
    念及此處,李勣心頭有種不太好的預感,竟對張君乂有著一種憐憫。 0
 
    六月中旬,聖上正是下令,展開了對遼東城的攻勢! 0
 
    行軍大總管、英國公李勣率領契丹、奚等部族仆從軍馬,攻擊遼東城南麵,行軍副大總管徐真、第一軍總管虢國公張士貴等,率軍攻打西麵,前軍大總管夔國公劉弘基等,則負責填壕溝陷阱,堆積攻城所用魚梁道。 0
 
    鄂國公尉遲敬德因為年老體衰,不宜上戰場,留在後方調度金鼓令旗等,聖上親臨戰場,擂鼓助陣,唐軍士氣大振! 0
 
    這張士貴乃大唐名將,自幼習武,善騎射,膂力過人,能彎一百五十斤的重弓,左右齊射而無空發,一生戎馬,戰功赫赫,如今官居右屯衛大將軍,比徐真這個左驍衛將軍高出不止一星半點。 0
 
    徐真素問張士貴心胸狹窄,又知曉自己資曆尚欠,怕不能服眾,是故對張士貴多有尊敬,後者卻不以為意,但言徐真乃副大總管,一切皆聽從徐真號令。 0
 
    徐真本部神火營準備就緒,聖上似乎有些不放心,又讓張君乂率領騎兵在徐真部後方壓陣。 0
 
    遼東城中早已全城戒備,為了防禦真武大將軍這等火炮,他們早已加固了城頭,又在城樓上造起石木戰樓,以低於唐軍的拋石車床弩和火炮等。 0
 
    徐真一聲令下,神火營推動真武大將軍,進入射程之後就轟然開炮,城頭上那些戰樓和望樓根本就抵擋不住,鐵彈如流星隕落一般轟下去,戰樓和望樓頓時四分五裂,樓上的軍士還未摔落下來就已經化為肉糜血沫! 0
 
    有了火炮的掩護,輔兵和民壯開始搬運砂石泥土,築造寬大的魚梁道,不斷往前推動,斜坡緩緩而上,就要造出一條通往城頭的坦途! 0
 
    高延壽經曆過隋朝征遼,知曉魚梁道一旦架設成功,唐軍從魚梁道湧入城中,遼東城也就徹底完蛋,是故命弓手拚命射擊,箭雨漫天遍地,民壯和輔兵根本就沒辦法再推動! 0
 
    然而為了阻擊魚梁道的築造,高句麗方麵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諸多守軍紛紛被唐軍的遠程軍械砸成爛泥,死無全屍,慘不忍睹! 0
 
    高句麗新城和國內城調集過來的四萬軍兵可謂眾誌成城,在戰樓和望樓被轟塌之後,紛紛登上牆頭來,非但用人牆防禦,反而展現出主動求戰的姿態來,一時間竟然軍心士氣大振! 0
 
    徐真見魚梁道無法往前推動,幹脆讓民壯和輔兵們將砂石泥土全部堆積起來,在遼東城西麵築起了一座土山,再借助土山的掩護,朝城內發動遠程攻擊! 0
 
    如此激戰了足足三天,那土山越堆越高,最後都快要高過遼東城的城牆了,站在土山之上,甚至能夠看到遼東城內的人物和境況! 0
 
    高延壽見得土山如此高壯,生怕有變,慌忙調動遼東城中的守軍,對土山發動密集的羽箭攻擊,更是將城中為數不多的拋石車全數調到了西門來。 0
 
    徐真不得不將本部人馬收縮回來,然而民壯和輔兵的屍體卻留了一地,後方壓陣的張君乂貪功冒進,率領軍士就往土山上衝擊,卻被高句麗守軍打得灰溜溜退了回來。 0
 
    麵對這等情勢,徐真當機立斷,命神火營掉轉炮口,朝土山轟擊了一通,一時間山搖地動,土山轟然倒塌下去,竟然將城牆都給壓塌了一大片缺口! 0
 
    張士貴和徐真見狀,頓時大喜,指揮騎兵和步卒發動猛烈的進攻,而高延壽和乙支納威則糾集了城中大半軍力,與徐張二人的軍馬混戰在一處! 0
 
    這一戰從天亮一直打到天黑,雙方死傷慘重,屍體遍地,血流成河,人喊馬嘶,哀嚎遍野,空氣中都是濃鬱到化不開的血腥味! 0
 
    遼東城中守軍畢竟占據了人數優勢,城中人民又是萬眾一心,雖然裝備不行,但卻敢於獻身,用密密麻麻的人命來填堵缺口,竟然跟徐真張士貴拚了個不相上下! 0
 
    眼看著戰局膠著,徐真親冒箭矢刀槍,殺敵無數,薛仁貴和謝安廷周滄等一幹猛將更是讓敵人的鮮血浸濕全身上下! 0
 
    若此時張君乂率後軍來增援,必定能夠衝殺入城,克下遼東城! 0
 
    然而此人早在土山之戰的時候,被高句麗人嚇破了膽子,領軍衝鋒了一陣之後,居然退敗了下來! 0
 
    親自擂鼓督戰的李世民見得張君乂不戰而退,勃然大怒,命左右取來戰馬刀弓,率領五千玄甲精騎,親自衝入戰陣之中,支援徐真和張士貴! 0
 
    西麵因為有著徐真的神火營壓製,攻城進度最快,又有土山之功,打開了缺口,諸軍將士見聖上親身涉險,個個視死如歸,湧入城中就是瘋狂的屠殺! 0
 
    其時即將入夜,大刮南風,李勣善用天時地利,命弓箭手陣營發射火箭,盡焚西南戰樓和望樓,風助火勢,一路延燒到城中,李勣與牛進達等猛將,率軍衝鋒,終於湧入遼東城之中! 0
 
    這一夜一直殺到天亮,兵士的長刀都被敵人的骨頭磨得滾燙,人人殺紅了眼,遼東城中到處是屍骸鮮血與火海,單單被燒死者就已經接近萬數,斬首更是數不勝數! 0
 
    翌日中午,唐軍終於拿下遼東城,是役俘虜高句麗士兵上萬,得戶口四萬人,糧五十萬石,牲口物資不計其數,聖上親身殺敵,喜不自禁,改遼東城為遼州。 0
 
    這座前朝皇帝兩次三番折戟沉沙的遼東鐵城,終於被大唐皇帝陛下踐踏在了腳下! 0
 
    大戰之後,自是安撫民眾,重建城市,聖上獎功罰過,張君乂因臨陣退縮,被聖上當場處決,其麾下軍馬,盡歸徐真收編。 0
 
    直到此時,徐真才感受到師父李勣的言中之意,天心難測,為人臣者,果真是伴君如伴虎矣! 0
 
    遼東城失守,高句麗傷亡慘重,高延壽和乙支納威敗走白岩城,唐軍一鼓作氣,掩殺到白岩城下,仍舊由英國公李勣主持指揮,唐軍士氣如龍,對白岩城又是一陣狂風驟雨般的進攻! 0
 
    時有右衛大將軍、突厥舊人阿史那·思摩,被賜姓李,能征善戰,與契苾何力等一般,受到聖上的恩澤垂愛,遂請戰攻城。 0
 
    白岩城軍民拚死抵抗,李思摩不幸中箭,聖上心頭疼惜,竟親自為李思摩吸血療傷,唐軍由是士氣大振! 0
 
    然而白岩城依山臨水,極難攻克,僵持了大半個月,居然未能攻破城池! 0
 
    其時高延壽和乙支納威已經退出白岩城,往安市城求援,城中防守皆由城主孫代音主持。 0
 
    此人乃榮留王舊部,素來親近大唐,徐真遂獻計於聖上,遣銀珠郡王高仁武入城勸降,孫代音見高仁武之後,終於獻城投降,唐國俘獲男女一萬餘人,勝兵二千四百餘,聖上改白岩城為岩州,仍授孫代音為岩州刺史。 0
 
    遼東與白岩城相繼陷落,高句麗國內震撼難平,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所率領的水軍也在不斷施壓,高句麗國內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0
 
    泉蓋蘇文不得不暫緩對新羅的攻擊,收攏了兵馬,聯合靺鞨兵馬,共計一十五萬,馳援安市城! 0
 
    這安市城地勢易守難攻,不比遼東城輕鬆,城主楊萬春更是機智果敢,彼時泉蓋蘇文攝政,楊萬春拒絕承認泉蓋蘇文權勢,後者曾發兵攻打安市城,卻無功而返,隻能讓楊萬春繼續節度安市城。 0
 
    聖上自覺安市城不易攻取,遂打算先攻占較為容易的建安城,隻需拿下南麵的建安城,安市城自是不攻而破,然大總管李勣卻極力反對,蓋因若放棄安市城,而改為攻打建安城,高句麗方麵就會奇兵突襲,切斷唐軍從遼東的補給線,而是唐軍陷入被動的局麵。 0
 
    一番商討之後,聖上始終決定先圍攻安市城。 0
 
    徐真知曉這一消息之後,不禁心頭狂喜,因為根據史料記載,此戰,正是大唐貞觀末名將,薛仁貴的成名之戰! 0
 
    <div style="text-aliger;margin-bottom:30px"> 0
 
    <a id="pb_shouye" .akxs6.odules article="" addbookcase.php?bid="718&cid=722659"">《</a id="pb_shouye" .akxs6.odules></div style="text-aliger;margin-bottom:30px">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