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司徒
群臣領旨而退,皇帝一動滿朝文武都要跟隨,必然是要提前準備的。
李建成對蕭鉉道:“皇後還不知道,國舅與朕一同去吧,恩,言辭委婉一些。”
方才細奏時,可是連吐血數鬥不進水米骨瘦如柴什麽的都說出來了,這些就不必讓皇後知道的那麽清楚了。
“是,微臣曉得分寸。”
兩人一前一後往後宮而去,麵色都是有些沉重,簇擁在後麵的宮女宦官盡皆垂首低眉,幾乎都沒有走路的聲響。
而皇後此時,正在與女官們核算後宮的耗用,看看從哪裏能再節省一些。
雖然朝廷已經從開國初的窘迫中緩了過來,但畢竟是不算多麽富裕,作為天下的表率,皇後還是想盡可能的節儉一些。
“皇子公主尚小,身子長得快,華服常袍應該照大些織作,後妃們的用度也稍節儉些,陛下一餐尚不過四盤,怎麽區區美人采女,一餐竟要擺上十餘道膳食。”
就在皇後調理後宮時,一個女官麵色慘白的走了進來。
“娘娘,陛下與國舅正朝著宮中而來。”
皇後強撐著站起身,兩行淚水順著臉頰淌下。
…………
“陛下駕到。”
那來報信的女官泣聲道:“奴婢瞧見國舅身著孝服。”
蕭鉉下拜:“父親病故,請娘娘節哀。”
皇後依住憑幾:“你說。”
“兄長來了?”
皇後哭得說不出話,皇帝擺手讓奴婢們退下去,其中一個女官在退下前下拜:“陛下,娘娘這幾日偶有不適。”
殿內一時安靜,還是蕭鉉首先道賀:“這是大喜事,父親在天之靈,也定然欣慰至極,臣為陛下為娘娘賀。”
李建成入殿見此,哪裏還不知道她已經得到消息了,隻能上前擁住妻子。
“快去請太醫。”
皇後清淚盈眶,她雖有些準備,但此刻還是悲痛萬分。
她素來是個聰慧的,麵色立刻轉白搖搖欲墜,身旁的女官趕忙上前攙扶:“娘娘。”
第二天朝會上,皇帝首先宣布要為梁郡王輟朝七日,並下詔冊贈其為司徒、雍州都督,賜班劍、羽葆、鼓吹,鴻臚卿專門監督辦理喪事,詔以親王禮製入葬,命禮部議定諡號。
女官不敢說話,皇後搖搖頭,皇帝擺手:“召太醫。”
蕭皇後聞言站起身麵上帶喜,但隨即就察覺不對,這樣的喜事,女官應該歡喜來報才對,怎麽會如此。
李建成聞言眉頭緊皺:“皇後身體不適已有數日,為何不早請太醫診脈,竟然還膽敢瞞著朕!”
此哀榮乃是本朝之極了,縱觀梁郡王一生,曾經為帝,國滅後為隋朝宰相,隋亡後,為唐朝郡王宰相,可謂壯哉。
最親近的女官趕忙上前勸道:“娘娘,不管什麽事,您都要顧著腹中的小殿下呀。”
很快,太醫快步入殿,請脈後下拜:“陛下,娘娘是有了喜脈,足兩月。”
私下裏,皇帝也身著素衣白袍,已盡哀悼之情。
李建成每日處理完政務後,便去陪著自己的皇後,並命太醫們時刻待召。
“陛下,臣妾想求您一件事。”
<div class="contentadv">
皇後經過幾日的哀傷也逐漸從悲痛中緩了過來,生老病死誰能免之,父親畢竟也是年過花甲了。
李建成坐到妻子身旁:“你我夫妻何言求字,但講便是。”
“陛下,臣妾是為了兄長的爵位,臣妾希望能讓兄長降爵承襲。
郡王爵到底太過顯貴了,連衛國公都還隻是國公,兄長才德尋常,能有國公之爵便足矣。”
李建成搖頭:“嶽父有大功,才得此勳爵,而舅兄又無過錯,朕豈能無罪而貶爵。
我知你所憂慮之處,你放心,不會有事的。”
蕭嬋嫣卻是堅持:“臣妾前些時讀史書,曆朝曆代外戚幹政之事數不勝數,父親在,臣妾為人女,實不能多說什麽,但家族將來,卻不該因臣妾而特殊。”
“凡事都有利有弊,朕也總要有些親人可依,舅兄是個安分守己,你不要多慮。”
皇後低聲道:“那他總會犯錯的,到時還請陛下恩允臣妾。”
李建成沒有說話,無論怎麽說,他都不可能在這時候降爵,否則朝廷的爵位就會失去最關鍵的東西。
如果不能傳家,誰還回去沙場博命呢。
而經過此事,皇帝也擔憂起太上皇後,於是又派遣了數名太醫趕赴江都。
好在根據江都宮傳回來的消息,太皇太後在南方身體有很大的好轉。
至於太上皇,日漸沉溺酒色,身體大不如前了,而在這短短年餘時間,太上皇的妃嬪三人有孕。
也就是說,皇帝又要多幾個弟弟妹妹了,
皇帝雖然不喜,但也並沒有讓人去做什麽,總歸也不差養活幾個孩子,大不了都封到遼東甚至更偏僻的地方去。
數日後,皇帝攜文武妃嬪回返長安,洛陽百姓自發出城相隨數十裏,文武皆驚詫不已。
煬帝在洛陽數年都沒這個待遇,陛下不過一年,竟然就盡得洛陽民心了。
而還有不少商隊以及欲往長安探親訪友的百姓,也是跟上了皇帝的禦駕,雖說如今天下太平了,但還是跟著皇帝最安全。
而在路上,李建成也見到了自遼東趕回來的張公瑾,從其手中得到了乙支文德的秘密帳冊。
縱然是以他來看,這也是一份不小的財富,畢竟是三個國家的底蘊,遠非什麽豪門世家可比。
皇帝笑道:“朕的潞國公,看來是我大唐首富了。”
張公瑾道:“據臣所知,潞國公為陛下籌備了十船的珍寶。”
“嗬,那朕還要謝謝他了。”
李建成將賬冊甩在禦案上,如果羅藝真敢如此,那麽他也就莫怪將來的抄家之禍了。
說到底征討遼東盡滅三國,前麵是靠著他在前朝時占據了遼東城,後麵是靠著兵強將勇,先勝於廟堂。
羅藝是有功勞,但絕對不是非他不可,有的是人可以替代,何況他的功勞朝廷也已經給他加官晉爵分封土地了。
張公瑾低垂著頭:“潞國公應該迷途知返,郢國公貌似已經規勸過了。”
……………
(本章完)</div class="contentadv">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