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白浮玉!」天幕上出現那張笑眯眯的臉。
「今天呢,帶給大家的內容是如何發展農業。」
[農業?不就是種地嗎?有什麼好講的。]
[那等粗俗活計,不文雅。]這是來自魏晉以及其他不知名腦子有疾之人所發出的言論。
莫生氣,莫生氣。
白浮玉對自己說,這群高高在上的蛀蟲,早晚有一天會自取滅亡。
「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占主要地位。」
「而在傳統觀念中 ,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的全部內容了。」
隨着白浮玉的話語,天幕上出現一張張的圖片:
滿地的綠色植物、聳立的樹木、被圈養的雞鴨鵝豬、滿池的魚類等。
「天,那群豚怎麼那麼白嫩!」
「看着好老實也不亂頂人!」
「農業的發展對人的生存起着十分大的作用,特別是種植五穀,產量不足很容易導致人吃不飽、餓死、甚至大饑荒!」
白浮玉滿臉嚴肅。
「唐朝新唐書寫:
貞觀元年,關內飢。
總章二年,諸州四十餘飢,關中尤甚。
儀鳳四年春,東都飢。
調露元年秋,關中飢。
永隆元年冬,東都飢。
永淳元年,關中及山南州二十六飢,京師人相食……」
李世民眸中含淚,看着天幕上這滿目的飢字,胸中有一種莫名的氣流在激盪,這不僅僅是史書上的記載,這是他明確經歷過的。
隋煬帝剛倒,天下大亂,禍亂四起,各種叛軍起義軍都想爭奪那至高無上的皇位掀起不斷的戰亂。
他見過瘦成骷髏一般的人躺在地上肚子卻高高鼓起,他好像是死了,卻又微微喘着氣,他像是活着,卻如死了一般動彈不得,那雙灰暗的眸子不見一絲光亮。
行軍途中路邊儘是白骨,倦鳥嘰嘰喳喳的聲音迴蕩着恍若魂靈啼哭,他從不敢細聽,只更加堅定了要平定戰亂的決心。
他在那時發誓要讓這土地上的子民過上好的日子。
而他終會做到。
長孫皇后默默握住他的手無聲安慰。
「人相食…」
李白低低念出聲來,這短短三個字竟聽的人毛骨悚然。
他這種詩人最是感情豐富、共情能力強,他仿佛親眼見到了那如煉獄一般的人間。
「奇怪……這新尋得上等佳釀怎麼這般無滋無味了……」
白浮玉:「古代的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而農業和人口息息相關。」
「除了飽腹以外,糧食還可以釀造酒,酒可以變成酒精,酒精可以殺菌,像古代很多人死於傷口感染。」
「這酒精倒是神物!」劉徹感嘆道,多少將士從戰場上拼死活了下來,卻死於腐爛的傷口。
他說:「酒精必須研製出來。」
如有此神物相助,那他攻打匈奴就會方便許多。
匈奴……
他恨恨的咀嚼着這二字,前朝屢屢侵犯我大漢邊境,還要我 大漢的公主去和親,甚至可能導致後代分裂成西東漢。
雖然天幕並沒有講怎麼分裂,但不妨礙他把這筆賬也算在匈奴頭上。
正想着,看見那群大臣們愁眉苦臉的表情一股火就上來了,不悅道:「怎麼?還想攔着朕?」
這群軟骨頭的主和派。
此時桑弘羊頂着皇帝的威壓走了出來,他整個人都要哭了:「陛下,國庫沒那麼多糧錢。」
國庫那麼空虛年年收入為負數,自家陛下還要去打架,忍住不哭。
劉徹:「……」
行吧,那先看看怎麼提高產量。
白浮玉看彈幕很多人問酒精怎麼做的,「酒精的製作過程和注意事項會發在結尾哦。」
「古代的糧食產量是非常低的,先秦時期,《管子·輕重甲》說:「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鍾。」《史記·河渠書》說:「秦開鄭國渠,灌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
「古代的一鍾等於10石,當時的一石等於現在的0.33市石,如今的一市石等於100斤,也就是說先秦時代的一鍾的產量為如今的330斤左右。」
「這樣算起來,先秦時最上等的良田的產量為每畝100斤糧食左右,也就是50公斤;而一般的田地產量只有這的1/5,等於說只有10公斤。」
白浮玉將資料展示在天幕上:「《新唐書·崔弘禮傳》記載:「崔弘禮遷河陽節度使,使治河內秦渠,溉田千頃,歲收八萬斛。」
「因此可以理解為唐代的糧食產量,差不多就是如今的畝產334斤,也就是160多公斤左右。」
「而到了明清時期,產量提高了一些,大概畝產為367公斤左右,但捫心自問,這產量真的能養活中國人嗎?」
能養活的起嗎?
在地里勞作的人茫然的停下了動作,他們看不懂史書上的數據,只知道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不停的在土地里忙活。
他們的胃裡總是灼燒一般的疼,但終於麻木了。
好不容易收穫了,上頭幾乎全拿走了,留下的一點根本不夠新的一年的嚼頭。
他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往上考,當個官人,不要再和他們一樣和土地捆綁在一起,可那群文人看不起他們,就算有少數願意的,那天價的學費讓人絕望。
於是他們的兒女變成了新的一茬彎腰在土地里的灰撲撲的野草,一代又一代,和土地融為一體……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曾偷懶卻吃不上一口飽飯,那群被他們養活卻又高高在上看不上他們的人,像是肥碩、扭曲醜陋又噁心的蝗蟲。
恨不得把他們的骨血全部吞吃乾淨。
「中國?」
朱元璋衣袍獵獵負手而立,「這是後世國家的名字?取得不錯。」
畫面展現。
在無人機俯拍的場景里,稻田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風中搖曳。
隨着畫面的拉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鼓鼓囊囊的稻穗,壓的稻子彎了腰,隨着微風的搖曳像是金色海洋里泛起的浪花。
「這是!?」
農家學子激動不已!
「這是怎麼做到的?!那麼多穗,還不乾癟!」
「神跡!!!」
「這是神跡啊!!」
……
而畫面繼續:
再拉近時可以看見稻田裡有幾個人,而有了人做對比,這才能看出來稻子有多高,居然快和人差不多高了?!
「這是袁爺爺所主持培育的<雜交水稻>,
2000年,超級雜交水稻品種達到了第一階段單次水稻產量標準即每公頃產量超過了10.5噸!
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驗收組宣布超級雜交稻第三期大面積畝產900公斤攻關的圓滿實現!」
「多少?」李世民懷疑自己聽錯了。
再仔細看了看天幕上的圖片後滿眼渴望。
嗚,好多糧,好想要~
「到了2021年,又發布了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耐熱超級稻!」
「這個品種通過引進非洲稻耐熱基因,在38.9度的高溫情況下,新品種比其他品種結實率提高三成以上,
在41.6度的極端高溫下仍有五成的結實率,既高產又穩產!」
「連粳11號……適宜產量為700公斤……」
「超優千號……平均畝產1044.83公斤……」
……
一個個的新品種,一段段碩果纍纍誘人的視頻,最後成倉的脫過殼的大米嘩啦啦往下倒的時候將氣氛迎向了頂峰!
人們痴痴的伸手,想要接住。
卻兩掌空空……
便是如嬴政這種鎮定自若的人也不由的微微抬手。
一衣衫襤褸的老者還保持着雙手向上接取的動作,顫抖着失聲痛哭,從喉嚨里擠出沙啞的語調:
「若是……若是!?」
最終長嘆一聲舉袖抹淚。
這人名叫木,名字是他老娘專門找了村裡有文化的人為他起的。
自從他出生以來就沒見過他老爹,據他娘所說他爹戰死在了沙場,而撫恤金遲遲沒有發下來。
一個女人帶着一個稚童生活很不易,不僅要努力攢嚼頭還要面對流言蜚語,所幸那時日子過的辛苦可還算平穩。
直到……
記不清了……那太過於苦痛的回憶……
只記得似乎發生了什麼,官兵來收了很重的稅,家裡的東西不夠交甚至還要倒欠了……
他苦苦哀求留下一些吃的給條活路,但官兵狠狠給了他一腳帶着他家裡所有的東西走了。
後來……
後來……他找遍了地方,終於找到了口吃的回去孝敬老娘,可他老娘竟死在了他回來的路上!
漢
劉徹看的眼都紅了。
想要!
好想要!
為什麼這些不能倒進朕的庫房裡!
唐
喝的醉醺醺的李白迷迷糊糊之間見天上撒下數不盡的白點。
喃喃自語道:「疑是銀河落九天……」
「從畝產100公斤到900公斤!」
「這,就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種地,可是一門學問,這可不是你隨便拋下一把種子就可以坐享其成哦。」
「種子的優良,怎麼判斷優良?土壤的種類、栽種的技巧、土地的肥沃……等等都是影響到收成的重要因素。」
先秦的刻刀再次冒煙中……
大魔王嬴稷正在指揮:「聽仔細些!快些記!」
又過去催:「我的小重孫什麼時候接來?怎麼還沒到?」
就連嬴政也在記,他拿着一個新研發的小本本在上邊認真的記錄。
萌了白浮玉一臉。
認真在小本本上記東西的陛下……好,好可愛!(捂臉)
「作物都生長是需要肥力的,而土壤里的肥力被吸收以後就沒有了,再種就長的沒有之前那麼好了。」
這個倒是,人們點點頭。
「所以需要用到肥料,給土地堆肥來維持土地的肥力。」
「據研究,西周時期就開始使用肥料了 ,當人們發現田間腐爛的雜草有利於農作物都生長,這便是肥料的雛形。」
「《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肥料的製作方法,使用作物莖稈與牛糞尿混合,經過堆積製作而成。」
「肥料這方面不多說,老祖宗們比我懂這個哈。」
畢竟她只是一個半吊子查的,比不上這些真正在地里幹活的。
她也只能教一教查到的資料了,真正的成果還要靠他們自己去研究。
其實她是想把系統上交給國家的,畢竟她一個鹹魚實在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只是……
當坐到警局的時候,無論她怎麼激動的說關於系統的事在對方看來都是在面無表情的發呆。
最後警察蜀黍含蓄的問她需不需要什麼醫療方面的援助,就差說腦子有病了。
白浮玉:……
抱抱我自己,忍住不哭。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