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帝的身邊正有一個穿著藍色長袍的太監,看著也就一二十歲,年紀輕輕,可能是伺候他起居的。
手拿著個灰黃色的奏折,正是從太原傳來的。
穿著金色龍袍的欽帝靠在椅子上,道:“把那本奏折遞給秦愛卿,他是最後來的,這些大臣們也都看過了,還是讓他看一下,再做決斷。”
那個太監就彎腰拜禮,接著就走了下去,手拿著那份灰黃色色的奏折,有一些的拘束。
秦風和李綱是在左邊的,那四位朝廷的丞相是在右邊的,要把奏折送過去,必須要先從他們前麵經過。
穿著藍色長袍的太監拘束的走到了他們的麵前,接著白時中就往前走了倆步,擋住了那個太監,讓他有些擔心。
那個太監臉本來就有些白,現在更加蒼白了,趕忙從旁邊繞過去。
那個李邦彥竟然又跳了出去,把前麵的路給擋住,故意不讓他過去,讓這秦風看不到麵的內容,捉弄他。
耿南仲和唐恪也是躍躍欲試,都是老狐狸了,這種手段幹多了,也沒把主張派秦風回事。
太監顯得有些不知所錯,這些丞相們也太放肆了,居然敢攔路。
秦風憤怒的看著,沒想到這幾位丞相這無賴,居然敢攔住太監的路,那可是皇上的意思。
欽帝也是注意到啦,這幾位丞相真是狐狸,那可是朕的意思,他們都敢捉弄一番,再放他走。
道:“幾位丞相們,怕是老眼渾花了吧!都看不清路,四處亂跳,這是何意?”
那白時中李邦彥為首的四個丞相就退往回去,裝作什都沒發生的樣子。
秦風就順利拿到了那個奏折,打開看,這才是真正的情報,記錄的很詳細。
欽帝看向了下麵的這幾位丞相,雖然都有些能力,可也是有些霸道。
都怪父皇當政的那些年,不理朝政,不少昏庸的大官當道,就算沒那昏庸,也是霸道,隨意欺淩朝中的同事。
道:“各位愛卿們,想到什辦法嗎?那到底是派兵救援還是不救?”
穿著紫色長袍的白時中馬上走了上去,雙手合在一起,行起了君臣的站禮。
道:“依微臣的看法,我看不用派兵去救援那太原城,城牆非常的高,城牆又非常的厚,絕對能把金兵攔住,時間一長,那十幾萬大軍也就退回去了。”
“守將王稟更是一位名將,手的數萬大軍也都是拚命敢戰的人,絕對可以堅守不出,拖敗金兵。”
白時中笑的道,沒有那的擔心,反而顯得有些異常。
欽帝的雙眉一緊,臉色有些難看,顯然是不讚同的。
這時,李邦彥走了上去,臉上也是帶著笑意。
“皇上,我感覺還是應該派兵去救援太原的,雖然太原非常的堅固,可是已經被金國包圍住了,那可是好幾倍的兵力,難以堅持長久。”
“我主張從周圍的州府調兵去救援太原,解太原燃眉之急,內外夾擊,必能重創金兵,讓他們止步於那。”
欽帝有些驚訝,這李邦彥可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居然會堅持打仗,這可是很少見的。
這也是自己心的想法,必須要派兵攔住他們,否則可是會出大事的。
道:“李愛卿的有道理,你繼續往下,我看你的計謀可不可行?”
白時中也是驚訝,這李邦彥不是跟自己好的嗎?勸皇上議和,以後不要打仗,可是會影響和談的。
難道他想自己邀功,把自己給甩在一邊,真是一個老狐狸。
唐恪和耿南仲也有那樣的感覺,在伺機而動,反正都是主和派,站在哪一邊都是能得到好處的。
秦風和李綱互相看了一眼,感覺有些不對勁,這白時中李邦彥可是出了名的貪生怕死,不敢惹怒金人,居然會想到抗金。
李邦彥見皇上答應了,也是笑得更加開心了。
“這次金國來勢洶洶,那可是派了十幾萬大軍的,快占全國一半的兵力,絕對不會輕易退兵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打仗,讓他們嚐到苦頭。”
“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太原,那的城池的城池非常堅固,僅次於東京城,內外夾擊讓他們前後受挫,必定會議和的。”
“到他們不能前進一步的時候,我們隻要提出很好的條件,賠償更多的銀子,還有一些土地,就可以讓他們回去,豈不是美事?”
白時中他們也是聽明白了,其實主要還是議和,隻不過要派大兵擋住金人,爭取和談的機會,到時還是主和派做主。
主戰派不過是一時英勇,很快也就沒了光芒。
一起道:“微臣們都同意李丞相的意思,調附近州府的兵馬前去增援,擋住金兵,然後才議和,絕對會成功的。”
欽帝聽完後,真是非常的高興,簡直就是到自己心窩去了,大笑了起來,總算是明白自己的心理。
對待蠻橫的金國,就不能一味求和,也不能一味抗金,感覺宋兵是打不過他們的。
這樣軟硬兼施的辦法是非常好的,對李邦彥的法很是欣賞,不停的稱讚著。
李綱聽完後,感覺就是這些主和派在做夢,隻從附近調些兵馬去,想攔住那十幾萬大軍,不是在做夢嗎?
除了王稟太原的那數萬大軍是精兵,足以跟金兵死戰,像那些晉州汾州的,隻不過是些庸兵,平時不怎訓練,又疏於管教,不堪一擊。
大聲道:“李丞相的那些話,隻不過是他的空想罷了!太原附近的兵馬根本就不怎訓練,攔不住那多的金兵,隻會讓他們一直南下的。”
“太原是必須要增援的,那些州府的兵馬去也行,可以暫時擋住些時間,不過要從更遠的地方調集精兵,擋住金人,才能解我大宋之危。”
“微臣的意見,馬上派八百快騎通知遠近地方的兵馬,讓他們立即圍堵住金兵,強的兵馬可以同金兵決一死戰,弱的則以圍擋為主。”
秦風聽了後,感覺李綱大人的話真是精妙,如同一個有謀略的軍事家在一樣。
也是讚同他的意思,就話了,讓皇帝聽從他的意思。
欽帝那笑著的臉,立馬又沉了下來,這李綱就是愛實話,就不能讓自己多高興一會嗎?
也許晉州汾州的兵馬不行,可周圍還有那多的州府,那多的兵馬,總能把金兵給攔住啦,還在大道理。
假如聽從了他的法,叫遠近的兵馬大半去那,自己東京城的兵力不就少了嗎?東京不就更危險了嗎?
一旦十幾萬金兵打敗了圍堵的那些兵馬,一路南下,東京城可就不保了,自己的下場也會很慘。
道:“李綱愛卿的話多慮了,不必要那多的兵力圍堵金兵,隻要調周圍的兵馬去,就可以啦,那些兵馬還是繼續趕來拱衛京師吧!”
“王稟將軍當然非常厲害,否則也不會讓他去最危險的太原鎮守,絕對能困住金國,為我們贏來和談的希望。”
李綱是明白了,皇上果然還是聽從了主和派的意思,先打幾仗,再跟金人議和。
可那樣是不可行的,絕對攔不住十幾萬金兵的,憑那些庸兵,撐不了幾的。
道:“皇上,李丞相真的是想多了,事情也沒有那的容易,他隻是紙上談兵,不知道金兵真正的實力,必須從各處調兵去圍堵啊!”
欽帝真的是聽膩了他的話,自己心也是想太平的,該打則打,該議和就議和,可不想完全得罪金國,在打仗。
本來是不想笑的,勉強笑了起來,顯得自己那親近宜人。
“李綱愛卿想多了,我覺得李丞相的話有道理,該打則打,該議和就議和,你也不用再了,我真的是累了,都聽到北方的戰報。”
“聽從李丞相的意思,我馬上派人快騎通知周圍的州府,命他們迅速派兵增援,違著必定重罰,你們也都退下啦,我要好好休息休息。”
就轉過了身體,往一個方向走去,應該是通往他的寢宮的。
李邦彥他們都在後麵拍馬屁,皇上真是明君,大宋第一賢明的皇帝。
↓認準以下網址其他均為仿冒↓
()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