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城內,陽光照耀著新建的殿宇與巍峨的城牆,工匠們忙碌地修繕城郭,士卒們運送著建材,整個城市如同一座新生的巨獸,逐漸蘇醒。天子車駕在曹操的護送下進城,城內百姓夾道歡迎,但他們的目光卻更多地落在曹操的身上,而非那象徵皇權的鑾駕。
曹操騎在高頭大馬上,披掛整齊,神態自若。他抬眼望向這座正為自己而煥發新生的城市,心中暗道:「此地天險而沃野,物資充足,正是大業之基。」
天子進入宮室,身邊侍從忙於整備,而曹操則以俯視群臣的姿態開始分派功勳之賞。
滿寵引徐晃進入曹操的大帳,滿臉欣慰地說:「主公,徐將軍歸順,請入帳相見。」
曹操見徐晃進帳,臉上露出由衷的笑容,起身迎接:「公明,你能來此,真是讓我如虎添翼。」他一邊說著,一邊拍了拍徐晃的肩膀,語氣中滿是讚許:「你此番決斷,必將大展宏圖。」
徐晃低頭拱手,語氣堅定:「曹公待人以誠,重賢禮士,晃從此以後,唯公是從!」
曹操聞言大笑:「好!好!你既來,我自當不負所托。」
隨即,他轉頭看向滿寵,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伯寧,此事你辦得漂亮。」
幾日後,曹操主持大典,召集群臣。天子雖高坐於御座之上,但他的目光頻頻落在曹操身上,似乎這位權臣的一舉一動都深深牽動著他的神經。
曹操站於大殿中央,身披大將軍之甲,手執笏板,語氣從容卻不容置疑:「如今宮室已建,城池已修,糧草充足,士卒歸心,終於可以安天下百姓之命。至於分封有功之臣,理應賞功罰過,各得其位。」
他開始點名,荀彧、荀攸、郭嘉、劉曄、夏侯惇、夏侯淵等一一領命,皆被授予要職,曹氏宗親與親信將領更是分得高官厚祿。每一道命令從他口中說出時,群臣便恭敬地接受,卻難掩心中對這位「非君而似君」的權臣的敬畏。
典禮結束後,天子略顯疲憊地起身,想要說些話以挽回自己作為君主的威嚴,但曹操已先一步走到他身邊,微微彎身,笑道:「陛下今日辛苦,還請早些歇息。國務之事,臣已安排妥當,無需陛下過多操心。」
天子張了張口,卻終究沒有說出反駁的話,只能點頭輕應:「曹將軍辛苦了。」
曹操在後堂設宴,燈火明亮,酒香彌漫。他坐於主位,神情肅然,目光掃過荀彧、郭嘉、許褚等眾謀士與將領,緩緩開口:「劉備如今駐守徐州,自領州事;而呂布在敗退後,投奔於他,現居小沛。倘若這二人聯手引兵來攻,恐成為我許都之心腹大患。諸位可有良策?」
眾人低頭沉思,片刻後,許褚一拍桌案,站起身來,聲如洪鐘:「丞相,何必多想!請借我精兵五萬,保證三日內斬劉備與呂布之頭,獻於您面前!」
曹操聽罷,嘴角浮現一抹笑意,卻未說話,將目光轉向荀彧。荀彧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勸誡:「將軍勇猛非常,但此事不能單憑一腔熱血便解決。如今許都初定,百姓安穩未久,若再輕啟戰端,恐引天下諸侯不安。」
許褚聞言,臉上露出幾分不服氣,但沒有接話。荀彧向曹操拱手,繼續說道:「主公,彧有一計,可解此憂患,且不用一兵一卒。」
曹操興致漸起,微微前傾身子,問道:「哦?何計?」
荀彧語氣穩重而清晰,緩緩道:「此計名為『二虎競食』。劉備雖據徐州,卻未得正式的詔命加身,身份並不名正言順。若主公上奏朝廷,請封劉備為徐州牧,並加官進爵,他定會感激不盡。然而,隨詔命一道,另附密書,教劉備設法誅殺呂布。」
曹操沉吟片刻,微微點頭,示意荀彧繼續。
「若劉備得手,則呂布這一猛將被除去,而劉備孤立無援,無人可助,自然容易對付。」荀彧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冷光,「若劉備無法成功,則呂布性情猜疑,定會反過來殺劉備。無論結果如何,兩虎相鬥,定有一傷,主公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郭嘉在一旁點頭附和,笑道:「此計一出,呂布和劉備勢必自相殘殺,我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削弱徐州之力,實乃妙計。」
曹操大笑,拍案而起:「荀文若,果然妙計!立即著手準備,奏請詔命,封劉備為征東將軍宜城亭侯,兼領徐州牧。密書一封,隨詔一同送去!」
荀彧起身拱手:「主公英明,彧這就去辦。」
曹操眺望窗外,燈火映在他的眼中,閃爍著深不可測的光。他低聲喃喃道:「二虎相爭,這盤棋局,終究還是要由我來掌控。」
徐州城內,劉備正坐在書案前執筆,準備寫表慶賀漢獻帝遷都許都之事。門外急報傳來:「天使已抵城外!」劉備聞言一驚,立刻放下筆,快步出門,帶著關羽和張飛親自迎接。
城外,天使乘馬而立,身披錦袍,威儀不凡。劉備遠遠拱手,高聲道:「天使遠道而來,玄德未能早迎,罪過罪過!」說罷,連忙將天使迎入郡衙,親自引至正堂拜受詔命。
天使展開聖旨,朗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劉備忠義仁德,深得人心,今封為征東將軍、宜城亭侯,兼領徐州牧,以鎮一方,輔佐朝廷。」
劉備跪地叩首,恭敬地接受詔命,口中連連稱謝:「臣劉備,感恩皇上聖恩,定不負使命。」
隨後,劉備設宴款待天使。席間,天使微笑著端起酒杯,向劉備敬了一杯,隨即低聲說道:「君侯能得此殊榮,實乃曹將軍於帝前保薦之力。」
劉備聞言,眉宇間微露疑惑,但仍起身回禮,語氣誠懇:「曹公一片厚恩,玄德心中感激不盡。」
天使見劉備態度恭敬,便從袖中取出一封私信,遞到他手中,語氣平靜地說:「此乃曹將軍親書,請君侯過目。」
劉備接過信件,當場拆開細讀。信中語氣懇切,卻直指要害:「呂布反復無常,為人所忌。君侯今已得徐州牧之位,若除此禍害,方能安穩一方。機不可失,還望君侯斟酌。」
讀完信,劉備眉頭微皺,輕輕合上書信,沉聲說:「此事非同小可,需容我細思。」天使點頭,未再多言。宴席結束後,劉備安置使者於館驛,自己則回府商議此事。
***
夜深,劉備召來關羽和張飛於堂中議事。他將書信平放於桌上,神情凝重地說:「曹操欲我誅呂布,並稱此乃徐州安穩之本。二位賢弟,意下如何?」
張飛當即拍案而起,怒聲說道:「這呂布是何許人也?當初反覆無義,如今勢窮才來投靠大哥!此等人不殺,更待何時!」
劉備聞言,輕輕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呂布固然不仁,但如今困於小沛,是走投無路才來投我。我若此時背信殺之,豈非失信於天下?玄德何以自立於人前?」
張飛大眼圓睜,怒氣未消,揮手指著劉備說:「大哥你總是這樣!明知道他是禍患,卻還要講什麼仁義!天下亂世,好人能走到哪一步?」
關羽沉默片刻,低聲道:「大哥所言不無道理,但呂布乃猛虎,留之必生後患。此事還需深思,不可草率。」
劉備嘆了口氣,將信攏起,放入懷中,語氣平靜卻堅定:「我劉備既然允諾收留呂布,便不能背義行事。曹公雖好意,但我不能隨意取人性命。此事,就此作罷。」
張飛見大哥態度堅決,冷哼一聲:「大哥愛做這好人,我倒要看看呂布會怎麼報答你!」說罷拂袖而去。
關羽則看著劉備,眼中既有贊許又有隱憂,但最終沒有再說什麼,默默地隨後退下。劉備坐於燭光之下,心中百感交集,低聲自語:「仁義難行,可仁者,當自持初心。」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