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匿名論壇原文|發文時間:2022年5月11日 03:14】
🗣️ 標題:【問】倉庫夜班的朋友有聽過「第五扇門」的事嗎?
我不是來發廢文的,我真的很需要知道是不是只有我看見了。拜託,先聽我說完——
我在南市工業區S-7倉儲做夜班,出貨區後段那條長通道,正常情況下有四扇門,分別對應不同的倉庫單位。我在這裡上班半年,門的位置我熟得不能再熟。可是……一週前,我確定那條走道盡頭出現了「第五扇門」。
那扇門是鐵的,很舊的那種,像廢校裡拆下來的。門板上沒有門牌,也沒有編號,只有一道焊痕燒出的符號:一個極不對勁的「5」,像手寫的那種,但筆劃彷彿燒穿了金屬,焦黑且扭曲。
我以為是公司改動結構沒通知,問了主管,他一臉困惑地說那裡從來就沒有第五扇門。我帶他去看,走到底……門沒了。
你沒看錯。**門不見了。**我盯著那面牆十幾秒,什麼都沒有,就像我看錯了一樣。但我發誓它之前在那。
真正的詭異從那天凌晨2點開始。
我在做出貨對單時聽到敲門聲。
不是普通的敲門——它聽起來像「骨頭」敲打鐵皮的聲音,很輕、很清楚。
叩……叩……叩……
三聲,間隔均等。我拿著手電筒去看,走廊全空,一點聲音都沒有。
直到我轉身準備走回辦公室,那聲音又來了。
這次,不是敲門,是低語。
像幾十個人在耳邊同時說話,講的不是中文,也不是任何我聽得懂的語言。聲音高低錯落,有男有女,有的像兒童,有的像沙啞的老人。但語氣很一致——像在念什麼咒語,又像是在數人頭。
我渾身起雞皮疙瘩,拔腿就跑。
那天回家後,我洗澡的時候發現我的膝蓋「彎錯方向」。你沒聽錯,我照鏡子才發現我的腿關節似乎短暫「錯位」,但幾分鐘後又恢復正常。我去看骨科,醫生說我什麼問題都沒有。
接著,我開始做夢。
夢裡我站在那扇第五門前。
門後的東西在呼吸。
我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但我知道它「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什麼動物。它的呼吸像某種機械裡混著血管的聲音。
夢裡我不斷被要求「回應」。我一回話,它就更靠近。我試過保持沉默,就會聽到那句話——
「還沒輪到你關門。」
……我知道這聽起來像發瘋。但如果你也在南市工業區做夜班,尤其是S-7那一區,千萬不要凌晨2點回頭看那條走廊的盡頭。
拜託。
如果你真的看見那扇門,什麼都別說。千萬,別應聲。
📄【附錄:失控人員觀察紀錄】
編號:B-12-ALPHA
紀錄人員:林允辰(觀測助理,後調職)
觀測員沈○安於2023年4月3日凌晨2:06執行例行門環構體接近封鎖作業時,根據監控紀錄,其於未授權情況下單獨走入第五門前方,並主動將手放於門體中央。畫面於此時出現強烈干擾,監控失效4分26秒。
重新連接畫面後,沈員已消失。門體依然關閉,未見明顯變形或開啟痕跡。
該員於3日後(4月6日)上午9:32於C區封存裝備間被發現,蜷縮於儲物櫃內,全身無創,但眼球呈現顯著脫水狀態。
以下為其被發現時留在地面之書寫片段,內容由指節劃傷沾血寫成:
「門內沒有光,只有『名字的碎片』,像玻璃一樣反射我自己,卻都不是我。」
「他們不說話,只重複我說過的每句話,然後替我回答。」
「時間不在那裡,只有等待。每個我,都在等我死去才能坐下。」
沈員後持續出現幻聽、失語、語序混亂等症狀,並自述「體內有第二組聲帶在說我不想說的話」。其聲紋與原始記錄相異,已轉入第八收容中心觀察。
⚠ 附註:門體於事件後14日內再度出現三次短時開啟現象,每次皆伴隨「重複話語反響」與未知氣味逸散,推測為內部語構環流已啟動。
建議:於每次事件後進行封區祓聲清洗,並對現場所有物理錄音設備進行低頻重篩,避免殘留語序激活潛在反響者。
📄【都市異象觀測組 B區域調查紀錄】
報告編號:B-12
類別:門型異界連結體(擬活性)
通報來源:匿名網路論壇回溯紀錄、自動爬蟲擷取系統(代號Naiad)
初次偵測日期:2022年5月11日
調查地點:南市工業區S-7 倉儲走廊末端區域
一、異常簡述:
該現象中心為「未登錄之鐵門結構體」,根據目擊者描述,其上標有手焊之『5』字樣,周圍監控設備出現短暫訊號丟失與畫面錯位。相關門體僅於凌晨1:55至2:10之間有目擊紀錄,其餘時段現場呈現空牆結構。
二、異常症狀及行為:
長時間注視該門(>7秒)後,觀察者自述聽見「多重非語言性低語」,腦部共振信號異常。
接觸門體者於72小時內陸續出現「關節錯位傾向」與夢境重複行為,內容涉及黑暗走廊與倒退數數儀式。
第一次敲擊聲出現後若回應,目擊者會於之後數日內消失通聯紀錄或遭「社交遺忘症」(Familial Cognition Displacement)影響。
三、網路回報分析:
根據自動爬蟲Naiad之監控,自2018年至2023年,共擷取16筆疑似「第五門」現象網路發言紀錄,分布如下:
地區:台灣(8筆)、馬來西亞(3筆)、捷克(2筆)、智利(1筆)、未追蹤IP(2筆)
共通特徵:皆提及不存在之門、午夜固定時間段低頻敲擊聲、對門體進行言語回應後出現失憶或夢境侵蝕
摘錄代表性敘述:
「我問那扇門裡的人他是誰,他回答的是我的名字。」(2020.06.02 馬來西亞論壇《夜班值守者》)
「那不是鐵門,是一張關起來的臉。」(2019.10.21 捷克匿名深網留言)
四、處置建議:
即刻封鎖S-7倉儲該走廊,設置視覺阻斷用黑膜與聲波反向干擾。
所有員工須簽署《結構視覺混疊認知條款》,不得於凌晨時段獨自靠近終點區域。
若再度出現敲擊聲,嚴禁一切形式之語言、文字與動作回應。
五、註解:
推測該現象可能屬「非地表基因語構實體」干擾,且具擴散傾向,特徵與D區編號R-22(耳語溝槽)早期表現相似,惟其主動性更高。
需進一步監控論壇詞頻異變,如出現第二道門之提及,即啟動「門環清除計畫」第一階段。
📄【都市異象觀測組|門環清除計畫簡報|等級:灰-特異】
計畫編號:GATE-RING-01
啟動日期:2023年2月18日
負責單位:都市異象觀測組第六處「入口干涉行動科」
計畫目標:
針對逐步出現且具異界連結特徵之「擬門型結構實體」(簡稱:門環)進行辨識、隔離、銷除與回溯污染源定位,防止其擴散成環形遞增結構,導致感知生態崩潰。
一、門環異象增幅紀錄:
自2023年初起,全球多地陸續回報相似構造之未登錄鐵門/無名出入口。
統計至2024年第一季,觀測到門體數量已激增至112件,分布如下:
亞洲區:42件(含港市地下道4件、工業區11件、商場結構內17件)
歐洲區:31件(其中15件與廢棄醫療機構有關)
南美區:16件(其中多數位於山區)
北美及極地區:23件(含3件出現於封鎖軍設)
二、門環特性異變:
最新門體非靜止結構,具有輕微移動能力,會根據觀測者記憶位置重構出現點。
門體敲擊聲頻率自13Hz降低至9Hz,傳導至牙骨與夢境通路的影響力上升。
擬門構體部分會模仿日常牆面、儲物櫃門或電梯後門,誤導接觸者主動開啟。
三、清除流程(階段一至三):
偵測:每日監控超過3000筆異常出入口影像與通報紀錄。
封鎖:使用聲波遮蔽器與逆光記憶紋投影遮蔽現場結構。
銷除:投放可抑制語構干擾的中性光澤劑並物理焊封門體。
回溯:分析目擊者語言中殘留「異構指令片段」,定位傳播源。
四、後續監控行動:
目前疑似第六階門環已形成,具完全閉環連結性,進入將導致觀測員「識別排序錯亂」與「實名系統排斥反應」。本組建議提升警戒級別至「黑-隱形等級」,並列入超感接觸封鎖範圍。
⚠ 若門體出現自我命名行為(如於門板出現語言性標示、反寫觀察者姓名等),即視為GATE-RING終級形態,需即刻實施環境反向隔離程序。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