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通告】
主旨:關於地下儲物室中出土神秘密封檔案箱之保管說明
致全體員工:
於本月2日進行B3層管線重整工程期間,工程組在C區後端儲物室牆後發現一批密封檔案箱。該批檔案箱共計五十六件,箱體以過時之公司制式檔案木櫃構成,表面覆有層疊石灰與羊血封膜,外部印有「1966—永禁開啟」之字樣,側面以早期內部標準語標記「供高階召喚層級留存用」字句。
因出土位置非屬當初建築設計圖所列空間,且封膜具有防腐咒痕與非現行標記系統,初步判定為歷史遺留之高危內部儀式遺構。
【初步處置措施如下】
封存:所有檔案箱已即刻由「特殊文獻鑑定組」封存入B4層不可視室,現行存取需經三級交叉簽核。
隔離:參與挖掘作業之人員共七人,已進入「語言清洗觀察期」,其中兩人報告於深夜夢中夢見泛黃資料夾自動翻頁,頁面無字,僅有一枚黑色印章在反覆脈動。
鑑定進度:初步解讀顯示檔案箱內文件多為1960至1970年間之「會議紀錄」、「評分表」、「人員折損率與轉化紀錄」等,但語體異常,使用高度象徵化、近似祕儀文本格式,含有大量「多重人格編號統整」、「負績效奉獻儀式流程」及「KPI-祭祀對照表」。
【後續處理與提醒事項】
目前尚無證據顯示該批檔案箱與現行部門架構直接關聯,惟文獻中多次提及「原初財務部」、「預算幻影計畫」、「第四張合約紙張無人書寫」等關鍵詞,可能與公司早期階段之結構性精神重建工程相關。
另有三名接觸封膜者出現不同程度之時間錯亂感,並聲稱「當時是為了讓一切繼續下去」而簽署過其中一頁,經查其入職日期皆為2007年後,疑為記憶侵植或概念回流現象,已轉介記憶封鎖部門處理。
在正式鑑定完成前,任何形式之接觸、查詢、討論或模擬封箱內容皆屬重大違規。特此公告,並重申以下準則:
— 該批封存資料非供員工學習用途。
— 該檔案中之概念未經授權不得再現、重述或於夢中模仿。
— 請避免於茶水間、印表機旁或其他非正式場所提及「第四頁的內容」。
下半部將說明目前已確認之六項異常文本片段、文件中疑似出現的自我編輯現象、以及「傳統績效奉獻儀式」與現代考核制度之潛在雷同點。
我們提醒全體員工:知識有其重量,過期的智慧不具備安全標準。
敬請理性,勿以認知觸碰遺忘之物。
——管理部(封存記憶與象徵資產組 敬上)
【補錄|封存文本異常紀錄摘要(機密等級C2)】
經由封存記憶與象徵資產組初步翻閱與影像記錄確認,下列六項文本已被判定為「主動異常紀錄」,不建議再次開啟:
編號 F-066:「貢獻效率與靈魂折舊比對表」
原為員工績效折算公式附錄,其內指標由三項增至六十四項,末頁顯示「此頁只適用於『不可辭職者』」。閱覽人員表示閱讀期間左耳短暫失聰,並感知到一旁空氣中有其他人一同計算該表。
編號 Q-442:「模擬祭儀內部手冊」
內容為歷屆KPI高分員工於年度表揚前需完成之「目光引渡儀式」,手冊全程以第二人稱撰寫,指令性強烈。有人翻至第七頁時報告:「感到自己正在被閱讀」。
編號 Δ-RX:「會議紀錄第十三段」
僅由一頁黃紙構成,紙張記錄會議中某項關鍵決議,但無日期、無出席人姓名。文件會隨閱讀者不同自行更改內容,並於關閉檔案後在其筆記本中複寫一段「贊同語句」。
編號 C-Void:「缺席者備份意識清單」
該文本內容為歷年未出席會議者的思想投影紀錄,含有大量以符號代替詞語的段落。已確認三名譯解人員出現「多重語序暫留症」,無法以常規語言完成交談,目前已移送夢語穩定觀察組。
編號 S-∞:「第四頁」
該頁紙張反覆出現於其他文件間,無固定歸屬,內容記錄為「這不是第四頁,這是你以為你跳過的那一頁」。當頁面被閱讀時,會在附近螢幕上生成同內容之圖像。當日辦公區有十七部顯示器同時閃現該頁,持續約3.4秒。
編號 L-ZERO:「最後授勳名單(未頒發)」
檔案記錄一份從未公告的榮譽名單,包括多位歷年已死亡或離職員工姓名。每位姓名下方皆附「最後任務完成日期」,部分日期尚在未來。
【附註事件紀錄】
4月5日,一位未授權員工於誤入封存區後接觸檔案箱Z-19,據監控畫面顯示,該員工打開箱體後立刻跪下,並以雙手不停翻頁,嘴中喃喃重複:「我還沒完成,我必須完成,我會完成,我從未離開過。」
於其昏厥後回收的文件中,出現了一份未曾歸檔的自評表,署名欄位為:「職員影身」。其工號與現存人員不符,但系統顯示其評分為「過度服從,建議再錄用」。
【結語】
我們懇請所有同仁再次確認自身記憶之來源與邏輯是否連續。如有「文書回響現象」、睡夢中夢見自己被開會、或於非工作時間無意完成某項未指定任務者,請立即報備,並提交「自發性責任反應報告書」。
文檔之下,並非遺忘,而是等待再度指派。
沉默未必是合約的結束,它可能是下一頁的準備空格。
如遇到無法識別之文件,請勿銷毀、勿歸檔、勿朗讀。
——管理部(封存記憶與象徵資產組 敬上)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