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書 Inktalez
林寧和袁月明在長白山中艱難地跋涉了數日,終於成功地走出了這座巍峨的山脈。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小鎮,決定在一家小酒館裡享用一頓豐盛的午餐,以犒勞自己多日來的辛苦。正當他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突然,酒館的門被猛地推開,幾名後金官兵魚貫而入。為首的那名官兵身材矮小,只有不到一米六的個頭,他面色黑黃,面容極丑,尖嘴猴腮,左眼下方還有一顆黑痣,讓人看了不禁心生厭惡。林寧的目光在看到這名官兵的瞬間,不由自主地怔住了。因為這個人的相貌與熊延弼所描述的那個害死他父母性命的陳濤簡直一模一樣!林寧心中一陣激動,難道眼前這個人就是他苦苦追尋的仇人?就在林寧暗自思忖的時候,只聽那名官兵開口說道:「掌柜的,把你店裡的好酒好菜通通給我端上來!」他的聲音帶着濃重的陝西口音,這讓林寧全身像觸電一樣,瞬間緊繃起來。
林寧的心中越發肯定,此人必定就是害死自己父母的陳濤!他的怒火在胸中燃燒,仿佛要將整個酒館都點燃。這時,店掌柜的趕忙迎上去,滿臉堆笑地說道:「陳長官,您稍等片刻,酒菜馬上就來!」林寧聽到掌柜的稱呼他為「陳長官」,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他的雙眼噴火,死死地盯着那名官兵,雙手緊緊握住桌子上的日明刀,仿佛下一刻就要將這把刀狠狠地插進仇人的身體裡。仇恨的火焰在林寧心中熊熊燃燒,他的雙眼瞬間變得通紅,牙關緊咬,每一寸肌肉都因憤怒而緊繃。那股怒火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焚燒殆盡。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攥成拳頭,關節因用力而泛白。林寧望向一旁的日明刀,目光中滿是決絕。這把刀曾伴隨他歷經無數艱難,此刻,它將成為復仇的利刃。他緩緩伸出手,握住那冰冷的刀柄,仿佛握住了命運的韁繩。刀刃在微弱的光線下閃爍着寒光,恰似他此刻冰冷且堅定的心。「陳濤,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林寧低聲怒吼,聲音雖不大,卻飽含着無盡的恨意。他一步步朝着陳濤走去,每一步都踏得沉穩有力,帶着破釜沉舟的決心。
那人驚疑地看着林寧慌忙說道:"你是什麼人?怎麼知道我的名字?"林寧咬牙切齒、一字一頓地說道:"你自然不認識我,可是你就是化成灰我都會認識你,你還我父母性命來!"陣濤愕然道:"你胡說八道什麼?誰是你的父母?我何時害過他們性命?"林寧憤怒的說道:"我的父親叫喻建功,母親叫韓影,你敢說不是你害死了他們?"陳濤聽聞眼前之人竟然是喻建功和韓影的兒子,頓時嚇得冷汗直流,二十年前的事情便如昨天一樣清晰,但他穩定了一下心神說道:"你父母是被努爾哈赤派的人殺害的,與我何干?"林寧怒道:"你還敢狡辯,當年如果不是你假傳信件給我父母,我父母怎會陷入後金的包圍而亡?"陳濤見事情敗露,索性咬牙道:"是又怎麼樣?"
林寧握刀的右手猛然劈向陳濤。陳濤身旁的後金官兵見狀,立刻拔刀阻攔。一時間,酒館內刀光劍影,桌椅翻飛。林寧武藝高強,日明刀在他手中虎虎生風,那些官兵雖人多,但一時也難以近他身。袁月明也拔劍加入戰團,協助林寧對抗官兵。陳濤趁亂想要溜走,卻被林寧一眼識破。他大喝一聲,縱身越過幾名官兵,朝着陳濤追去。陳濤慌不擇路,跑出酒館,卻一頭撞進了一群百姓之中。林寧緊追不捨,眼看就要追上陳濤。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一隊後金騎兵飛馳而來。為首的將領大聲喝道:「住手!」林寧停下腳步,警惕地看着這群騎兵。那將領看着林寧,說道:「你若殺了他,便是與後金為敵。不如隨我們回營,將此事說個清楚。」
林寧心想若讓陳濤逃回軍營,日後若想殺他便難了,他不加思索地說道:"此人與我有殺父之仇,今天我一定要殺了他!說罷,林寧再次舉刀沖向陳濤。那將領見狀,一揮手中長槍,眾騎兵立刻將林寧和袁月明團團圍住。騎兵們手中的長槍閃爍着寒光,林寧和袁月明被圍在中央,形勢十分危急。林寧握緊日明刀,眼神堅定,絲毫沒有退縮之意。袁月明也拔劍在手,與林寧背靠背,嚴陣以待。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突然人群中有人喊道:「這陳濤本就是個賣國求榮的小人,他害了這小哥的父母,死有餘辜!」眾人聽後,紛紛附和。那將領皺了皺眉,心中有些猶豫。林寧趁機大聲說道:「將軍,此等惡人留他何用?若將軍能讓我手刃此賊,林寧感激不盡。」將領思索片刻,最終下令讓開一條路。林寧大喜,立刻沖向陳濤。陳濤嚇得癱倒在地,林寧手起刀落,結束了他的性命。解決完陳濤,林寧向將領抱拳致謝,而後與袁月明一起,在眾人的注視下,離開了小鎮。 "袁月明說道:"師兄,恭喜你大仇得報,接下來我的要到哪裡去?林寧說道:"我要回金陵,在父母墳前告慰他們的亡靈,再看看兩個可愛的外甥女白如雲和白若水,然後再去雲山島看看我義父我雲姨娘……
袁月明眼睛一亮,說道:「那我和你一起去金陵好嗎?正好我也特別想念兩個女嬰!"林寧欣然點頭:「如此甚好,有你相伴,這一路也熱鬧些。」兩人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前往金陵的路途。一路上,他們遊山玩水,順便行俠仗義,幫助了不少百姓。終於到了金陵,林寧帶着袁月明來到父母的墳前。他擺上祭品,焚香叩拜,眼中滿是思念:「爹,娘,兒子大仇已報,今日特來告慰你們。」袁月明也在一旁默默祭拜。(第二十章完)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