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 146: 第146章 法德内宣
0%
墨書 Inktalez
德國在前線大捷的消息傳回國內,迅速引起了人們的狂歡,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這次反擊的勝利。 0
在經歷了一戰失敗的屈辱後,德國人民太需要一場勝利來挽回他們備受打擊的自尊心了。 0
從一戰前歐洲的頂級強國淪落到戰後政治上的二流甚至三流國家,這種落差感不是常人能夠體會的。 0
 
哪怕在《洛迦諾公約》簽訂後德國加入了國聯並成為了常任理事國,國際地位有所恢復,但是德國人民急需一場勝仗來提振他們的士氣。 0
對德國來說,在戰場上取得勝利比什麼都重要。 0
德國可以接受一個暴君,但是不能接受一個昏君,像威廉二世那種懦弱的人是不配領導日耳曼民族的。 0
 
趁着前線勝利的戰報,民族工人黨藉機大肆宣傳,是他們的元首領導德國打贏了這場戰役。 0
斯特拉瑟的名字鋪天蓋地地在德國傳播,從城市到鄉村,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0
因為這場戰役是由博克的第四步兵師最先發起的,所以他們將這場戰役稱之為弗萊堡大捷。 0
 
在宣傳機器的幫助下,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德國能打贏這場勝仗,是因為他們有了一個英明神武的總司令。 0
斯特拉瑟的威望在德國急速上升,在國防軍已經不亞於西克特了。 0
為了能夠成功上位,民族工人黨的宣傳機器可是開足馬力打造出了一個抗擊侵略的德國英雄形象,雖然他們確實真麼認為,但是需要更多的人認同這點。 0
 
宣傳部長戈培爾對此評價道:「用步槍奪取政權或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是更好的方式是贏得人民的心。」 0
國內的容克貴族也支持了對法國的反擊。 0
雖然跟民族工人黨相互看不對眼,但是這幫容克老爺們也不想給法國的資產階級當狗。 0
 
所以他們暫時放下了成見跟民族工人黨聯合起來共御外敵,絕對不是因為斯特拉瑟在2月16日就私下找了興登堡總統詳談。 0
威脅要是容克貴族不支持德國抗擊侵略,他就打開國門把蘇聯人放進來。 0
興登堡在特別軍事行動開始的第一天,就在東普魯士的御用報紙上發表聲明, 0
 
「德國正在外求和平、內求統一的時候,法國突然宣布要對德國進行特別軍事行動……我們不能不應戰。 0
至於戰爭既開之後,則因為我們是弱國,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日耳曼民族的千古罪人! 0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 0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0
容克貴族的一部分人也是踴躍參軍,這些人倒不是因為支持斯特拉瑟,而是懷着對法國人的刻骨仇恨。 0
他們迫切地想要打敗法國人,一雪凡爾賽之恥。 0
 
為了增加勝算,德國宣布加深跟蘇聯的合作,將合作範圍延伸到軍事層面上。 0
蘇聯將會出售給德國相當一部分重武器,都是《凡爾賽和約》所禁止的。 0
這些武器其實是來自德國的生產線,只不過為了掩蓋德國早就打算違反《凡爾賽和約》,所以對外宣布是蘇聯提供的。 0
 
德國這種公然違反《凡爾賽和約》的行為倒是沒有受到歐洲各國的譴責。 0
畢竟大家不是瞎子,現在是德國遭遇了侵略,要求這個時候德國還捆着手腳跟法國人打仗屬實不太地道。 0
誰知道法國人的胃口有多大,進攻了德國,下一個是不是他們這些小國就不好說了。 0
 
他們雖然不敢站出來阻止法國的行為,但是拱火還是可以的。 0
比如意大利就有樣學樣,跟德國也簽訂了一份採購合同,宣布為德國提供一批被《凡爾賽和約》所禁止的重武器。 0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所謂的《凡爾賽和約》只是大國維護其利益的工具罷了,當這份條約不能達到上述目的時,這些大國並不排斥違背它。 0
 
至於萊茵河西岸,在經歷了了一場慘痛的失敗後,法國人終於被打醒了。 0
他們收起了之前的輕視,開始正眼瞧着眼前的對手。 0
被包圍法軍的迅速投降也震驚了最高軍事委員會,他們沒想到前線的作戰部隊戰鬥意志如此薄弱。 0
 
哪怕不少精銳部隊,但是成建制投降也太誇張了。 0
在甘末林的強烈要求下,法國政府命令媒體開足馬力加強對德法戰爭正當性的宣傳。 0
在巴黎的《觀察者報》於3月1日的報道是這樣說的: 0
 
「第一,「特別軍事行動的責任全在德國,因為他們要背叛法國加入共產國際和蘇聯。」 0
杜美羅總統在《對德國實施特別軍事行動的法案》中這樣寫道:「前以德國政府不解共和國國之真意,妄自生事,擾亂西歐之和平...... 0
蘇聯國支援殘存之政權,助長歐洲之禍亂,假和平之美名…… 0
 
近來更愈加強經濟上軍事之威脅,欲使我屈從彼意......事既如此,共和國現為自存自衛計,惟有蹶然躍起,衝破一切障礙。」 0
第二,「德法之爭是我們法蘭克民族兄弟之爭。 0
我們總是堅信,德法兩國之間的衝突是歐洲家庭內部兄弟間的爭吵...... 0
 
這就像是兄長在長時間忍耐後痛打其年輕而又桀整不馴的弟弟一樣。 0
法國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一點點強硬的手段。 0
這同哥哥經過長期忍耐以後,趕走不聽話的弟弟沒有什麼兩樣。 0
 
這樣做是為了,讓德國回心轉意。 0
哥哥對弟弟的態度可能有些粗暴,但是哥哥的出發點是為弟弟好,哥哥是愛弟弟的。 0
法國這一行動是使德國恢復理智,不是出於仇恨而是出於愛。」 0
 
第三,「這次邊境衝突是代理人戰爭,德國是蘇聯的代理人,提供武器是拱火。 0
今日德方所使用的武器子支槍彈,都是蘇聯所給予,使之牽制歐洲戰爭的。 0
德方的將士已完全失掉了歐洲人的靈魂,只剩了一個供蘇聯人指揮的軀殼,拿着蘇聯人所給予的武器來做歐洲戰爭中的叛逆者。 0
 
說到這裡,可痛可恨。」 0
在報紙末尾,他們還呼籲蘇聯和意大利停止拱火行為,不要干涉法國的特別軍事行動。 0
同時號召德國人起來推翻現政府,因為國會即將被極左分子奪權。 0
 
莫斯科方面馬上就要控制柏林,將德國納入他們的體系當中。 0
這套說詞也引起了不少法國人的共鳴,至少那些資產階級非常認同這一點,至於法國的無產階級和德國人究竟信不信就不好說了。 0
不過法國的內宣還是可以的,加上前線的潰敗並解釋成一些小小的挫折,任何質疑損失數據真實性的人都會被境內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扣上收了五十萬馬克的法奸帽子。 0
 
所以法國國內的局勢暫時還算穩定,他們需要一場歷史性的大潰敗才能清醒過來。 0
不過想要達成這一點,需要先擊敗全部法國在前線的部隊。 0
現在他們前線依舊還有二十萬大軍,後續還會有更多的部隊加入戰場,想要完成擊敗認真起來的法軍可不是一個容易的目標。 0
 
不過斯特拉瑟有信心帶領德國取得最後的勝利,他可不認為自己比不上當初的希特勒。 0
既然後者能完成乳法奇蹟,那麼他也可以。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