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法國人的重武器嗎?看起來並不比我們國防軍的好嘛。」
博克看着眼前士兵正在搬運着的81毫米迫擊炮,有些不屑。
在剛剛短暫的戰鬥後,這個法國師便迅速投降了。
在此地伏擊的第四步兵師本來還以為要經歷一場艱苦的戰鬥,畢竟此次他們並沒有裝備什麼重型武器。
像克虜伯公司研製的野蜂自行火炮和88毫米反一切炮都沒有被允許裝配,隆美爾的第七裝甲師更是連一輛坦克也沒有。
如果不是《英德海軍協定》的緣故,第七裝甲師實際上跟普通的步兵師並沒有多少差別。
還好裝甲車能夠保證部隊的機動性,即使在山區,只要有道路,四條腿的輪子還是跑的比人快的。
「報告師長,剛剛的戰報已經出來了。」
博克的副官從遠處跑過來,在向博克敬了一個禮後將剛剛的戰報遞給了博克。
「擊斃敵方1407人,重傷2307人,總計俘虜8907人。
我方107人死亡,123人輕傷,87人重傷。」
博克看着這些數字有些心疼,雖然這場戰鬥的交換比非常好看,但是國防軍的每一個士兵都是按照軍官的標準來培養的。
每損失一個士兵,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着國防軍少了一個班的兵力。
而且博克也不認為法國士兵的生命跟德國士兵是一樣珍貴的。
在他眼裡,最好是殲滅一個法國師,國防軍一個人都不用損失。
「師長,犧牲自然是難免的,但是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博克的副官見自己師長的情緒有些低落,於是提起了這場戰鬥的收穫。
「由於法國人投降的非常迅速,所以我們幾乎繳獲了他們師全部的武器裝備。
包括158挺重機槍、24門81迫擊炮,29門中型迫擊炮,108門輕型迫擊炮,58門反坦克炮,36門75毫米炮,12門105毫米輕榴彈炮,12門155毫米重炮。
這些繳獲的武器不會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我們完全可以肆意的使用。」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雖然這些武器算不上先進,但是總比沒有好。
法國人都開戰了,他們還能管我們使用繳獲的武器不成?」
博克點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說法。
不過困擾國防軍的最大問題還不是武器方面。
即使受到諸多限制,但是他們也可以通過他們的智慧使用替代品減少不利影響。
最關鍵的問題是人可是沒有替代品的,整個南方戰線國防軍只有十五萬人,對面進攻的法國人數量是他們的兩倍,而且後續還有更多的預備隊開進。
好在在莫德爾的指揮下,南方戰線各處防線上的國防軍都對冒進的法軍展開了打擊。
使用的方法如出一轍,就是在等法軍進入預設的伏擊地點後等乘坐裝甲車的部隊抄了他們的後路,伏擊的部隊迅速發起進攻。
這些法國人完全沒有預料到會遭到抵抗,所以輕而易舉地走進了包圍圈。
結果毫無意外的,落入口袋裡的十個法國師全部投降了。
倒不是因為法軍都是一些膽小如鼠的蟲豸,而是因為只有蟲豸才會沖的非常前面,因為他們要爭功勞。
但凡是派出了偵察部隊的師都沒有進入國防軍的包圍圈。
因為時間緊迫,德國只來得及修建一些堅固的工事,對於隱蔽性則沒時間加以考慮。
所以法國的偵察兵並不費力就發現了伏擊的工事,因為這些裸露在外的碉堡和壕溝非常明顯。
大約有十個師沒有走進莫德爾的口袋,也就是說,法軍在甘末林要求下發起全線進攻的三十萬人折損了大約三分之一。
對國防軍來說,好消息是他們獲得了大約十個師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他們無法使用的重武器。
儘管別處的伏擊條件沒有弗萊堡地區這麼好,但是奔着功勞來的法國人戰鬥意志並沒有多麼強烈。
他們沒有抵抗到底的決心,所以在發現自己被包圍後迅速選擇了投降。
國防軍解除了這些俘虜的武裝,然後承諾按照《日內瓦公約》對待他們。
德國可不想激怒法國人,別看和平主義在法國國內流行。
要是國防軍真的像對待奴隸一樣對待他們,保不准暴怒的法國人會叫囂着跟德國決一死戰。
況且這樣也有助於減少法國人的作戰意志,這些法國人本身也是談判的籌碼。
至於壞消息,那就是在這次伏擊戰役結束後,法軍會重新審視這場戰鬥,它們會把國防軍當成是和它們同一水平的對手。
更糟糕的是,法軍的戰鬥力實際上沒有降低,因為損失的都是一些邊緣部隊,真正的精銳尚存。
而且損失十萬人對法軍來說算不得什麼,他們隨時可以補上這個缺口。
實際上,法軍的戰鬥力可以說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變得更強。
不過不管怎麼樣,國防軍終究是在新興登堡防線取得了大捷,這一消息要是傳回後方,對於整個德國都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
法國維希
法軍指揮部
「誰能解釋一下,前線究竟發生了什麼?」
杜美羅總統正怒氣沖沖地向指揮部的將領們質疑道,他的臉氣的通紅,活像一隻鬥敗的公雞。
聽聞了前線的戰報,杜美羅立刻坐不住了,他立馬乘飛機從巴黎飛到了維希來興師問罪。
「短短一天的時間,我們就損失了十個師,前線三分之一的兵力都被俘虜了,你們指揮部是幹什麼吃的?」
「這不是我們指揮部的問題,杜美羅總統。
這些基層的師長沒有聽從我們的指揮,他們違背了我的命令比預定的推進距離遠了幾十公里,直接走進了人家的包圍圈。」
甘末林上將的臉色也很難看,他還享受着媒體的讚美和三個月打到柏林的美夢呢,結果前線的師傳來的消息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那些投降的師還是有良心的,至少他們在投降之前把消息傳遞迴了指揮部,不然現在甘末林還不知道前線到底發生了什麼。
至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那是不可能的,他還打算逆風翻盤呢!此刻必須要甩鍋。
「我要的不是解釋,是解決方案。」
杜美羅總統不滿地說道,他此時已經顧不得自身的形象了。
這次特別軍事行動可是他一手支持並在國會通過的。
法國要是在政治上遭遇失敗也就罷了,要是軍事上也遭遇了慘敗,杜美羅可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他可不想因為戰敗而引咎辭職,他還打算在這個位置上多待幾年。
「不要急,杜美羅總統,雖然前線遭遇了挫折,但是我們總體上還是占據優勢地位,這場戰爭···特別軍事行動我們的勝算還是很大。」
默不作聲的貝當元帥終於站了出來,雖然他不是很習慣在這個新詞彙,說了幾遍才成功。
「貝當元帥對這次行動有什麼看法?」
杜美羅問道。
「雖然德國人這一仗取得了勝利,但是改變不了他們只有二十萬兵力的事實。
而我們法國的常備軍有六十萬,如果有必要我們還可以徵召更多。
我們必須利用好兵力上的優勢,跟他們打消耗戰,用歐戰的戰術跟他們慢慢磨,等到把他們的兵力給磨光,我們自然就是最終的勝利者。」
貝當給出了他的答案,事實上,這也是最好的方案。
對法軍來說,跟德軍拼消耗才是正確的打法。
他們一戰就是靠陣地戰拼消耗戰勝了德國人,現在用龐大的兵力來消耗德國的精銳部隊自然也是最好不過。
「不愧是貝當元帥,一下子就找到了問題的重點。」
杜美羅一臉讚嘆,雖然他聽不懂,但是不妨礙他表達對貝當的崇敬。
因為這位老人從來沒有讓法國失望過,他是一戰的英雄,聽他的准沒錯。
「聽到了沒有?甘末林上將,接下來怎麼做應該不用我教你了吧?」
聽到杜美羅總統赤裸裸地暗示,甘末林頓時怒從心起,他最討厭這些外行人對自己指手畫腳了。
他咬了咬牙,看着眼前的幾人,從嘴裡憋出來一句話。
「明白了,我會按照貝當元帥在歐戰的打法安排接下來的行動的。」
就在這時,一直看着三人爭論的魏剛上將冷不丁提了一句話,吸引了三人的注意。
「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另一個方向上的進攻,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