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範圍內的打黑掃黃行動正式展開,縣公安局發出通報,在全縣範圍內徵集線索,接受舉報。
邰曼仍舊對丁偉不放心,所以讓楊辰時刻關注着縣公安局那邊的情況。不過從目前來看,丁偉這次確實很認真,抽調出了大量的警力參與其中,而且派出專人去往縣下各鄉鎮監督鄉鎮派出所對行動的落實情況。
邰曼聽着楊辰的匯報,才放心些,「丁局長那邊應該很忙,你一會兒親自去一趟公安局,提醒丁局長一定要對縣內不論大小娛樂場所進行不定期的抽查,那裡是涉黑涉黃的重災區,尤其……尤其是百樂門酒吧,一定要重點關注。」
百樂門酒吧?那不是兩人第一次遇見的地方?
楊辰好奇道:「領導,為什麼重點關注百樂門酒吧啊?」
邰曼知道楊辰是想到了兩人第一次遇見的事,警告道:「不要想一些沒用的事,我讓你做什麼就照辦。」
「知道了。」
楊辰離開邰曼辦公室,去往縣公安局,恰好碰到正要出門的白清河。
「白局長要去哪啊?」
「楊主任!」白清河上前熱情的和楊辰打着招呼,因為楊辰算是他的貴人。如果不是楊辰的話,白清河還窩在白石鄉做副所長呢,等到退休只怕都沒有機會進入縣公安局,「縣裡不是在組織掃黃打黑專項行動嗎,各鄉鎮都要派人下去,原本去往白石鄉的幹警家裡臨時出了點事,而我又是從白石鄉出來的,對那裡情況比較了解,所以局長就讓我頂替原本的督辦幹警去白石鄉。」
「丁局估計是想給白局長一個衣錦還鄉的機會,不然哪裡用得着副局長下到鄉鎮督辦行動,白局正好趁這個機會回去可以和那裡的老朋友聚聚。丁局長在局裡嗎?縣長有些關於此次行動的交代讓我轉達給丁局長。」
「正好在呢,你快去吧,等回頭我回來咱們好好聚聚,一起喝一杯。」
楊辰和白清河分開後,來到局長辦公室,將邰曼的話轉述給丁偉。丁偉笑着說道,「打個電話說一聲就行,還要麻煩楊主任親自跑一趟。你就算不來,我們也正準備對縣內的娛樂場所進行排查呢。」
丁偉拿出一張表格,遞給楊辰,「這些就是今晚會進行排查的娛樂場所名單。」
楊辰大概掃了一眼,發現百樂門酒吧就在第一個。
丁偉好奇道:「邰縣長為什麼特意點名百樂門酒吧?」
「估計是在那裡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吧。」楊辰隨口說了一句。
「不愉快的事,什麼事啊?」
楊辰可不敢說。他後來也仔細回想了下邰曼那天的狀態,猜想應該是被人下藥了,不然不會是那樣的狀態。邰曼在百樂門被人下了藥,自然會對百樂門懷恨在心,所以才格外注意。
「沒什麼事,我也只是隨口一說。我就是來轉達一聲,就不打擾丁局長了。」楊辰起身準備離開。
丁偉跟着站起,「我送你出去。楊主任,你是邰縣長身邊紅人,對邰縣長最了解,如果有什麼消息最好提前告知我一聲。你也知道,我在費斌案上有疏忽,如果再犯錯誤的話,興許就要挪位置了。」
「人都是難免犯錯的,也可以理解。我還是很信任丁局能力的,也沒少在邰縣長那說您好話。」
「多謝楊主任了。」
丁偉一路將楊辰送出公安局大門。
楊辰回到縣政府,向邰曼匯報道:「我已經通知丁局長了,而且我去之前他就都已經部署好,今天就會開展排查行動,百樂門是第一個。丁局應該是也清楚自己在費斌案上沒能盡職盡責,希望通過這次的行動好好表現一下。」
「好,你多盯着點,有消息隨時向我匯報。」
「明白。」楊辰遲疑了下,還是說道:「領導,你現在不該把心思放在這次的打黑掃黃行動上,那是公安局那邊的事,你的精力還是該更多的放在樺林經濟發展上。」
「我用得着你教我嗎?」邰曼揉了揉頭,「最近,我也一直在和各部門討論這個問題,但樺林想要把經濟搞上去太難了,樺林沒有任何的優勢啊!」
樺林縣內多山地,耕地稀少,農業發展不起來。工業上,雖有些企業,但規模有限,一個沒落的縣城又不可能招商引資來大型企業。振興經濟,一直以來就都是一紙空談。
「領導,你認識的人多,能不能通過你的人脈試試為咱們樺林招商引資來些知名企業?」
「你告訴我,你口中的知名企業為什麼要進駐樺林?就靠我一張臉嗎?咱們能給的優惠政策別人也可以給,地理位置又沒有任何優勢,產業配套上也比不上那些大城市,誰會願意來咱們這建廠?誰會願意來樺林投資?做企業不是扶貧!」邰曼一想到這個問題就頭大。
她也很希望在樺林期間能夠做出些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績,可想來想去也找不到一條可行的路來。
楊辰點頭道:「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看來想要發展樺林經濟,就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回頭我再找各部門一起開會研究下,等林河項目和這次打黑掃黃行動結束,你也帶着我去往樺林下面各鄉鎮四處轉轉,看看能不能有些啟發。」
很快,半個月過去。
林河項目正式竣工,林河河道被拓寬了些,兩岸的延綿堤壩修建的既堅固又美觀,坐落在林河上的拱橋路橋也再也不用擔心會被衝垮淹沒了。
林河大橋上被批上紅綢,鞭炮也懸掛了起來,附近的居民早早的就來圍觀,聚集在河堤兩岸。市里也派了電視台的記者架設好設備,準備對竣工儀式進行報道。
書記和縣長以及其它主要領導車子開到大橋前停下。王宏恩和邰曼分別從車上走下來,看着河堤、大橋以及周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圍觀百姓,兩人對視着笑了笑。
從周邊群眾的笑容中就能夠看出來,林河項目還是得到了樺林百姓的充分認可,為挽回政府形象開了個好頭。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