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這種情況,褚紀心想這正是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趕緊走上前向雲小易稟報:仙人大人,這個人由我來處置可好?
見雲小易點頭意,褚紀立刻上前幾步面對那強賊:你這傢伙,這裡壓根就沒有樹木,何來你的植樹栽木說?
前這條路上確實零星散布幾株幼樹,可還未及長大便乾旱枯萎。
聽這番話,大漢也不由得一怔,他一向習慣於這樣吆喝,並未仔細思考過這些話語背後的含義。
此刻掃視了一圈周圍,確實在不遠處不見一棵樹影。
只見那大漢搔了搔頭,旋即修改了自己的台詞:樹雖然不是我植,但這條路卻是我修建的,若要從此通過,請務必留點吃的食物。
對此,褚紀冷笑連連,嘲諷道:真不愧是你這種憨傻人說出來的話!這條路存在已久,難道你是從娘胎里出來就開始修路了嗎?
這話顯然戳了彪形大漢的痛處,使得局面一度顯得滑稽而緊張。
半路殺出個咬金!
請你尊重一下我的職業,好嗎?
褚紀這般嘲笑后,大個子立刻就急了。
呀呀呀,無論情況如何,要想通過今天非得留下點兒吃的不可。
他邊說邊拍著自己癟下去的肚子,再這麼餓下去,自己就要斷氣在途中了。
褚紀再次詢問:
我們這裡人不少,二十多個,你還執意攔截嗎?
壯碩的大漢表現出破釜沉舟的姿態,二十多人?哪怕來的人是兩百,今天也休想過!
褚紀鼓了鼓掌,好,好,那麼你就別怪我們不留手了。
接著轉頭問,褚燕,你能搞定製住那個壯漢嗎?
褚燕心中有數,這其實是他父親想藉此機會讓他在仙人前顯露一下身手。
父親,您放心,這點噷給我!
他豪言壯語地說。
註:大家動動小手,點點贊、投投票吧,萬分期待。
從身材上看,褚燕遠遜色於前方的那個龐然大物。
這個巨人的身高超過兩米,身板堅實粗獷。
若生在後世,肯定可以成為中另一個載入史冊的偉大中鋒。
相對下,褚燕的個頭就顯得非常小巧,只比七尺多一點也就是大約厘米。
兩人一站在一起,褚燕就像個小學生站在成年人跟前,幾乎不值一提。
褚紀走雲小易身邊,介紹道:大人,這位是我的兒子褚燕。
他雖然身材不高,可是動作敏捷如燕子,武藝非凡,被稱為飛燕。
對於處理那個遲鈍的對手,絕對遊刃有餘。
這個青年就是褚燕?
雲小易吃了一驚。
實上,在此前,他從未料想褚紀的兒子竟然會是褚燕。
提褚燕,他的名聲可大了。
他不僅是東漢末期黑山部隊的領袖,在元年的中平年間出兵作戰,當他真定郡時,他的隨行隊伍已達一萬以上。
隨後他與另一個將領張牛角聯合行動,共推選張牛角為他們的領導。
然而張牛角的命運多舛,不久便被飛來的箭射傷而重傷垂危。
他在臨終際指定褚燕接手了他的指揮權。
此後,褚燕更名為張燕。
從此開始,他在各郡間征戰不斷,廣結人脈,兵力迅速壯大至百萬多。
他們自稱為黑山軍,隨後向朝廷提出歸順請求,得了平難中郎將的任命。
隨著時間推移,張燕已經成為一方顯赫的力量,並且與袁紹發生了若場激烈的對抗,戰果各有所得。
曹操在官渡戰徹底擊潰了袁紹,袁紹在悲憤中去世,使得華北地區徹底落入曹操的勢力範圍內。
自此以後,褚燕改稱張燕,也自彼時開始,
她率麾下軍隊四處征伐,在眾多郡縣間穿梭作戰,如魚得水,最終竟組建了一支百萬大軍,
號稱黑山軍。
不久,她上書朝廷表示歸順,受賜平南中郎將。
至此,
張燕成為一方霸主,曾數次與袁紹對陣,
雙方互有勝負。
曹操於官渡戰中重創袁紹,袁紹最終鬱鬱而終。
整個河北幾乎悉數歸入曹操手。
深知非曹操敵手,褚燕果決帶領十萬眾投誠於曹操。
由此獲封安國亭侯
,賜食邑五百戶,
可謂是晚年得以安穩。
一日,褚燕從腰間拿出一把短斧,緩緩走向一名壯碩漢子:
既然你要攔路搶劫,那我就好好看看你有沒有這份能耐。
壯碩漢子不屑地瞥了一眼褚燕,諷刺道:
貴人們是不是沒有人選了?竟然派一個小孩子出來。
褚燕聞言,心中怒火中燒:
哈哈,不知你那嘴上功夫是否也如說話般索。
語畢,褚燕舉起短斧,猛向壯碩漢子砍去。
然而壯碩漢子卻紋絲未動,似乎被震懾住了。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