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瘋了一樣往醫院跑。
目睹全過程的大胖爸爸給我還原了事實:我兒子出校門不遠就被三個社會上的半大小子盯上,這幾個人是有備而來,每人手裡拎着一根橡膠棒,沒頭沒腦地朝着我兒子就打。
我兒子奮力還擊。
可那三個小子年紀比我兒子大,身體也比他強壯,我兒子被他們按在身下,一個人壓在他身上,另兩個沒頭沒腦地朝他踢打,看到我兒子滿臉是血,他報了警並把我兒子送到了醫院。
兒子頭上緾着繃帶,對我說:「爸,我沒事!」
好吧,咱就接着來吧!
小胖的爸爸錄了像:我兒子被人追打,被人打倒在地,滿臉是血……他身上的校服讓他得到了普遍同情和支持,我兒子的事件上了熱搜,順帶着把這個城市的相關部門推上了風口浪尖。
不管有些人願不願意看到,自媒體平台上各種嚇死人的標題滿天飛:
比如:「成龍學校學生被不明身份的人員毆打,生命垂危!」「江城,誰來保護未成年的安全?」「邯鄲孩子遇害事件,是否會在江城重演?」
叔叔們很快將那三個社會青年緝拿歸案,但給出的最初結論卻是互毆,理由是我兒子還手了,還把其中一個人的耳朵咬下半拉。
我不和他爭辯,直接把這個消息發在了網絡上。
網友質疑:「互毆」的初始原因是什麼?難道人家學生站在那裡不動才算正確嗎?正當防衛的定義是什麼?
不少媒體、自媒體跑到醫院採訪,作為兒子的監護人,我向他們出示了兒子被霸凌的相關證據,身上觸目驚心的累累傷痕、醫院的檢查報告……
雖然傷者沒有生命危險,但潑天的流量還在。
有流量就會有人挖,很快,有人發出了照片,我兒子被打期間,一輛轎車從旁邊經過,前擋風位置被特意放大:那裡放着成龍學校的出入證,開車的人面目可辨:學校副校長賈懷仁,視頻中,賈校長還停車看了被打現場!
別說見義勇為,甚至看到自己的學生挨打視若無睹,這是多麼冷血的校領導!
新一輪輿論風暴把成龍學校、批教育主管部門推上了風口浪尖。
相關部門到醫院「慰問」了,教育局來的竟然是上次打發我的副局長,他先是在病房裡對媒體、自媒體發表了一大通發言:我們很重視、我們會認真調查、我們會嚴肅處理……
有人問:「聽說成龍學校一直都有霸凌事件,咱們一直沒有接到過相關反映嗎?」
賈局長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從來沒有……」
我適時補刀:「領導,您忘了,我反映過,當時就是您接待的我。」
賈局長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各色記者又把我圍上。
6
警情通報稱:本次打人事件三名嫌疑人已全部抓捕,案情進一步調查當中!沒有提及「互毆」。
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個小子被咬掉了半隻耳朵,是在醫院被抓回來的!三個人承認:受人指使……
有風就有浪。
當一件事被公眾高度關注,每個細節都會被呈現在放大鏡下。無數網友開始@相關部門:受誰指使?為什麼不能說明白呢?
無數網友開始在社交平台上腦補:有預謀、團伙、執械……是不是涉黑?校長見死不救,相關部門欲蓋彌彰!這背後有着什麼玄機?
如我所料,「四大名捕」浮出水面,這四個人以一條「軟中」的價格找了三個「社青」報復我兒子!
學校里很多被他們霸凌過的孩子家長全都落井下石了,各種舉報材料紛紛在網上出現,有的還是實名。
四大名捕的爹媽都被「人肉」了。
氣氛到了這兒,沒有人出來走兩步是不行了。
多個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下來了,公布了專門的舉報郵箱和電話,「建議通過正規渠道反映情況,網上反映容易以訛傳訛,誤導公眾。」
他們先找到我,我提交了報案回執、提交了教育部門受理信訪回執,以及對方律師和我溝通的錄音。
你找死,我為什麼就不能埋?
我還把我兒子的遭遇特別是後來讓我和媳婦汗濕衣背的日記發了出去!
因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社會問題。
就像網友(阿澤GAVIN)評價邯鄲被打死孩子那樣:
為什麼他們殺了我還有改正的機會,而我沒有錯,卻要慘痛地長眠於此?
看見了嗎,就算我打死你,我也不會死。
所以,全社會最關心的,是這三個未成年小惡魔會怎麼判,法律怎麼判,會產生怎麼樣的社會影響?
關注這件事的不僅是普通民眾,好些個小惡魔也在默默關注着,此次判決判的不僅是這三個惡魔和對受害者家屬的交代,更是全國校園乃至社會的安全問題。
有人說,如果最後保護的是惡魔,我考慮讓孩子帶刀上學。更有網友跟評呼應:有人欺負直接砍!
所以,我不會老老實實讓我的孩子當一個受害者,因為按照現有的法律來看前者可能沒命,而後者成本更低。
所以,我選擇了和兒子一起強大。
走讀的半年裡,每天晚上、每個節假日,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我們爺倆把所有的空閒時間都放在了一個搏擊俱樂部!
我們在學習搏擊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抗擊打能力。
7
「四大名捕」爸媽組團帶着厚禮上了我家的門。
他們希望我能「放他們一馬」,我笑了:「我已委託了律師,你們和我的律師談就好了。」
還是有人想把這件事摁下去,因為「影響了江城的形象!」
我向相關部門申請給兒子轉學,我說兒子有了心理陰影,他害怕回到那個學校再做同樣的噩夢!
我現在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流量的焦點!
這把火終於把有些人的屁股烤着了。
處理結果出來了:「四大名捕」進了少管所,三個「社青」被勞動教養;某局那個副局長領了一個處分,提前退休了;最早接案的叔叔接受相關方面的紀律審查,承認接受了「追命」老爹的人情……
最終,我們還是給兒子做了轉學。
當被資本裹挾的時候,我不相信教育純淨了。
最後,再次引用阿澤GAVIN的話:
熱播電影第20條有句話:辦的不是案子,而是別人的人生!
未成年人保護法似乎保護不了受害者,保護的卻是施暴者,如果不幸是您或是您的孩子,你會老老實實當一個受害者,還是寧願當一個施暴者?
白岩松曾經說過,當未成年人殺害了未成年人的時候,豈不是最後保護了傷害別人的犯罪者,而被傷害的未成年人卻沒有得到保護?
如果輕判,未來的未成年人會不會淪為借刀殺人的工具?因為成本很低,要知道現在有多少輟學流落社會的未成年人,十幾歲的少年對錢財的需求渴望,和男女感情萌芽,這一系列的導火索,都可能引發他們內心的惡,如果有心人利用這一點呢,他們會不會成為黑惡勢力的寶貴資源?三五個持械的少年,一個成年人未必打得過,那如果是女性呢,打不過他們我就得死,打得過他們我還得死,那是不是必須得好人死?
互聯網時代,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什麼都懂了,而未成年做事不考慮後果的特質,不應該成為保護他們的法治出發點,相反更要因此而進步約束他們,社會在進步,人的心智成長也在加速,而我們的法治也要跟得上這種加速,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人。
以後亂不亂,就看怎麼判。
(完)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