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安祿山皇帝傳奇 16: 第16章:民间疾苦,初识民情
0%
墨書 Inktalez
書房外,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落在青石板上,反射出點點金光。安祿山站在窗前,目光遠眺,心中卻不禁沉思。自從上次揭露了朝中大臣的罪行後,朝中雖然恢復了短暫的平靜,但他深知,這平靜之下,暗流涌動。 0
「大人。」李太白的聲音打斷了安祿山的沉思。他轉過身,只見李太白手中捧着一卷書簡,臉上帶着幾分憂慮。 0
「太白,有何事?」安祿山問道。 0
 
李太白將書簡遞上:「大人,這是我從民間收集的一些奏疏和怨言。百姓們的生活並不如我們所見的那般安穩。」 0
安祿山接過書簡,一頁頁地翻閱着。那些文字,或訴苦,或請求,都透露出百姓們的疾苦和無奈。他的眉頭漸漸緊鎖,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 0
「這些奏疏和怨言,為何之前沒有上報?」安祿山沉聲問道。 0
 
李太白嘆了口氣:「大人,朝中官員多忙於權謀鬥爭,對於民間疾苦,往往視而不見。即使有人上報,也往往被壓在案頭,不得上達天聽。」 0
安祿山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太白,我們身為朝廷重臣,不能只關注朝堂之上的鬥爭,更要關心百姓的疾苦。這些奏疏和怨言,就是百姓們的呼聲,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0
「大人所言極是。」李太白點頭稱是,「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0
 
安祿山沉思片刻,然後說道:「首先,我們要將這些奏疏和怨言整理成冊,呈報給陛下。讓陛下了解民間疾苦,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0
「其次,我們要親自下訪民間,了解百姓的真實生活。」安祿山繼續說道,「只有親自去體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百姓的疾苦。」 0
「大人英明。」李太白欽佩地說道,「那我們應該何時動身呢?」 0
 
「事不宜遲。」安祿山果斷地說道,「我們明日就動身。」 0
次日清晨,安祿山和李太白帶着幾名隨從,踏上了前往民間的路途。他們穿過了繁華的街道,走過了荒蕪的田野,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 0
在一座破敗的村莊裡,他們遇到了一個老農。老農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手中拿着一個破舊的鋤頭,正在艱難地耕作。 0
 
「老人家,您為何如此辛苦?」安祿山走上前去,關切地問道。 0
老農抬起頭,看了安祿山一眼,然後嘆了口氣:「大人,您有所不知。近年來,賦稅繁重,我們農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我們辛勤勞作,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0
「賦稅為何如此繁重?」安祿山問道。 0
 
老農嘆了口氣:「朝中官員貪污腐敗,層層盤剝,導致賦稅越來越重。我們農民已經不堪重負了。」 0
安祿山心中一沉,他沒想到民間疾苦竟如此嚴重。他轉身對李太白說道:「太白,我們必須想辦法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 0
李太白點頭稱是:「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可以向陛下上書,請求減輕賦稅。」 0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安祿山和李太白走遍了附近的村莊和城鎮,與百姓們深入交流。他們聽到了許多關於官員貪污腐敗、賦稅繁重、民生凋敝的怨言和呼聲。這些聲音如同一把把鋒利的刀,深深地刺入了他們的心中。 0
回到京城後,安祿山和李太白立即將他們在民間的所見所聞整理成冊,並附上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呈報給了皇帝。皇帝看完奏疏後,不禁動容。他下令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並嚴懲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 0
這一舉措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百姓們紛紛歡呼雀躍,稱讚皇帝英明。而那些被懲治的官員則悔之晚矣,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罪行已經引起了天怒人怨。 0
 
安祿山和李太白看着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滿足。他們知道,自己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但他們也深知,這只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很艱難。但只要他們堅守初心、為百姓謀福祉,就一定能夠贏得更多的勝利和榮耀!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