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临近晌午,王五就来到苏寒他们临时落脚的客栈找他们。
李麻子答应帮忙了,而且一大早就去了城西张彪的宅子。
几人找了家面馆吃了面,正准备出发,王五却面露难色:“这位姑娘就别跟着去了。”
苏瑶不乐意了:“为什么呀?”
“张家父子都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王五犹豫着,“姑娘你容貌出众,我担心……到时候场面不好收拾,反而误了大事。”
苏寒立刻明白了:“要不苏瑶,你先留在客栈,我们要是真出了什么事,至少还有你能去报信。”
苏瑶虽然不情愿,但也没办法。
去城西的路非常难走,当地人都说“城西道,城西道,山路崎岖鬼见愁”。
张彪坏事做尽,自然怕人寻仇,所以特意把老巢建在那里。
要去,只有水路。
李麻子已经帮他们准备好了一条船。
撑船的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叫灵儿。
她长得眉清目秀,扎着一条大辫子,赤着脚站在船上,别有一番韵味。
“坐好咧。”灵儿说道。
“什么?坐好了?”苏寒没听懂。
这口音真难懂。
王五在临江城生活已久,笑着解释:“她说,让你坐好了。”
几人坐好,小姑娘年纪虽小,力气却不小,用力一撑,船便离开了岸边。
放下竹竿,拿起船桨,小船晃晃悠悠地顺流而下。
苏寒有些担心:“小姑娘,这船这么小,不会翻吧?”
“放心啦,公子,俺们全家都是撑船的,保证您不会有事。”
这口音真像“鸟语”,要不是王五在一旁翻译,还真听不懂。
她说的是“放心吧,公子,我们全家都撑船的,保证不会出事”。
船虽然小,看起来晃晃悠悠的,但行驶了一段路后,苏寒也渐渐放心了。
“小姑娘,多大啦?”苏寒有些无聊,随口问道。
“十八了。”
“你一个小姑娘,不找个人家嫁了,干这行啊。”赵刚是个直性子,多嘴问了一句。
灵儿脸上一红:“俺们船家,家里穷,连双鞋都买不起,谁能看得上俺们呀。”
气氛有些尴尬。
小船慢慢驶入了镜湖,两边水波荡漾,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不远处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让人恨不得立刻跳进湖里。
苏寒看到小小的船舱里放着一个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几个青色的果子:“这是什么呀?”
灵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公子,这是俺们临江城最有名的酥梨,可甜了,您吃一个。”
酥梨?
苏寒记得曾吃过,一口下去,又甜又脆,可眼前这些果子,颜色不对,而且个头也小。
王五一愣,正想说话,忽然看到灵儿对自己眨了眨眼,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谢谢啊。”
苏寒拿起一个“酥梨”,一口咬了下去。
呸!
呸呸呸!
这是什么呀?
又苦又涩,整张嘴都麻了。
灵儿“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开心极了:“公子,您真笨呀。”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