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看不上未小崽子了,明面上还是得客气,暗地里阳奉阴违,与僚凑在一起时,还互相吐槽几句呢。
宣德帝只是一个劲儿催,明泽却老神在在,竟还罗列出每一位皇子优势、劣势,与宣德帝逐一讨论。
宣德帝起初还有几分兴趣,不过才讨论了一位皇子,还只是个三岁孩童,宣德帝就彻底黑了脸,施允,你不如明说,朕皇子,全都上不得台面!
陛下,也不能这么说,二皇子虽也有诸多缺点,可能力,还是说过。
宣德帝险些喷出一口老血,这老贼,真是哪有痛处往哪戳!还一戳一个准儿!
朕不知二皇子能力最出众吗?
可事关大靖脸面,新任登基不能是个有病。
施允,你真是越来越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陛下,择新君,涉及到国运,是万万不得马虎,官员评判储君,确实是大不敬,可非常时刻,臣顾不了那么多,还请陛下见谅。
宣德帝一脚踹开了放置评判册子小茶几,糟心玩意儿,不看也罢。
施允,你这心,是不是已经偏到桑家那边了?
陛下,臣一腔忠心,只会献给大靖这片领土。
呵,那朕呢?
施允一脸困惑,臣以为,陛下与臣宏愿,是一致,难道,不是吗?
呵呵,好一个施允呐,竟还反问他,他敢说不是嘛。
算了算日子,施允用各种借口,已经将两个月时间,拖了十天,宣德帝等不及了,既按照择优来选,你选不出,那不如,就立长吧。
意料之中决定,施允痛快就应下了,反而让宣德帝对他侧目,登基大典,还需多长时间准备?
至少六个月。
好啊,来在这儿等著他。
施允,你已经就立储一事拖了十日,如今,又说至少六月,你是在替桑家拖时间吗?
施允提醒道,陛下,您怕不是忘了,太庙是那次损毁后,正在修缮中,新帝登基,太庙祭祖,是最重要环节之一,臣说六个月,算正是太庙修缮时间。
那就多派些人手!
太庙乃皇室要地,其修缮过绝不能马虎,尤其是主殿部分,得按照书籍中记载,一比一精确还,能干这份活人才,本就少,在招揽上,也是极其困难。
宣德帝气拍桌子,那你说,怎么办?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好,朕要你何用!
施允沉默片刻,倒是有一个法子
说!
可以从皇陵调人。
雷家曾传信回来,因用工不足,宣德帝暗地里命令他们加大干活量,虽对于整个工来说,杯水车薪,可宣德帝似乎觉得,别人干活干到死,他才安心些。
这也导致,皇陵那边情况糟糕,雷家寻他想想法子,这不就恰好有了嘛。
那就调!
臣也知陛下心急,想到法子后,就与雷家商讨了一番,他们通过运算得知,若想按时完且质量合格,得从皇陵调出几乎全部工人。
可这样一来,皇陵那边工,就得暂时搁置了。
不就是几座殿宇出了问题嘛!用得著调这么多人?
回陛下,不只是殿宇,那日动静太大,连地基都出了问题,雷家亲自勘察,地基裂缝不小,最大,都有一臂宽。
陛下也不想,新帝登基那日,太庙轰倒塌吧?
情况这么严重?
雷家何时错过。
宣德帝纠结了半天,就按你说办。
目达,先将人都弄回来,至于什么时候再,可就不好说了。
诸事不顺,宣德帝自顾自地赌气了一会儿,又道,立皇后事,也一并操办起来吧。
立皇后?
怎么,不过就是多了个流,你们这么多官员还安排不好?
还请陛下先明示,皇后人选是谁。
宣德帝心虚道,为了桑家与秦家能消除芥蒂,和平相处,朕,特许新帝皇后之位,以示诚意,爱卿以为如何啊?
不如何,更昏庸了,竟想用个皇后之位,谋得秦氏皇族稳固,还用上了施恩态度和口气,也不看看,桑家是否稀罕!
回陛下,太祖曾有训,后宫不能有桑家人,这也是桑家太祖著重要求。前几任君王都恪守此训,总不能到了您这儿
此一时,彼一时嘛,秦家能力稍弱,却子嗣丰盈,桑家能力强,却只剩下几人,此法可以让双方互补,也能全了皇太祖执念,两家一起执,大靖,安矣。
施允无语,桑家为何子嗣凋零,你心里没点数啊,敢不敢在桑家面前再说一次?
陛下要替新帝聘下桑家女,可据我所知,未婚且已知桑家女,应该只剩下一个桑晴晓了,陛下莫不是想选她吧?
若您真这般决定,致勇信侯于何地啊?
施允,大靖已经没有勇信侯了!庶人一个,有什么资格娶桑家女,朕诚心许以新帝皇后之位,那桑晴晓怎会不心动。
啧,越说越自信了,怕不是想死更快些。
母之命,媒妁之言,桑白诀不点头,此事,不了。
明泽不是她嘛
施允再反驳,桑晴晓姓桑,她之名不在明氏族谱上,明家做不了她主!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