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書 Inktalez
一点也不奇怪,钱学森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参与机密军事项目,必定是经过了很严格的「忠诚审查」。
这样的审查从 1944 年就开始了,1946 年、1947 年又进行过几轮,于是在中央情报局(CIA)那里留下了关于他的海量档案资料,可以说在他们面前,钱学森从里到外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一轮又一轮的审查,钱学森都经受住了考验。
但是别忘了,那是从前!
到 1950 年那会儿,世道完完全全地变了:
首先,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在 1949 年 8 月成功爆炸,成为继美国之后全世界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下子就让美国紧张起来了;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1949 年 10 月成立,把美国的盟友蒋介石政府赶到台湾,也让美国坐立不安;
还有,恰好就在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也爆发了。
于是,美国彻底陷入了偏执狂似的「红色恐惧」。
他们开始在国内到处抓共产党或者亲共人士。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过一个。
在这样的氛围下,身为中国人、又接触到高度军事机密的钱学森,理所当然成为焦点。
他必须再度接受严苛的审查,并且是在有罪推定的前提下。
钱学森的档案资料又被拿出来仔细研究。在放大镜的查看下,他们发现,一个共产党小组的组织者威因鲍姆和钱学森关系密切。
这个发现立刻让军方、FBI、CIA、司法部一大票人睁大了眼睛,如获至宝地想——
好你个钱学森,总算暴露了。
在 FBI 找上门半个月前的 1950 年 5 月 18 日,美国陆海空三军人事安全局就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命令加州理工学院辞退钱学森;
第二,要不要把钱学森赶出军方的机密项目。
讨论的结论是:目前掌握的证据还不足以要求钱学森从加州理工学院停职,但是禁止他接触机密项目,那是够用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他成了「司法部所认定的具有颠覆性质的共产主义组织的成员」,和共产党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还对他们持同情态度。
其实从那时候开始,在美国眼里,钱学森就已经是个有罪之人。
半个月后,靴子落地,针对钱学森的迫害开始像一台自动运转的机器那样轰隆隆开动了。
平心而论,钱学森的遭遇,在那个年代并不是特例。如果他忍气吞声,估计再熬四五年,也能熬过麦卡锡主义盛行的这段黑暗日子,下半生依旧留在美国做教授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是,钱学森面对被怀疑的困境,却采取了一个令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应对方式。
这一下,他的境遇和命运被狠狠地扭转了方向。
送走不速之客 FBI 后,钱学森感觉到一丝不妙的苗头。他对朋友说,「怀疑的魔掌」正在伸向他。
但他没想到事情会迅速变得那么坏。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