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之下,谁为生命负责? 2: 第二章
0%
墨書 Inktalez
我转身,对上了一张成熟稳重的面孔。他五十岁左右,穿着白大褂,胸牌上赫然写着"王志平 主任医师"。 0
 
"王主任?我是财经日报的林悦。"我镇定地递上名片,"最近在做医改报道,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0
 
他接过名片,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几秒:"林记者,采访要提前预约。" 0
 
"抱歉打扰了。"我转身要走,他却叫住了我。 0
 
"既然来了,去我办公室聊聊?" 0
 
王志平的办公室整洁得近乎刻板。他给我倒了杯水,开始介绍医院的各项改革措施。我心不在焉地记着笔记,注意力却被他桌上的一份文件吸引了——那是一份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表。 0
 
临走时,我状似无意地问:"听说最近有种新药叫'益安康'?" 0
 
王志平的手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纹丝不动:"没听说过。林记者如果想了解新药,不如关注一下我们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项目..." 0
 
走出医院时,我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三年前的那份病历又浮现在眼前,当时主治医生写的是"心源性休克",可母亲明明是肝病。 0
 
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图片:一份血液检验报告,上面的数据让我倒吸一口冷气。 0
 
"林记者,我是张护士。这是刘婷母亲去世前最后一次的血检报告,我想你会感兴趣。" 0
 
报告显示,死者的肝肾功能指标严重异常,可记录时间却是在注射"益安康"之前。 0
 
 
这意味着,刘婷的母亲在用药前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 0
 
我仔细对照每项指标。肝功能里的转氨酶异常升高,肾功能的肌酐和尿素氮也远超正常值。按照医学常规,这种情况根本不适合进行任何药物试验。更何况,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完全不符合癌症晚期病人的典型表现。除非...他们本来就不是冲着治疗去的。 0
 
但最诡异的是,为什么医生会在这种情况下还给病人注射新药? 0
 
我盯着手机屏幕,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这个案子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0
 
凌晨三点,我盯着电脑屏幕,手边的咖啡早已凉透。张护士发来的血检报告里的数据一直在我脑子里转个不停。 0
 
那些异常的数值提醒我,这事没那么简单。我给刘婷发了条微信:"你妈妈之前的所有用药记录都在吗?" 0
 
几乎是秒回:"在,都在家里。" 0
"我现在过来。" 0
"这么晚?" 0
"等天亮也许就来不及了。" 0
 
作为医疗记者,我见过太多病历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案例。二十分钟后,我站在了一栋老旧居民楼前。刘婷家在六楼,楼梯间的声控灯早就坏了,我掏出手机照明,一步步摸上去。 0
 
门开了条缝,刘婷憔悴的脸在黑暗中显得格外苍白。玄关的灯也没开,她示意我小声点:"邻居都在睡觉。" 0
 
客厅茶几上堆满了药盒和单据。我拿起一张医保报销单,借着手机的光仔细查看。从去年确诊到现在,前后用了十几种药,但都是常规抗癌药物。 0
 
 
"'益安康'的单子呢?" 0
 
刘婷咬着嘴唇:"没有单子,是私下买的。王主任说这是特供药,医保不报销,一针就要三万多。" 0
 
"现金交易?" 0
 
她点点头:"王主任介绍了个医药代表,说只收现金......"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