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云梦(白话版) 27: 第二十六章 刺绣结缘两相惜
0%
墨書 Inktalez
一日,府中来了一位小姑娘,兜售两轴刺绣。春云接过来一看,一幅是“花间孔雀”,一幅是“竹林鹧鸪”,针法之妙,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像是出自神仙之手。春云赞叹不已,留下小姑娘,拿着刺绣去见夫人和小姐,说道:“小姐您经常夸赞我的刺绣好,可与这两幅相比,我的手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样的绣品,如果不是出自仙女之手,那一定是鬼神之作啊!”郑小姐接过刺绣,在母亲面前展开,仔细观赏后,惊讶地说道:“如今世上不可能再有如此巧夺天工的绣品,而且这染线的颜色还很新,显然不是什么古董。真是奇怪啊,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奇才之人呢?”于是让春云询问小姑娘这刺绣的来历。小姑娘回答道:“这是我家小姐亲手所绣。只是如今小姐家中有急事,急需用钱,这才忍痛割爱,想要将这两幅刺绣卖掉。”春云问道:“你家小姐是哪家的千金?为何独自一人寄居在外?”小姑娘答道:“我家小姐是李通判的妹妹。通判大人陪着夫人前往浙东赴任,小姐因为生病,所以暂时留在了京城,寄居在舅父张别驾的家中。近日,因为一些事情,搬到了这条街上胭脂店谢三娘的家中暂住,等待浙东那边派人来接她。”春云听完,将小姑娘的话禀告给了郑小姐。郑小姐听后,心中十分好奇,便让春云拿了许多钗环首饰,加倍的价格买下了这两幅刺绣,然后高高地悬挂在中堂之上,每日都要欣赏一番,赞不绝口。 0
打那以后,小姑娘便经常出入郑府,与府中的婢女们也逐渐熟悉起来。郑小姐对春云说道:“这李家母女的手艺如此出众,想必不是普通人,我想让你派个伶俐的婢女,跟着小姑娘去一趟,看看那位李小姐是何等人物。”于是便派了一个机灵的婢女。 0
李家住处逼仄,本就无内外之分,李小姐听说来的是郑府的婢女,便设酒招待,临行又赠送了礼物。婢女回到郑府,向小姐禀报道:“那位李小姐容貌艳丽,姿态动人,竟与我家小姐不相上下。”春云不太相信,说道:“单凭她那手精妙的绣工来看,便知李小姐绝非寻常之辈,可你说她与我家小姐不相上下,未免言过其实了吧?这世上真有与我家小姐媲美的人物,我可是万万不信的。”婢女答道:“贾孺人若是不信,大可再派其他人去瞧瞧,便知我所言非虚。”春云私下又派了一名婢女前去。这名婢女回来后说道:“真是奇哉怪哉!那位李小姐仿佛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昨日那婢女所言果然不假。贾孺人若还是不信,不如下次亲自去见上一面如何?”春云笑道:“你们前后二人说得都太夸张了,恐怕是在说瞎话。”众人听罢,一起大笑起来。 0
几日后,胭脂店的谢三娘来到郑府拜见夫人,说道:“近日李通判家的千金租赁了小妇人的住所,这位小姐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小妇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人物。久闻小姐芳名,一直想要登门拜访,却又怕唐突了佳人。今日得夫人恩准,特来禀告此事。”夫人听罢,便叫来小姐,将谢三娘的来意告知。小姐答道:“小女子身份特殊,平日里不喜与外人见面。但听说李小姐不仅女红出色,而且才情过人,小女子也希望能一睹芳容。”谢三娘听罢,欢喜地告辞而去。 0
第二日,李小姐先差遣婢女到郑府传话,表明登门拜访之意。傍晚时分,李小姐乘坐一顶青布小轿,带着几个丫鬟来到郑府。郑小姐将李小姐迎入闺房,两人按宾主落座,真如月宫仙子下凡尘,恰似瑶池仙女会织女,满室生辉,彼此都暗暗称奇。  0
郑小姐首先开口道:“前些日子,我听闻姐姐在附近赁屋居住,本想早日登门拜访,却怕礼数不周,怠慢了姐姐,一直未能成行,今日姐姐能屈尊前来,我心中实在感激,却又觉得惶恐,这份谢意,真是难以言表。” 0
李小姐连忙答道:“妹妹我不过是乡野粗陋之人,父亲早亡,自幼受母亲娇宠,不曾读过什么书,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平日里常感叹道:‘男子汉大丈夫,可以走四方,交朋友,互相切磋学问,彼此规劝督促,而我们女子,除了家里的丫鬟仆妇,便再无可以倾心相交之人,想要求教解惑,却不知该向何处寻觅。’每每想到此处,便觉着身为女子,困于闺阁,实在苦闷。后来听说姐姐您,有才女班昭之文采,又有贤妻梁孟光之德行,虽然深居简出,但芳名远播,因此,我便顾不得自己见识浅薄,只想能有机会亲眼目睹姐姐的风采,今日得偿所愿,心中真是欢喜。” 0
郑小姐听罢,笑着说道:“姐姐过奖了,你方才说的这些,也正是我平日里常常挂怀的。我们女子身处闺阁之中,行动不便,不知沧海之水,也不知巫山之云,眼界狭窄,见识短浅。这也不奇怪。就好像那荆山之玉,深埋地下,空自闪耀,又好像那老蚌怀珠,独自美丽,却无人欣赏。我自知才疏学浅,实在当不起姐姐如此夸赞。”说着,便吩咐丫鬟奉上茶点,与李小姐继续攀谈起来。 0
李小姐品了一口茶,问道:“我听说府上还有一位贾孺人,不知今日可否有幸得见?” 0
郑小姐答道:“她也很想见姐姐一面。”于是便吩咐丫鬟去请春云。 0
李小姐见春云到来,连忙起身相迎。春云上下打量了李小姐一番,忍不住赞叹道:“前些日子,我和小姐说起,这世上若真有像姐姐这般才貌双全之人,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想那赵飞燕、杨玉环也不过如此吧!” 0
李小姐也在心中暗自思量:“久闻贾女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人物,也难怪杨尚书会对她宠爱有加,与秦中书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若是让春云见了秦氏,岂不是惺惺相惜吗?这主仆二人,一个美艳动人,一个才华横溢,也难怪杨尚书会如此珍爱了。” 0
李小姐与春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两人之间的情谊之热络,似乎已经不亚于郑小姐与春云。李小姐起身告辞,说道:“时候不早了,今天不能再悠闲地与姐姐畅谈,真是遗憾。我的住处与姐姐家只隔了一条街,一定会找时间再来拜访,向姐姐请教。” 0
郑小姐也起身相送,说道:“今日得姐姐光临,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我本该亲自送姐姐到门口,无奈我身份特殊,不便抛头露面,还望姐姐不要见怪。” 0
两人依依惜别,心中都充满了对彼此的欣赏和留恋。 0
郑小姐回到房中,对春云说道:“宝剑即使被埋没在地下,它的光芒也能射向斗牛星宿之间;老蚌即便潜伏于海底,它的珠光也能化成海市蜃楼般的奇观。李小姐与我们同在一座城中,我们却一直没有听说过,真是奇怪啊!”春云说:“婢子心中有一点疑惑。尚书大人常说,他早先曾与华州秦御史家的女儿见面,又得到她的诗篇,并与她结下秦晋之好,但秦家后来遭逢灾祸,婚约也最终作罢。尚书大人至今还称赞秦小姐的美貌举世无双,每每提起,都忍不住叹息。婢子也曾见过秦小姐的《杨柳词》,的确是一位才女。莫非这位李小姐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接近小姐,是想与尚书大人续上前缘吗?” 郑小姐说:“秦小姐的美貌,我也曾耳闻,似乎与这位李小姐并不相像。况且秦小姐家道中落后,可能入宫做了宫女,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呢?” 郑小姐去见了母亲,对李小姐赞不绝口。夫人说:“我也想亲自见见她。” 几天后,郑夫人派丫鬟去请李小姐,李小姐欣然前往。郑夫人亲自到中堂迎接,李小姐以晚辈之礼拜见。郑夫人十分喜爱,热情款待道:“前几日承蒙小姐前来拜访小女,老身万分感激,只是当时我偶感风寒,未能相迎,至今想来,还深感惭愧。”李小姐连忙回答说:“侄女仰慕姐姐如同天仙一般,只怕被嫌弃呢!承蒙姐姐一见如故,待我如同姐妹,夫人更是慈爱,将我视如子侄,我真是受宠若惊,无以为报。我愿终身侍奉在夫人膝下,如同侍奉亲生母亲一般。” 郑夫人连说不敢当。郑小姐与李小姐陪着夫人说话,一直到中午,郑夫人仍让李小姐回到郑小姐的房间,与春云坐在一起,如同一家姐妹。她们娇声细语,亲密地交谈,彼此之间情投意合,亲密无间。她们品评文章,谈论女德,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