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書 Inktalez
这日,性真抵达洞庭湖,破开波光粼粼的湖面,进入水晶宫中。龙王听闻性真到来,心中大喜,亲自出门迎接,将性真迎入宫中,分宾主落座。性真起身向龙王行礼,转达了师父对龙王的问候和谢意。龙王听后,命人设宴款待性真。只见宴席上摆满了各种奇珍异果和山珍海味,令人垂涎欲滴。龙王亲自为性真斟酒,劝说道:“圣僧远道而来,辛苦了,请满饮此杯!”性真见状,急忙推辞道:“酒是乱性之物,佛门戒律森严,贫僧不敢饮酒。”龙王听后,笑着说道:“佛门五戒中确实有禁酒一项,本王岂会不知?只是本王的酒,与凡间那些烈酒不同,只具有滋补强身之功效,并无醉人之意。圣僧难道不念及本王的一番心意吗?”性真见龙王如此盛情,实在不好推辞,只得连饮三杯。
性真辞了龙王,出了水府,迎着凉风,向莲花峰而来。才到山脚,酒意涌上来,眼前一阵模糊,自言自语道:“师父瞧见我满颊红潮,怕是要责备了。”便在溪边坐下,脱了上衣放在干净的沙地上,掬起溪水洗了把脸。忽觉一阵异香袭来,既不是兰麝的香气,也不像花草的芬芳,只觉精神一振,心中些许抑郁之气也烟消云散,只觉得心胸开阔,飘飘欲仙。于是又自言自语道:“这溪水上游定然有些奇花异草,香气随水飘来,我得去寻它。”便起身整理衣衫,逆着溪流走去。
此时八仙女正在石桥上,恰好遇见了性真。性真放下锡杖,上前行礼道:“几位女菩萨请了,贫僧有礼了。贫僧是莲花道场六观大师的弟子,奉师命下山,现在要回寺里去。这石桥狭窄,几位菩萨在此,男女授受不亲恐有不便。还望几位菩萨暂且移步,让贫僧过去。”八仙女还礼道:“我等是卫夫人娘娘的侍女,奉命前来问候大师,回路小憩于此。我等听说古礼有云:‘行走路上,男子靠左,女子靠右。’这桥本来就窄,我等又先到一步,你若从此桥过去,于礼不合,还是请另寻他路吧。”性真道:“溪水很深,别无他路,叫我从哪里过呢?”仙女们道:“想当年达摩祖师尚且可以踏着芦苇渡海,你既然师从六观大师,想必也身怀绝技,过这小小的溪流,又有何难?为何非要与我等女子争道?”性真笑道:“我看几位仙姑的意思,是想向贫僧索要买路钱了。只是贫僧身无分文,只有这八颗明珠,就送给各位仙姑买路吧。”说罢,手持一枝桃花,向仙女们面前掷去。只见那四对绛红色的花苞,顷刻间化作八颗明珠,祥光满地,瑞彩冲天,宛若自仙蚌腹中孕育而出。八位仙女各拾起一颗,回首对性真嫣然一笑,随即乘风而去,飘飘然飞升上天。性真伫立桥头,仰望天空许久,直至云影消失,香风散尽,这才怅然离去,心中若有所失,满怀惆怅地回到了寺中。六观大师问他为何回来得晚,性真便将龙王挽留之事告知。大师听罢,并未答话,只让他退下休息。
性真回到禅房,天色已经黑了。自从见了那八位仙女,她们娇嫩的语音依然萦绕耳边,艳丽的姿容好像还在眼前晃动,想要忘记却偏偏忘不了,不去想却不由自主地想起来。一时间心神恍惚,飘飘荡荡,如同丢了魂儿一般。他无力地坐在那里,心里默默念叨:“大丈夫生在世上,从小便要学习孔孟的学问,长大后应该辅佐尧舜一样的明君。出仕可以做统帅三军的将领,入朝可以担任治理天下的丞相,身穿锦袍,腰系紫绶,在众人面前接受朝拜,为黎民百姓谋求福祉。眼睛看到的是娇艳的美人,耳朵听到的是美妙的音乐,荣华富贵达到极点,盖世功名流传后世,这才是大丈夫应该追求的事情啊!回过头来看看我所修的佛法,不过是每日一碗饭,一瓶水,外加几卷经文,一串念珠罢了。虽然佛法高深莫测,修行法门玄妙无穷,但未免太过寂寞枯燥,冷清乏味。就算我最终参悟了上乘佛法,继承了祖师的衣钵,能够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可是到头来三魂九魄,还不是要化作青烟消散在天地之间,那时谁还会记得这世上曾经有过一个叫做性真的和尚呢?”他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心里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难以平静,越想越睡不着,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迷迷糊糊刚一合眼,就看见那八位仙女又出现在面前,等他猛然惊醒睁开眼睛,却什么也看不到了。性真心中懊悔不已:“佛家修行,就是要磨炼心志,降服心魔,这才是最重要的修行啊。我出家十年,从来都没有动过半点邪念,今天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样下去,难道不会耽误我以后的修行吗?”想到这里,性真连忙点起檀香,盘腿坐在蒲团之上,强打精神,开始一遍一遍地转动佛珠,念诵佛号。
正当他静心念佛的时候,忽然听到窗外有个小和尚在喊:“师兄睡了吗?师父让你马上去一趟。”性真心中一惊:“这么晚了,师父突然叫我过去,一定有什么事情。”于是赶紧跟着小和尚,急急忙忙来到方丈室。只见六观大师端坐在大殿之上,周围站满了前来听法的弟子,一个个神色肃穆,大殿里灯火通明,更显得庄严肃穆。六观大师面色凝重,厉声喝问道:“性真,你可知罪?”性真听了,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连滚带爬地跑下台阶,跪倒在地说道:“弟子侍奉师父十年,自问从来没有做过丝毫违背师命的事情。弟子愚钝,实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还请师父明示。”六观大师说道:“修行功夫,共有三点:一是口,二是身,三是意。你这次去龙宫赴宴,饮酒至醉。回来的时候路过石桥,遇见几位女子,与她们谈笑风生,眉来眼去,还折下花枝相赠,与她们拉拉扯扯,举止轻浮。回到寺中,你依然对她们念念不忘,显然已经动了凡心。你最初沉迷于美色,接着又贪恋荣华富贵,羡慕世俗的繁华,厌恶佛门的清净,修行三戒,你已经全部犯了。你的罪过如此之大,本寺已经容你不得了。”
性真听了,连忙磕头哭诉道:“师父啊!师父!弟子确实有罪,可是弟子破了酒戒,是因为盛情难却,实在推辞不掉啊!弟子与仙女们说话,只是为了向她们借路,并不是有意要和她们套近乎,这又有什么错呢?弟子虽然回寺之后对她们动了邪念,可是很快便意识到自己错了。弟子拼命克制自己,终于恢复了平静,这就是儒家所说的“迷途知返”啊。如果弟子真的犯了大错,师父可以用戒尺责罚我,这也是对弟子的教诲啊!为什么要直接把弟子赶走,断绝弟子改过自新的机会呢?弟子十二岁就离开了父母,离开了亲人,来到寺中跟随师父修行,从此剃发为僧,一心向佛。师父对我的恩情,如同再生父母,师父与我已然情同父子!莲花道场就是弟子的家,离开了这里,我还能去哪里呢?”
六观大师道:“你是要走,是我让你走的吗?你是要留,谁又能让你走?你说自己还能去哪里,你要去的地方,便是你归宿之处。”说罢,大师提高音量,问道:“黄巾力士何在?”但见一位神将应声从半空落下,俯首听命。大师吩咐道:“你且将这罪人押往酆都,交给阎王爷发落。”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