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敬仰的一位女性,她是第一个敢自称朕的女性,她更是被临朝称制。同时,她也是史上最倒霉的太后。
她在位 16 年里天灾不断、人祸不止,有陨石撞击、群臣争斗、火灾频发。
然而在如此破败的局势下,她力挽狂澜,熄灭祸乱之火,让东汉转危为安。
她就是被称为 “皇后之冠” 的和熹皇后邓绥。
但优秀如她,却又为什么被称为最强白莲花呢?
她是《后汉书》中记载篇幅最长、容貌描写最为美丽的后妃。不仅如此,她还出生在顶级豪门,她的祖父是东汉开国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是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左膀右臂中最得力的。
美丽的外貌、优越的家世还不是她的全部。
据传,邓绥小时候曾做梦,梦见自己伸手摸到了天,浩浩荡荡,有像钟乳一样的东西,她太激动,喘息吞咽。
后来给家人说,家人询问占梦的人这如何解。
占梦的人说上古尧帝也曾梦见过登天,这都是圣王成事之前的征兆,吉祥得难以言说。家里人听了纷纷暗喜,却不敢声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说呢?是因为邓绥小时候就展现出非凡之处。
五岁时,她的祖母给她剪发,不小心伤到了她的前额,她却立刻停下来,没有哭闹。祖母问她为何忍耐不吭声。她说不是不痛,因为祖母喜欢她才给她剪发,若哭闹反而伤了祖母的心。
五岁的孩子情商如此之高,与一般孩子有天壤之别。这在现代社会也是神童了。
现如今我们都说智商高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情商低一定会失败。邓绥不仅情商高,她六岁便能读史书。她的见识非凡,随着父亲邓训,父亲遇到各种事情,无论大小都和邓绥商议。
然而邓训的儿子们见他这样时,邓训却不给他们席位。
邓训的弟弟邓阊问他:“你凭什么不和儿子们说话?难道是老糊涂了吧?”
邓训回答说:“我没有老糊涂,我这女儿虽然年纪小,但是我的儿子中没有能比得过她的,她必定会有益于我家。”
但是她的母亲不太喜欢邓绥,书中经常批评她,让她多学女工。因为在那个年代,女子如果不会女红,很难嫁出去。
邓绥非常乖巧,不仅不反驳母亲,还白天勤奋练习女功,晚上则诵读经典。因此家中的人都称她为 “诸生”。
邓绥想办法让皇帝宣称自己,她跑去跟随班昭学习经书、经济、天文、算术。而这些学习经历也让她成为中国最早的科技大爆炸时代的推动者。
她直接推动和支持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功造出 “蔡侯纸”,这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被广泛运用的书写材料,这要感谢蔡伦的工艺和邓绥的先见之明。
在张衡研究浑天仪的时候,邓绥作为执政的太后,用公车把张衡请入朝,给予张衡充分的欣赏和信任。张衡在这良好的科研环境下发明创制了地动仪,这是世界最早的测量地震的仪器,还有浑天仪等。
邓绥在科技上高瞻远瞩,在文化推动上也能力超强,她开办了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学堂教育。
著名的学前教育、官方教育政策使得世界第一部字典文杰才问世。同时支持蔡伦、张衡等人,在朝为官留下了 “三圣同朝” 的千古佳话。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从这些可以看出邓绥读书多带来的前瞻性。
那么如此优秀的她会被称作最强白莲花呢?这得从她入宫说起。
邓绥 16 岁参加选秀,直接被汉和帝相中,以贵人身份入宫。
史书上是这么描绘她出场的:“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
虽然邓绥的颜值让六宫粉黛无颜色,但是汉和帝已经有了皇后。
皇后是东汉开国皇后阴丽华的曾孙女。
说起这个阴皇后,她跟邓绥有亲戚关系,她母亲是阴丽华的侄女,按辈分皇后应该称邓绥为姨。
邓绥入宫后因为出色,遭到皇后的嫉妒。皇后处理不了问题,因此失宠于汉和帝。皇后虽然家世通天、长得也不错,但是奈何书读得少,头脑过于简单。
她看着邓绥受宠,常常装病,让汉和帝换个地方休息,就是不让汉和帝去邓绥那里。
皇子出生,邓绥不夸还主动向皇后道贺,她在汉和帝面前时时刻刻保持谦卑,只要汉和帝在,她从来都像个仆人,弯着身子站着。
皇后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她不敢穿,可是古往今来,男人从来都是喜欢温柔不强势的。皇后的所作所为反而是在帮助邓绥,让她越来越受皇帝喜爱。
皇后的形象在皇帝脑海里与邓绥形成鲜明反差。
皇后越来越疯狂,又一次汉和帝病重卧床不起,阴皇后不操心皇帝的身体,她认为皇帝要是驾崩,她要大权在握了,在自己宫里说如果一旦得势绝不让邓氏再有什么活路,一定要绝根。
这话被她身边的一位婢女听见,这位婢女偷偷告诉了邓绥。因为自己这个婢女遇到了麻烦邓绥帮忙解决过,所以她非常感谢邓绥。
邓绥听到这句话后痛哭流涕地说:“我一直以来都是心诚侍奉皇后,却没有得到她的庇佑,让她如此憎恨我。如今我只有一死才能保全邓氏宗族。”
说完她要喝药自杀,被宫中众人阻止,并告诉她说皇帝已经痊愈了。
邓绥这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第二天,汉和帝果然好了。
后来沉不住气的阴皇后被妒火烧昏了头,玩出后宫女人的杀手锏。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是所有皇帝的前车之鉴,汉和帝这次真的忍不了,直接废后。
邓绥看到如此情况,毕竟皇后是亲戚,她还是要为皇后求情的,她这一求情更显大度。汉和帝不光要废后,还要立邓绥为后。邓绥一听马上装病,说自己的病十分严重,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可汉和帝之诏不可违,最终她还是当上了皇后。
当上皇后后,她依然保持低调、谦虚,不光在后宫杜绝奢华之风,还坚决推掉给家人的封赏。
她的哥哥邓骘在汉和帝时期也仅仅是个中郎将,大大低于外戚的标准。邓绥走向政治舞台源于汉和帝的早逝。
元兴元年,时年二十七岁的汉和帝驾崩。
出生百日的皇子刘隆继位,邓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拉开了她艰辛而又伟大的执政之路。
在她执政的 16 年里,东汉遭遇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灾、水灾、蝗灾、地震、火灾等年年爆发,还常常一年中几种灾害结伴而来,国家和皇室拿出所有的库存都远远解决不了难民问题。
再加上西域、西羌、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轮番侵扰、武力攻击,东汉帝国难以抵挡,边疆常常告急,严重威胁到东汉的政权。就是在这种绝境下,邓绥一系列政治举措、废寝忘食的工作,使得东汉从危机四伏到转危为安,最终使得天下恢复平静,得到丰收。
在这个过程中,好闺蜜班昭在幕后协助邓太后治理国家。
班昭作为邓太后的得力助手,而邓太后一技出众,天下敬服。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虽然大家都知道她临朝参政,但从无一人指责弹劾闺蜜干政,反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公元 121 年 2 月,邓绥卧病在床,病情逐渐加重,此时的她仍然惦记着她的江山家国。
强撑着病体来到前台接见了大臣,又查看了太子新近修缮后的宫殿。她还登级赏赐众人、大赦天下。
3 个月走完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终年 41 岁,并与她的丈夫汉和帝合葬。
最强白莲花的传说,无非是她执政前后的截然不同,执政前唯唯诺诺,执政后杀伐果断、惊世骇俗,再加上容貌顶级,所以很多人认为她不争就是争,不争都是刻意表演的戏码,温柔大度也是装的。
我想说对也不对,聪明人之所以是聪明人,正是因为明白在什么样的位置做什么样的事情,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都以正确的方式去为人处事。
执政前后的角色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人都会随着身处的位置改变而改变,你暴富后成为大老板,你的为人处事也会发生巨大改变。
不管怎么说,邓绥的事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历代贤明太后的典范,她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后之冠。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