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甲 375: 第375章
0%
墨書 Inktalez
    秘密带领大军完成登岸的吕子随即将登岸的消息传递出去,相信不日便会到达翘首以盼的武安君的手中。此时充分掌握地图的好处得到彻底地彰显,当地人竟然没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最近的风头应该逃不走,现在只能当好这个暂时的将军了。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趁著还没交上手,抓紧时间学习还是必要的。 0
 
    李信偷偷摸摸来到主将的大帐,让值守的军官下去休息。至于担心主将的安全,你完全不用担心的。本将军昔日可是负责王宫安全的侍卫郎,大王的安全都是咱照应著的呢! 0
 
    击此之道,阻陈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此其势...吕子听到帐外传来窃窃私语,放下手中的兵书看向门口。 0
 
    “谁在外面喧哗!?”话音未落,就见李信鬼鬼祟祟地走进来。 0
 
    说实在的,临阵磨枪这事也是被迫的。若不是形势所迫,吕子才不会去看兵书呢。此时见是李信走进来,正好给自己找个不用读书的借口。招手让这位大内侍卫郎进来,示意有事坐下说。 0
 
    听到主将说出的意思,李信顿时把心放下大半。看看被吕子放在桌上的竹简,也是暗暗好笑。此刻若是可以不参加这场战役,你早就寻个借口遁逃了!如何还会坐在这看书!? 0
 
    大帐内并未外人,李信也就不再矜持(古时是指手持仪仗矛,而非现在指的是举止有度的小女子)。大大咧咧地找个地方坐下,顺手摸起壶给自己倒水。 0
 
    说书人喝水,一般都是要准备大讲特讲的。闲得蛋疼的吕子正想听会儿评书转移下思路,于是转身回去坐定静待下文。 0
 
    李信清清嗓子,开始讲述关于武安君的一些传闻。传闻一般都是指街头巷尾不能入正文的话题,有时是禁受不住时间的考验的。 0
 
    吕子接触到的都是具有官方档案性质的资料,其中自然不会有这些所谓的道听途说。此时也是头一次听说,也就表示愿意洗耳恭听。 0
 
    其中的一个传闻,就是武安君在攻克某诸侯国一座城池后的所作所为。破城的白起命令军队进城后鸡犬不留,他手下大将本著上天有好生之德去找大将军说理。 0
 
    你猜白起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他说城中守军若不是因为有老百姓的支持,也就不会坚守如此长的时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也就导致我秦军骁勇之士死伤数千人。此仇若是不报,以后如何还好意思再统御众军作战!? 0
 
    李信说完以后偷著看看吕子的脸色,便闭住嘴不再言语。 0
 
    吕子并未马上接话,李信刚才所说的这个传闻里的两个主人公,他其实都认识。一个是白起,另外一个就是他自己。也就在那天的夜里,他曾亲眼见过以人头论战功的秦卒们把所有的功劳都随著他们的将军一同埋于地下。 0
 
    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这个复杂的命题,恐怕下去几万年都论证不出来吧? 0
 
    吕子其实最不希望在上党见到白起当主帅,他更希望还是王龁为帅。可让他又不得不去接受现实的是,此战非白起不能为之。 0
 
    “李将军!你认为如何评判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0
 
    李信认真琢磨了一会儿,答道:“战争不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其实都是人性的泯灭。我大秦若想恢复昔日周制的天下,唯战争手段不能实现之。也许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让后人幸福的统一战争就是正义的!殷商不仁,便有武王伐纣。天道往复,周而复始。有道利用战争讨伐无道,便是正义之战!” 0
 
    关于殷商是不是果然如历史中记载的那样不仁,此事其实还有待商榷。而据史料记载,商纣王并未如传闻中的那样残暴不仁。至于那个败坏朝纲的妲己,恐怕更多的是后人加进去的吧。 0
 
    吕子此时并不想岔开话题去讨论那些早已迷失在历史长河里的真相,所以并未跟李信提及有关于商纣王其实是位明君的话题。再说,自己当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还没搞明白呢! 0
 
    至于那些未来的历史记录,天知道会如何去记录此时此刻的秦国。统一战争留下的,恐怕更多的是彻骨的仇恨。那些历史记录者会把秦国上上下下都说成是邪恶的,就象当初的商纣王那样被说成是一个暴君暴民的时代吧!而那些曾经为华夏统一之战去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随之都会泯灭于历史之河,也许最终会变成助纣为虐的恶人。 0
 
    <div style="text-aliger;margin-bottom:30px"> 0
 
    <a id="pb_shouye" .akxs6.odules article="" addbookcase.php?bid="745&cid=310814"">《</a id="pb_shouye" .akxs6.odules></div style="text-aliger;margin-bottom:30px">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