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读书特别厉害,在他们初中部,那简直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几乎每次成绩排名都稳在前三。
语数外政史地,就像六匹并驾齐驱的骏马,拉着她在学业的道路上一路飞驰,而且从不偏科。关键是,她还是个美少女,就像一朵盛开在知识花园里娇艳的花朵,赏心悦目。
有一次一起吃饭,我看着她那略显疲惫却又透着机灵劲儿的小脸,夹了块肉给她:“学习这么努力,又辛苦,多吃点,补补身体。”
侄女反倒语气轻松得像一阵微风拂过:“跟班上有些人比,我才不算努力呢,差远了,我只是稍微比他们尽力一点。”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藏着无数小秘密。
“哦?你是怎么尽力的?”我像个好奇的探险家,饶有兴趣地问。
“就是做习题时所有的知识点都搞明白,不放过任何一个盲点疑点。就像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探险,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越有不会的,越不能放着不管,这样每做一张试卷,就像是在清理森林里的杂草一样,减少一些没掌握的知识点,不会的越来越少,自然到期末,我就能考得好了。”
她边说边用筷子比划着,那认真的模样就像在给我讲述一个神秘的宝藏故事。
我不禁称赞,鼓励道:“侄女你真厉害,人小懂的倒不少。”
也许侄女说的是一种学习方法,每次保质保量多学一些,有限的知识点里,没掌握的自然就少一些。
期末考试,面对那些换汤不换药的题目,就像一位熟练的猎手面对熟悉的猎物,自然驾轻就熟,取得高分。
其实,这放在生活里,更是大智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点一滴的积累看起来微不足道,就像一颗颗小小的沙粒,但是放在一个基准之上,就能像无数沙粒汇聚成高塔一样产生质变反应。
侄女那么小,就已经懂得,凡事尽力一点点,结果就会千差万别的道理。而现实里,太多人只会空喊努力感动自己,却不会尽力对得起自己。
这就像一群想要飞翔的鸟儿,只知道在原地扑腾翅膀,大声叫嚷着自己的梦想,却从不真正努力飞向蓝天。
记得考研时,很多人摩拳擦掌,985、211,那都是像远方闪闪发光的灯塔一样的目标。
一开始信心满满,热情满满,精力满满,就像即将踏上伟大征程的勇士。
上半年就开始立flag,那架势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理想学府里的身影,后来感觉时间还多,考试日期也还远着,不着急复习。就像一个长途旅行者,看着遥远的目的地,觉得时间充裕,于是放慢了脚步。
于是暑假回家吹吹空调吃西瓜,那惬意的样子就像一只在夏天懒洋洋晒太阳的猫。
国庆假期看看朋友喝奶茶,沉浸在轻松的氛围里。
困了累了,看个综艺放松下,整个人就像被沙发吸住一样瘫在那里;疲了倦了,刷个微博笑一笑,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仿佛那里面有全世界;烦了燥了,拿起手机吐吐槽,把自己的不满和怨气都宣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别人一天学习十小时,保质保量,就像一个精准的时钟,每分每秒都在有效运转。
回宿舍路上还梳理一遍当日所学,就像一个勤劳的农夫在收工后仔细盘点自己一天的收获。自己一天学八小时,掐头去尾,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就像被削减的蛋糕,看书时还在打哈欠,那昏昏欲睡的样子就像一只无精打采的树懒。
到后来,别人越学越轻松,就像在平坦大道上轻快奔跑的运动员;你越学越痛苦,如同在泥泞沼泽里艰难跋涉的行者。
明明一天可以完成的任务,你拖成两天,就像一个效率低下的工匠,总是拖延工期;明明你基础一般,却洋洋自得,说那都不是事儿,这就像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小蚂蚁,想要搬动大树却不知自己力量微小。
思想上的放松,带来的是行动上的放纵。一开始就告诉自己差不多的人,最后往往差很多。
那些呈指数增长的差距,以至于后来短期时间里你根本力不能及。就像两条原本差距不大的河流,一条不断汇聚支流变得宽阔汹涌,另一条却逐渐干涸萎缩。
有的人一直给自己的能力做增量,就像不断往储蓄罐里存钱的孩子,财富越来越多;而有的人一直在消耗自己的存量,就像一个不断从口袋里掏钱的人,口袋越来越空。一进一退之间,一升一降之时,一松一紧之隔,差别与日俱增。
有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感觉,当你觉得生活很苦逼,自己很挫败,想要放弃的时候,它又会不经意间雨过天晴,让你继续相信。
这看起来似乎是时来运转,其实是你不经意间多做的那一点点带来的转机。
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摸索前行,你多坚持走了一小步,就看到了出口的曙光。
从一开始就得过且过的人,结局毫无悬念,就像没有播种的土地,不可能收获庄稼。而苦苦坚持、尽心尽力的人,也许依然会被生活欺骗,但至少不会输得那么快,就像在暴风雨中努力航行的船只,虽然可能被风浪冲击,但也不会轻易被打翻。
太多事情,我们付出一分,就希望有十分的回报,没有回报,就不再付出。
害怕多一点努力都是浪费,就像一个吝啬的商人,害怕多投入一点成本就会亏本;害怕多做一点就是吃亏,于是,你越做越少,生活对你越来越差,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冷漠,它也对你冰冷。
接下来,你就开始安慰自己顺其自然,知足常乐。
可是,顺其自然应该是竭尽全力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就像一个登山者,应该是努力攀登到自己的极限后,才坦然面对无法登顶的结果,而不是站在山脚下就说顺其自然。
也许你觉得一天学习十个小时就是极限,可是很多人已经天天如此,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骏马,一直在知识的草原上驰骋。
也许你觉得下班回来葛优躺都来不及,可有的人却利用下班后的八小时改变人生,他们就像在夜晚默默发光的萤火虫,用自己的努力照亮前行的路。
优秀的人对自己要求高,于是优秀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一样自然。
人的欲望能被金钱权力膨胀变大,就像气球被不断吹气一样;人的能力也会被懒惰放纵压缩变小,就像海绵被挤压失去水分。
你越退缩,离问题的答案越远,离自己想要的目标也越远,到最后,说一句,顺其自然,总比承认自己懒要好,这就像一个失败者为自己找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天赋、智商的差异,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共性远大于那些不可多得的差异。
有的时候,我们过于放大外界的干扰,而忽视了自己的力量。就像在一场比赛中,过于关注对手的强大,却忘记了自己也有实力。
你不用多拼命,就是拼命也成不了牛顿、爱因斯坦。
但是,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小范围内的高手,就像在一个小小的池塘里,成为最矫健的那条鱼。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