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萱和若曦携手朝著人文学院的方向缓缓前进。校园内的小路上,学生们各自忙碌著,有的谈笑风生,有的专注地低头走著,大家都在慢慢地走向各自的学院,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和机遇。
走在翠绿的树荫下,两人感受著清晨的微风和和煦的阳光。校园里的景色宜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不久,她们来到了人文学院的门口,穿过高耸的拱门,向著“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室前进。
她们沿著宽敞的走廊,来到二楼的201教室。这个教室位于中文系办公室的旁边,是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窗户外是校园的美景。
当静萱和若曦走进教室时,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不少同学,教室里充满了学习的气氛。她们瞥见采映和晓日坐在教室后排,两人正低头滑著手机,看起来似乎在讨论著什么有趣的话题。
静萱和若曦找到了采映和晓日旁边的座位坐下,四人就这样聚集在一起,增添了教室里一份特别的欢乐气氛。若曦好奇地问道:“你们早上去上了什么课啊?”
采映转过头,带著一丝自豪地说:“我去上了多媒体应用的课。”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晓日则撇了撇嘴,做出一副不满的表情:“真的超级无聊,我都快睡著了,完全不想上。”她的声音中带有一丝夸张的不满。
采映听了这话,半开玩笑地回敬道:“那大概是因为你是笨蛋吧。”她的话语中带有一丝玩笑和挑衅。
这番互动让静萱和若曦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她们习惯了采映和晓日之间这种充满活力和幽默感的互动。四人的聊天增添了教室里的欢声笑语,为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程增添了一份轻松和欢乐。
随著老师的进入,教室渐渐安静下来,四人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准备聆听和吸收即将开始的文学概论课程。对于即将接受的知识,她们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准备好在新学期里不断学习和成长。
当林简教授缓缓走进教室,整个空间似乎都跟著安静了下来。他的头发花白,显示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深度,但他那充满活力的眼神和精神面貌,则透露出他对教学的热情和活力。他戴著一副眼镜,脸上总是带著温和的微笑,给人一种亲切而睿智的感觉。
林教授慢慢地走到讲台上,随手拿起麦克风,望著底下的学生,他的目光在教室中巡览一圈,然后开口说道:“好啦!准备上课啦!你们暑假都在干嘛?别跟我说都待在家里。”他的语气中带有一丝玩笑和亲和力。
底下的学生们听到林教授的问话,有的开始回答,谈论著暑假期间的旅行、实习或是特殊的经历。林教授听著学生们的回答,笑咪咪地说:“哈哈哈!好!年轻人就是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别整天窝在家里对不对,浪费青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们都感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静萱、若曦、采映和晓日听著林教授的话,都忍不住微笑。林教授的开场白不仅消除了课堂上的紧张感,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学生的关怀。
教授与学生们的闲聊结束后,并直接切入今天的正式课程内容。他站在讲台上,眼神在学生们之间扫过,然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教室内顿时陷入了一种思考的氛围,学生们各自沉思,试图寻找答案。
接著,林教授从讲桌上拿起了两本书,一本是流行的轻小说,另一本则是一部经典名著。他将这两本书高举起来,面向所有学生,问道:“想想看,这两本书中,哪一本是文学作品?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文学呢?”
随著林简教授提出的问题激发了课堂上的思考浪潮,教室内的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 学生们纷纷展开了文学定义的探讨,各抒己见。
一位坐在前排的学生举手发言,认真地说:“我认为文学应该是表达思想、情感和人类经验的作品,它应该超越时代和文化的界限。”她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赞同 。
另一位同学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我觉得,文学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它不一定非要高深莫测。像这些流行的轻小说,它们透过轻松的方式向我们展示 了不同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林简教授听著学生们的讨论,微笑著点头。 他再次举起手中的两本书,说:“看来我们对文学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期待。但这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它既包容又多元。无论是经典名著还是流行小说,它们都 以不同的方式触及我们的心灵。”
他的话引发了更多学生的思考。 教室里的讨论变得更加热烈,学生们互相交流各自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有的学生谈论著自己喜爱的经典文学作品,有的则分享著流行小说带给他们的乐趣和启发。
林简教授慢慢地走动在教室里,仔细聆听每位学生的发言。 他不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拓展他们的视野。
这样的互动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深度。 林简教授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透过这种启发性的对话,学生开始重新审视和理解文学的本质,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深远意义。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