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律师解释道:
“这段视频证明了原告在精神病院遭受的虐待,而被告就在一旁。”
被告律师试图反驳:
“法官大人,这视频不能证明什么,原告的情绪波动大,她的丈夫来看望关心她,实属正常!”
但面对这样的证据,他的辩词显得无力。
法官敲响了法槌,宣布:
“鉴于原告方提供的证据具有极高的可信度,本庭将对被告进行进一步的审查。”
法庭的大门一推开,记者们就像闻到花香的蜜蜂一样涌了上来,一个个问题跟子弹似的射向我。
我没有心思回答他们,只能摇摇头,示意自己不想说话。
律师挡在我前面,护着我快步走向了汽车。
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外面的世界好像一下子跟我没关系了。
法院里的紧张气氛和记者们的连珠炮问题,让我感觉像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突然间,我的抑郁症就像一只潜伏已久的野兽,猛地扑了出来。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转,我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要把那些混乱的念头赶出脑海。
但是,它们就像是不请自来的客人。
一波接一波地涌上来。我脑海里全是丈夫那副丑陋的嘴脸,还有那个女人的嘲笑声。
我感觉我快要被这些黑暗的念头淹没了,我拼命告诉自己,这些念头只是暂时的,它们不能定义我,不能打败我。
我想起了家人,想起了朋友,想起了那些在我跌倒时伸出手的人。
我手忙脚乱地从包里掏出药瓶,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把药片倒进嘴里。
我知道,这些药只能暂时帮我缓解,真正要走出这片阴影,我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内心的强大。
药效逐渐起作用,我躺在沙发上环顾四周,每一面墙,每一件家具,都承载着我们的回忆。
我紧紧盯着墙上挂着的结婚照,幸福的两人相拥在一起,刺痛着我的心,思绪飘回到了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个下午。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我在大学对面的小咖啡厅里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那天的咖啡厅里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享受着悠闲的午后时光。
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的桌前,是他,那个后来成为我丈夫的人。
“你好,今天这儿好热闹,没位置了。我能有幸跟你拼个桌吗?”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眼神中闪烁着些许紧张。
我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默默地起身,把位置让给了他。
我还记得他那时看我的眼神,里面带着一点诧异,更多的是惊艳。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却又感觉那么遥远。
我们的相遇,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谁又能想到,结局会是这样呢?
第二次见面,是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
期末总是让人焦头烂额,图书馆里挤满了埋头苦读的学生。我像只无头苍蝇一样,在书架间徘徊,寻找一个能安安静静复习的角落。
终于,我看到他身边的空位,心里一喜。
我走过去,看到他的书包随意地搭在椅子上,我鼓起勇气,轻声问:
“你好,这里有人吗?”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