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林宁过了山海关,来到了宁远城外。宁远城的城门紧闭,估计是因为近期同后金的战事紧张,所以城门到了晚上便会关闭。宁远城的城外有一片杨树林,林宁决定在树林中过夜,第二天天亮再进城。时值初冬季节,北方夜晚室外的天气非常寒冷。树林中的杨树叶基本已经掉落干净,只剩下少许枯叶稀疏地挂在枝头,摇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清冷的月光透过疏叶斜枝照到了铺满残枝败叶的地面上。更显现出北方初冬萧索悲凉的景色。林宁裹紧了身上的衣衫,席地而卧躺在了一棵杨树下。一只孤雁发出阵阵哀鸣声,它扑愣愣地穿过树林,向远方飞去。林宁睁开昏昏欲睡的双眼,望向孤雁远去的方向,随着他慢慢地闭上双目,一行泪水顺着他的眼角滑落到了地面的枯叶上!
《天净沙》
冬雁哀鸣阵阵,风起叶落潇潇,离愁别绪又现。日落宵深,孤吟独伴冷月!
林宁睡到半夜时分,突然听见树林深处传来了"沙沙"的脚步声。此人的脚步声极轻,林宁判断这是一个轻功极高的人。他顿时睡意全无,纵身跃到了身边的杨树上,转瞬间一名男子走过了林宁藏身的杨树。月光中,男子的背影高大魁梧,脚步稳健。林宁看到了这个熟悉的背影大喜过望,他大声喊道:"熊伯伯,熊伯伯,我是宁儿呀!"林宁从杨树上跳了下来。那名男子快速转身,只见他面容刚毅,双目如夜空般沉稳深邃,正是熊延弼。林宁扑到熊延弼身上,抱着他失声痛哭起来。熊延弼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林宁,也是惊喜万分。原来自从广宁、义州失守后,朝廷立即将王化贞抓拿进了监狱,暂时并未对熊延弼做出任何的处罚决定。但是随着东林党和阉党斗争的白热化,互相倾轧,势同水火。在熊廷弼的问题上,东林党采取了极端手段,通过颠倒黑白、匪夷所思的构陷之语,欲将熊廷弼和王化贞一同论死下狱定案。而阉党却将熊延弼视为是东林党的人。阉党通过与东林党的残酷斗争,试图通过诬陷熊廷弼挪用辽东军饷向杨涟行贿等手段,将熊廷弼置于死地。阉党利用熊廷弼的案件,试图置东林党人于死地。其实熊延弼不属于任何一个派别,他只是一名有能力的爱国将领。
首先,广宁之败直接的原因是王化贞过于自负,轻信蒙古人与投降努尔哈赤的降将李永芳,就连他的爱将孙得功也被策反了,打乱了明军的部署,王化贞才是那位要负首要责任的人。其次,王化贞主张进攻,过于轻敌,不知努尔哈赤的深浅,屡屡受挫也不吸取教训,这也是很大的问题;他主张的战略部署过于分散,非常容易被后金的骑兵奇袭而逐一击破;过于信任辽人,不设防,也经常吃亏,种种迹象表明王化贞军事能力太差,对前线防御危害很大。反观熊廷弼,认识到后金的强大,主张防守的同时,积极利用明军、辽人、高丽人三方面牵制后金;但同时谨慎对待辽人,注意奸细问题;准确预判了蒙古盟友不可靠,眼光独到;主张将兵力集中于堡垒中的策略,被后来的孙承宗、袁崇焕提出的关锦防线所借鉴,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而事实上熊廷弼也极少犯错,在广宁之战失利之后,意识到蒙古确实不可靠,辽西之地将来会受到后金、蒙古两面夹击,而且后金的进攻策略一直都是打胜仗之后即掠夺人口迁徙到后方,所以此时熊廷弼将百姓护送到后方是很明智的选择,避免这些人口充实后金。在封建时代攻城掠地不仅仅只是夺下土地,掌控这片土地的人口一样重要。熊廷弼将人口迁走,后金得到的是无人区,实际收益很小。后金要么派重兵驻守,要么从后方迁徙百姓充实这里。很显然后者很不划算,万一被明军重新夺回来,后金反而损失了自己的本来的人口。而且熊廷弼走之前烧了很多东西,后金重建需要耗费很大财力,他们不一定肯出手。 如此一来,辽西之地成为一个缓冲带,对大明的防守是很有利的。将来大明重新夺回辽西之地,或者进一步反攻,阻力也小很多。所以说熊廷弼在广宁之战之中的一系列行为都很冷静睿智,处理得当,不应该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他,绝大部分责任应该是王化贞的。可惜的是,明熹宗朱由校昏淫无道,听信馋言,欲将熊延弼和王化贞同样论罪。熊延弼听到风声,急忙逃出辽东。
林宁听完熊延弼讲述了自己这几年的遭遇,心痛到落泪。他忍不住骂道:"没想到天启皇帝糊涂昏庸到这种地步,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竟然迫害有功之臣。熊伯伯,宁儿真替您感到不值。"熊延弼叹道:"这就是我的命呀,我熊延弼一生光明磊落,刚正廉洁,誓死保卫大明国土完整。至于是非功过,便留给后人评说吧!"林宁愤愤不平地说道:"可是您这样一位有功之臣反而被诬陷,命运对您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熊延弼笑道:"欲成大事者,必经历无数风雨之路。健全的人格,都是亦正亦邪,丰满的人生,基本上都是毁誉参半。宁儿,不信你看那些名贯古今的大人物,哪个不是菩萨心肠、雷霆手段,他们既有佛的慈悲,又有魔的执着,既要有嗜血的狼性,又要有高尚的神性。面对苍生时他心怀悲悯,面对危险的时候,他要杀伐果断。面对亲人朋友的时候大善大爱,面对敌人的时候不择手段。所以但凡任何一个厉害的人,他们的功过是非,我们都很难评说,或许只有交给后人去评判。" 熊延弼的睿智让林宁心生敬佩。自从胡雪吟远走东瀛后,他的人生进入了最低谷,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先后遇到了三位治愈他伤痛和启迪他人生的人物。一位是用竹筏渡他过河的世外高人老翁,一位是少林寺的禅智方丈,另一位便是能文能武的熊延弼。这几位前辈高人的大智慧让他如饮甘泉,清凉舒适。他感激地望着熊延弼说道:"熊伯伯,您的话让宁儿犹如醍醐灌顶,受益终生。伯伯,听我爹说您和我的亲生父亲喻建功是结义兄弟对吗?"熊延弼惊讶地说道:"宁儿,林帮主把你的身世都告诉你了?"林宁点了点头,然后将他这几年的经历都告诉了熊延弼。熊延弼在金陵恩泽帮曾经见过胡雪吟,他对这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印象极好,听闻胡雪吟去了东瀛的经过,熊延弼也为她和林宁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而感到唏嘘不已。熊延弼问道:"孩子,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林宁说道:"熊伯伯,我这次到关外来就是想为我父母报仇,您能告诉我父母遇难的经过吗?"见林宁提及此事,十八年前在广宁闾山脚下发生的事情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在熊延弼的脑海中历历在目。他对林宁详细地讲述了那晚惊心动魄的战斗经过。林宁听闻父母遇害的整个过程,忍不住又落下了眼泪,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出生一天便成为了孤儿。这样悲情的身世更让他发誓一定要将出卖父母的陈涛碎尸万段。林宁沉默了片刻说道:"如今后金已经占领了广宁,我父母的坟墓还在广宁,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将父母的坟墓迁回金陵。"熊延弼说道:"宁儿此言极是,昨天我得到了一个消息,听说努力哈赤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我判断后金极有可能在这个冬天攻打宁远城,朝廷现在正在通缉我,白天我进不去宁远城,所以我想趁天黑去一趟宁远城将这一消息通知袁崇焕,让他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林宁说道:"熊伯伯,我同您一起去宁远城,顺便我也想结识一下袁将军。"熊延弼说道:"如此甚好,现在宁远城中的守军只有两万多人,正是用人之际,你足智多谋,可以助袁崇焕一臂之力。"
林宁将汗血马留在了树林中,他和熊延弼走出树林,两人将身体隐藏在宁远城外东边的一个小土包前,向城墙方向观察了一会情况,一队巡逻的队伍从城墙角下走过后,两人各自展开轻功跃上了五、六丈高的城墙。二更时分,城墙上的大部分守兵困倦交加,有的已经打起了瞌睡,两人均是轻功了得,动作极轻极快,就连个别清醒的守兵也没看清城墙上掠过的人影,进入城中后,熊延弼带着林宁悄无声无息地来到了袁崇焕的指挥部。袁崇焕见到熊延弼,心中大喜。林宁见袁崇焕黑瘦矮小,貌不惊人。但是目光却坚毅有神,显示出他的精明睿智。熊延弼向袁崇焕介绍了林宁。听闻林宁是原锦州守备喻建功的儿子,袁崇焕激动地说道:"早听说喻将军的英雄事迹,只可惜无缘相见,今日得以见到将军的后人,真是幸会幸会呀!"林宁抱拳说道:"每一位誓死保卫家园的人都是令人敬佩的,在下今日能见到袁将军,也是三生有幸。"熊延弼将打探到的后金将要攻打宁远城的消息告诉了袁崇焕。袁崇焕说道:"属下已于日前从西方购进了十二辆红夷大炮,如果后金胆敢来犯,我等众将士必会死守城池。"熊延弼说道:"如此甚好,老夫已将消息传达给将军,完成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宁儿,你留下来辅佐袁将军,助他一臂之力,老夫返便告辞了!"林宁急忙问道:"熊伯伯你要去哪里?"熊延弼叹道:"如今朝延通缉我,我能去哪里?只能是四海为家了!"林宁说道:"熊伯伯您哪里都不要去,也留在宁远城中吧!宁儿马上给你易容,保证您易容后谁都认不出您的模样!"熊延弼大喜说道:"对呀,老夫怎么把你会易容术这件事情给忘记了!"随即林宁从怀中掏出了胶木树的胶脂等工具,将熊延弼易容成了一名普通士兵的模样。
第二天,宁远城门一开,林宁出城将树林中的汗血马带进了城中。袁崇焕带着熊延弼和林宁参观了十二辆红夷大炮和城内的防御工事。熊延弼和林宁见袁崇焕率领军民修缮城池,坚壁清野,清查内奸,部署红夷大炮。明军军精神抖擞,士气高涨,两人心中备感宽慰。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发动六万大军,再次入侵辽东。大军西渡辽河,二十三日,后金军抵达宁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拥重兵于山海关,不去救援宁远。 袁崇焕得知后,随即写下血书,与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等将士盟誓,以死守城。袁崇焕一面坚壁清野,一面让同知程维楧盘查奸细,通判金启倧守护粮草,并传檄给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守将杨麒,如果有将士逃到这里,可将其全部斩杀。
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从未有过败绩,而且每一战都是以少胜多。这次,他手握六万精锐,以为拔下宁远城,易如反掌。孰不料,遭到了袁崇焕等人的殊死抵抗。当时在孙承宗和袁崇焕的训练下,在山海关一带的士兵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工事也得到了修复和增加,袁崇焕将十二门“红夷大炮”摆在城墙上,利用红夷大炮朝后金骑兵猛轰,后金攻城四天却依然被明军阻挡在城外。努尔哈赤亲自上阵指挥,带领代善、阿敏、蒙古尔泰、皇太极。以及孙辈硕托、杜度、豪格、月明郡主等人前来助阵。后金官兵用楯车推着兵士,靠近城墙挖城打洞。袁崇焕亲自带勇士从城上用铁丝吊火球顺下烧后金挖城士兵。后金穴洞攻城,又遭失败。城上施放红夷大炮,炮打之处,一片火海,八旗官兵,死伤遍野。兵士抢运尸体,到远处砖窑焚化。天晚,后金军撤回大营。
第五天,后金一众小将硕托、杜度、豪格等人骑着马在宁远城的南城门前挑信叫阵,林宁请求袁崇焕准许自己出城应战。袁崇焕犹豫片刻同意了林宁了的请求。林宁手握日明刀、骑着汗血马出了城门。豪格等七、八名努尔哈赤的孙辈将林宁团团围在中间。这些年轻的小将有许多人从小便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北方游牧民族对马上的战术极为精通。这些人除了豪格对林宁怀有惧意外,其他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萨哈廉和满达海、硕托、岳托、杜度等人同时举刀向林宁砍来。林宁的日明刀横扫过去,众小将只觉寒光一闪,几人的钢刀同时断裂落地。接着林宁左手按在汗血马的马背上,他以左手为支撑点身体转动三百六十度横扫一周,众小将纷纷落下马去。林宁随即收身稳稳地坐在了汗血马的马背上。众小将狼狈地退回到队伍中。林宁一招横扫众小将,看得后金众官兵目瞪口呆。努尔哈赤见状在月明郡主耳边低语了几句。月明郡主点了点头策马来到林宁面前说道:"林公子多日不见,你的武功好像又长进了不少啊!"林宁说道:"托郡主的福,我有幸又得到了几位前辈高人的指点,所以武功照比从前略有长进。"月明郡主"哦"了一声,突然面色一沉挥剑砍向林宁,林宁低头让过,月明郡主的身体靠近了林宁,她小声在林宁的耳边说道:"把本郡主抓到宁远城中去,我告诉你宝藏的秘密。"林宁吃了一惊,他无法判断月明郡主说这句话的目的。他知道老谋深算的努尔哈赤绝不会告诉他藏宝的地点。努尔哈赤是想以宝藏做为诱饵,诱惑他上钩。既然如此,自己不防将计就计,看看对方到底想要干什么?想到这里,林宁手中的日明刀架在了月明郡主的脖子上。后金众官兵见郡主被擒,将林宁团团围在中间,却不敢轻举妄动。努尔哈赤命令后金官兵向后退去,不要误伤了郡主。林宁将月明郡主掳入城中,袁崇焕见林宁的武功出神入化,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心中大喜。
努尔哈赤下令攻城。袁崇焕下令对城外后金兵开炮。努尔哈赤没有后退,在阵地上继续指挥战斗。不料自己也被袁崇焕的红夷大炮击伤。后金军队拼命将努尔哈赤救回,伤重的努尔哈赤见宁远城久攻不下,而自己的士兵又伤亡惨重,只有下令撤军。宁远之战最终以明军获得胜利而告终。而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明军炮火击中,导致重伤不治身亡。
一剪梅
锣鼓喧天旌旗飘,刀枪如林,盔甲似海!连营阵外号角鸣。踔厉奋发 ,斗志昂扬!
男儿本色保家国,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宁远大捷振军威,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第十五章完)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