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怎么添?听到父皇是派宇文颖去传唤杨文干,李元吉立即有了主意。
李元吉一路小跑到宫门口,远远就看见宇文颖骑着马,带着几个随从正要出发。李元吉赶紧加快脚步,大声喊道:“宇文大人,等一等,本王有话要跟你说。”
宇文颖听到喊声,连忙勒住马头,跳下马恭敬地行礼:“齐王殿下,有何吩咐?”
李元吉左右看了看,见周围没什么人,便拉着宇文颖走到一旁,压低声音说:“宇文大人,你这急匆匆出宫,是要去庆州传唤杨文干吧?”
宇文颖点点头,说道:“回齐王殿下,卑职奉皇上诏令,正准备去庆州,让杨文干来这里跟太子对质。”
李元吉微微皱眉,装出一副担忧的样子:“宇文大人,你可知道,这次任务可不简单啊。你想想,皇上现在对太子谋反的事可是气得不轻,差点就把太子给杀了。虽然现在只是把太子囚禁起来,但这也是德妃娘娘和封大人拼命劝阻的结果。”
宇文颖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脸上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齐王殿下,您的意思是?”
李元吉拍了拍宇文颖的肩膀,语气加重了几分:“我父皇对太子都能下得去手,要是杨文干来了,承认跟太子勾结,那他肯定是死路一条。而且,到时候也不会有人替他求情。你去传召他,他要是来了,不就等于送死吗?”
宇文颖心里一慌,忙问道:“齐王殿下,那卑职该怎么办?难道卑职违抗皇命,不去传唤杨文干了?”
李元吉嘿嘿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宇文大人当然要去传唤杨文干,但来不来就是杨文干的事情了。”
“此话怎讲?”
“你就别让杨文干来。你去告诉杨文干,就说皇上认定他和太子勾结谋反,来仁智宫就是死路一条。让他打着为太子伸冤的旗号,起兵造反!”
宇文颖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齐王殿下,这……这可是谋反的大罪啊!”
李元吉冷笑一声:“怕什么?杨文干要是真反了,父皇肯定会认为太子和他是一伙的,这样太子的谋反罪名就坐实了。至于你,杨文干肯定会把你扣下,但他成不了什么气候,很快就会被朝廷大军平定。到时候,你不仅不会有事,本王还会在父皇面前替你美言,少不了你的好处!”
宇文颖心中十分纠结,一边是违抗皇命、煽动造反的大罪,一边是齐王的威逼利诱。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咬咬牙,拱手说道:“齐王殿下,此事风险极大,但既然殿下如此安排,卑职愿意听从殿下吩咐。只是还望殿下日后能信守承诺,保卑职平安。”
李元吉拍着胸脯保证:“宇文大人放心,只要你按本王说的做,本王肯定不会亏待你!事成之后,荣华富贵少不了你的。”
宇文颖无奈地点点头,重新上马,带着随从朝着庆州方向而去。李元吉望着宇文颖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李建成被废黜太子之位了。这样一来,自己的对手就只剩下李世民一人了。他自言自语道:“李建成,这次看你还怎么翻身!”
李元吉安排好这一切后,便慢悠悠地回宫。一路上,他还在想着怎么在父皇面前表现,既能让父皇觉得自己关心大哥,又能趁机给李建成抹黑。此时他心中又有了主意。
在仁智宫的临时牢房里,李建成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心里却一刻也没放松。他躺在简陋的草铺上,望着牢房的天花板,思绪万千。
李建成也分析了杨文干事件的诡异之处,感觉这极有可能是李世民给自己设的局。尔朱焕和桥公山这两人告发自己的主子,未必是因为担心害怕的缘故,而是被李世民收买的结果。
如果李渊没有看出这是李世民设的局,那么李渊即使不杀自己,也会废黜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样的话,自己想当皇帝,就非常困难了!
但愿李渊冷静过后,能够看出是李世民在设局吧!这样李渊就不会对李建成做任何处罚了。
即使这样,李世民这次陷害自己不成,肯定还会有下次。
想明了这一点,李建成认为,光保命是不够的,还得早点当上皇帝才好。否则,始终会有命悬一线的感觉。
但夺取皇位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来自现代的李建成,也知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历史上李世民,是在后年,也就是武德九年,通过玄武门政变迅速地取得了皇位。
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李建成不仅没能当上皇帝,还早早地身死。因为在玄武门政变中,他被杀了。
穿越过来的李建成,自然要改变历史轨迹,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
离悲剧的发生还有两年时间,李建成坐在临时牢房中,思索着玄武门政变这件事。是避免这件事发生,还是反转玄武门政变的结果?
最终李建成决定,选择反转玄武门政变的结果!
因为这是当上皇帝的最快途径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避免玄武门政变一事的发生,李建成不知道如何除掉李世民和李元吉,也不知道如何逼李渊提前退位。
但如果让玄武门政变一事正常发生,历史上的李世民已经做出了榜样,杀死对手,然后武力逼李渊退位。
穿越过来的李建成,要做的无非是反转玄武门政变的结果,将胜利者从李世民变成自己。
既然这样,接下来两年,李建成表面上不能做出太大的改变,要大抵保证这两年的事情按照历史的轨迹进行。只等两年后玄武门政变时,一举反转结果,当上皇帝。
就在李建成思考着如何与李世民斗争时,齐王李元吉继续他的行动。
此时,他来到了李渊的御书房。
“父皇,儿臣昨天想了一晚上,觉得大哥不可能做出谋反的事情来!”李元吉进来对李渊说道。
“元吉,你真的这么想吗?”李渊听了四儿子的话,感到欣慰。太穆皇后窦氏为他生了四个儿子。分别为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李玄霸早夭,所以李渊嫡子只剩下三个。李渊当然希望自己的三个嫡子能够和睦相处,共同辅佐他创造大唐盛世。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