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这些流民营中百姓的笑容,云易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这次前来主要是为了让医馆能继续有足够的牛奶仙药。
因此,无论身体何处不适,请随时前往医馆治疗,无需担忧病情的公开与羞耻。
身体健康是参与劳作的前提条件。
记住,修建水利设施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自己,而是为未来后代创造更美好的活环境。
历史上会铭记你们今天做出的贡献。
好好的干,将来也许能在族谱上单列一页呢。
云易的话语中既有几分激励成分,也有几分真诚。
无论是流民还是赵家庄的村民,听到后都异常振奋。
这可是一次留名千古的机会!而且能享有家族历史单独记述的荣耀,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时代,也没有多少人可以承担得起。
更不要说在家族宗族观念盛的东汉末年了。
简单地安抚几后,他终于劝回了围在四周的村民和流民。
之后,云易带领著高姓的人从村民们让出的小路走向一个小屋内。
屋内摆放著两口大缸,里面盛著奶白色的牛奶,但是奶量已近枯竭。
赵礼正襟危坐,在为前来治疗的每个人诊脉检查。
每诊治一人后,便由他背后的助手给患者递上牛奶。
当云易进门时,赵礼略感惊讶,连忙起身礼: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云易挥了挥手,回答说:没关系,您继续诊脉就了。
接著补充说,我听说这里牛奶的存货不多了,所以来再为你们添置一些牛奶。
赵礼闻言立刻表现出感激之情:代所有患者感谢大人。
云易摆了摆手表示无需客气,他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百姓都是上天的孩子,既然被尊称为神仙,我就应该履相应的职责。
因此,他认为自己并不是在施恩赐予,而是在尽全力救助子民。
言毕,大家眼中的云易形象更添几分高大,仿佛身后也有光芒照耀著一般。
环视了一周屋内的环境后,他提出:这两个缸是不是太小了?装不了多少牛奶啊。
这种缸在赵家庄属于相对较大的规格,一个可装载两百升的水,但是两缸的总容量还不及一个现代标准的牛奶桶。
赵安显得有些无奈:神仙大人,这已经是咱们庄子里最大的陶缸了。
当然,我们还有较小的缸,需要全都搬到这儿来吗?
云易则认为没有必要:不必如此折腾了,这些缸合起来也装不下多少牛奶。
还是交给我吧。
众人带著不解的目光望向云易,似乎都在想:神仙大人要亲自动手了吗?
只见云易露出轻浅的微笑,显然心中早已有解决方案谁说过储存牛奶必须要使用容器呢?直接在地上挖个坑或是建造一个蓄水池不也能解决问题?
说罢,他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了一把铁铲,对著屋子的地面上迅速刨土挖掘。
随著铁铲快速的挥动,很快将屋子中心的地表整出来。
接著,他开始铺设花岗岩方块,特别注重 部分的设计。
不久,他构建了一个长宽各三米、深达一米的大坑。
此坑占据了小屋内大部分的空间。
而且,由于云易采用的花岗岩方块彼此间的贴合几乎无缝隙,确保了这个构造的完美密封性。
即使将牛奶倒在这个坑里,也不会渗透出。
云易打造的储奶坑不仅密封性极佳,容积也很可观。
这个大坑长达三米、宽三米、深一米,总𪣻有九立方米的容积。
理论上最大能存储九千升牛奶。
若要进一步扩大容量,
可以通过加深来实现。
然而,云易并未选择这样做。
首先是因为太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万一不小心摔倒进,岂不成了溺死在牛奶中的悲剧?其次,人们需要亲自打捞牛奶,
挖得太深会让这项作变得极为不便。
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的高家人和难民们都纷纷探头观看。
当他们看到这一幕时,无一例外都猛地吸了一口气,一时间惊讶得不知所措。
此时,云易让赵安牵来了那头他改造后的牛。
赵族长,你们这边的牛真不一样啊。
高好奇地端详著这头外表与其他黄牛相似但显得有些方正
的牛,
尤其是那方方正正的头部和身体,看起来既奇特又带有几分呆萌感。
这不是我们这里的本地品种,而是神仙大人运用法力改造而成的牛。
赵安挥挥手解释,并且告诫大家不要小瞧这只与众不的牛:它们非常特别。
高顺等人与难民们也都带著浓厚的兴趣询问:究竟特别在哪里?
赵安挺起胸膛,脸上带著明显的骄傲:
普通牛需要饲喂草料,干活时也常常会偷懒。
而且它们排泄的牛粪气味异常难闻。
不过
赵安停顿了一下,
周围的听众们用目光催促著他,期望能听到更多的信息。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