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疯了一样往医院跑。
目睹全过程的大胖爸爸给我还原了事实:我儿子出校门不远就被三个社会上的半大小子盯上,这几个人是有备而来,每人手里拎着一根橡胶棒,没头没脑地朝着我儿子就打。
我儿子奋力还击。
可那三个小子年纪比我儿子大,身体也比他强壮,我儿子被他们按在身下,一个人压在他身上,另两个没头没脑地朝他踢打,看到我儿子满脸是血,他报了警并把我儿子送到了医院。
儿子头上緾着繃带,对我说:“爸,我没事!”
好吧,咱就接着来吧!
小胖的爸爸录了像:我儿子被人追打,被人打倒在地,满脸是血……他身上的校服让他得到了普遍同情和支持,我儿子的事件上了热搜,顺带着把这个城市的相关部门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管有些人愿不愿意看到,自媒体平台上各种吓死人的标题满天飞:
比如:“成龙学校学生被不明身份的人员殴打,生命垂危!”“江城,谁来保护未成年的安全?”“邯郸孩子遇害事件,是否会在江城重演?”
叔叔们很快将那三个社会青年缉拿归案,但给出的最初结论却是互殴,理由是我儿子还手了,还把其中一个人的耳朵咬下半拉。
我不和他争辩,直接把这个消息发在了网络上。
网友质疑:“互殴”的初始原因是什么?难道人家学生站在那里不动才算正确吗?正当防卫的定义是什么?
不少媒体、自媒体跑到医院采访,作为儿子的监护人,我向他们出示了儿子被霸凌的相关证据,身上触目惊心的累累伤痕、医院的检查报告……
虽然伤者没有生命危险,但泼天的流量还在。
有流量就会有人挖,很快,有人发出了照片,我儿子被打期间,一辆轿车从旁边经过,前挡风位置被特意放大:那里放着成龙学校的出入证,开车的人面目可辨:学校副校长贾怀仁,视频中,贾校长还停车看了被打现场!
别说见义勇为,甚至看到自己的学生挨打视若无睹,这是多么冷血的校领导!
新一轮舆论风暴把成龙学校、批教育主管部门推上了风口浪尖。
相关部门到医院“慰问”了,教育局来的竟然是上次打发我的副局长,他先是在病房里对媒体、自媒体发表了一大通发言:我们很重视、我们会认真调查、我们会严肃处理……
有人问:“听说成龙学校一直都有霸凌事件,咱们一直没有接到过相关反映吗?”
贾局长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从来没有……”
我适时补刀:“领导,您忘了,我反映过,当时就是您接待的我。”
贾局长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各色记者又把我围上。
6
警情通报称:本次打人事件三名嫌疑人已全部抓捕,案情进一步调查当中!没有提及“互殴”。
有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个小子被咬掉了半只耳朵,是在医院被抓回来的!三个人承认:受人指使……
有风就有浪。
当一件事被公众高度关注,每个细节都会被呈现在放大镜下。无数网友开始@相关部门:受谁指使?为什么不能说明白呢?
无数网友开始在社交平台上脑补:有预谋、团伙、执械……是不是涉黑?校长见死不救,相关部门欲盖弥彰!这背后有着什么玄机?
如我所料,“四大名捕”浮出水面,这四个人以一条“软中”的价格找了三个“社青”报复我儿子!
学校里很多被他们霸凌过的孩子家长全都落井下石了,各种举报材料纷纷在网上出现,有的还是实名。
四大名捕的爹妈都被“人肉”了。
气氛到了这儿,没有人出来走两步是不行了。
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下来了,公布了专门的举报邮箱和电话,“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反映情况,网上反映容易以讹传讹,误导公众。”
他们先找到我,我提交了报案回执、提交了教育部门受理信访回执,以及对方律师和我沟通的录音。
你找死,我为什么就不能埋?
我还把我儿子的遭遇特别是后来让我和媳妇汗湿衣背的日记发了出去!
因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就像网友(阿泽GAVIN)评价邯郸被打死孩子那样:
为什么他们杀了我还有改正的机会,而我没有错,却要惨痛地长眠于此?
看见了吗,就算我打死你,我也不会死。
所以,全社会最关心的,是这三个未成年小恶魔会怎么判,法律怎么判,会产生怎么样的社会影响?
关注这件事的不仅是普通民众,好些个小恶魔也在默默关注着,此次判决判的不仅是这三个恶魔和对受害者家属的交代,更是全国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全问题。
有人说,如果最后保护的是恶魔,我考虑让孩子带刀上学。更有网友跟评呼应:有人欺负直接砍!
所以,我不会老老实实让我的孩子当一个受害者,因为按照现有的法律来看前者可能没命,而后者成本更低。
所以,我选择了和儿子一起强大。
走读的半年里,每天晚上、每个节假日,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我们爷俩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了一个搏击俱乐部!
我们在学习搏击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抗击打能力。
7
“四大名捕”爸妈组团带着厚礼上了我家的门。
他们希望我能“放他们一马”,我笑了:“我已委托了律师,你们和我的律师谈就好了。”
还是有人想把这件事摁下去,因为“影响了江城的形象!”
我向相关部门申请给儿子转学,我说儿子有了心理阴影,他害怕回到那个学校再做同样的噩梦!
我现在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流量的焦点!
这把火终于把有些人的屁股烤着了。
处理结果出来了:“四大名捕”进了少管所,三个“社青”被劳动教养;某局那个副局长领了一个处分,提前退休了;最早接案的叔叔接受相关方面的纪律审查,承认接受了“追命”老爹的人情……
最终,我们还是给儿子做了转学。
当被资本裹挟的时候,我不相信教育纯净了。
最后,再次引用阿泽GAVIN的话:
热播电影第20条有句话: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未成年人保护法似乎保护不了受害者,保护的却是施暴者,如果不幸是您或是您的孩子,你会老老实实当一个受害者,还是宁愿当一个施暴者?
白岩松曾经说过,当未成年人杀害了未成年人的时候,岂不是最后保护了伤害别人的犯罪者,而被伤害的未成年人却没有得到保护?
如果轻判,未来的未成年人会不会沦为借刀杀人的工具?因为成本很低,要知道现在有多少辍学流落社会的未成年人,十几岁的少年对钱财的需求渴望,和男女感情萌芽,这一系列的导火索,都可能引发他们内心的恶,如果有心人利用这一点呢,他们会不会成为黑恶势力的宝贵资源?三五个持械的少年,一个成年人未必打得过,那如果是女性呢,打不过他们我就得死,打得过他们我还得死,那是不是必须得好人死?
互联网时代,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什么都懂了,而未成年做事不考虑后果的特质,不应该成为保护他们的法治出发点,相反更要因此而进步约束他们,社会在进步,人的心智成长也在加速,而我们的法治也要跟得上这种加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
以后乱不乱,就看怎么判。
(完)
评论 0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