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野草 19: 第19章 追电影
0%
墨書 Inktalez
整个小学时代,最吸引我的,除了连环画和小说之外,当属难得一见的电影。 0
当时,一个公社有一个放电影的师傅,也有一套放电影的设备,按理,一个公社只有十来个大队,每个月至少可以全部轮一遍;就算每个大队不是太集中,需要分成两个地方放,也可以两个月轮一次。但一年中能够轮到某个公社来放的影片,我估计也就两三部,甚至某个年份连一部新的电影都不会有。因此,虽然我们是那样的喜欢看电影,掌管着电影大权的人却不会问你喜欢不喜欢,总是慢条斯理地排着队。也因此,一年里能够看上三四次电影,就值得大家欢喜雀跃了。临到要放电影的日子,我们早几天就在期盼和高兴,也早几天就约好了伙伴到时结队而去。 0
我们大队没有礼堂,放电影的场地,是在长塘冲两个生产队公共的晒谷坪,也就是后来我妈妈做赤脚医生时工作的地方。那是一个长宽大约各三十米左右的露天晒场,中间部分用水泥铺了一层薄薄的地面,靠东的一面立着一排高大的树木,那是天生用来挂幕布的地方;中心部位摆着一张四方桌子,由电影放映员带着放映机占领,其周围比较好的位置,一般由大队有身份的领导、长塘冲那些捷足先登的孩子坐着,或许还会有几个大队专门安排的漂亮姑娘围坐在放映员旁边;我们这些其它院子的孩子和大人们,一般要等天全黑了,再扛着凳子陆陆续续一圈一圈地围着这个中心找位置。 0
 
看电影的人已经来得差不多了,幕布也早早地挂了起来,电影却还没有开始放映的迹象,据说,放映员正由几个大队领导陪同着在某户农家吃晚饭呢(那时候的农村,一般人并没有吃晚饭的习惯)。听大人说,如果不把放映员伺候好,电影可能会放得断断续续,更不用想放了一个片子再加放一个。 0
这段时间,孩子们可坐不住,大都离开凳子,找其他院子的伙伴们玩,或者各个院子分别组队打野仗;一些半大小伙姑娘,便和相好的跑到一边去说悄悄话,甚至会有人等到电影放完才出来随人流回家。 0
放映员终于红着微醺的脸来了,在旁边的屋角,用一根麻绳把发电机启动,听到响声,孩子们马上蜂拥而归。直到马达声渐渐平缓、亮起一盏小灯,大队书记的声音首先响起,不过大家都不爱听;接着是一个甜美的声音,说“今晚播放的电影是某某”,幕布上慢慢出现一组红色的冲击力特强的字幕,电影开始了。 0
 
当时的电影,几乎千篇一律的战争,很少有其他的内容出现,人物也完全格式化满身正气,好似不食有间烟火,只知为人民服务。对于一个刚刚开始识字的孩子来说,这种既有声音,又含着故事情节的东西,吸引力仍然强大无比。 0
每年放好几次电影,可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片子,再加十来分钟的所谓时事新闻,我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大队没有礼堂,放电影的时候最怕下雨,虽然总是东挑西拣才选的日子,但老天总有不开眼的时候。本来白天还是万里无云,电影放到关键时刻,天上却突然下起一滴滴雨,放映员被保护着进人旁边的生产队仓库,其他人则分散到各家去躲雨。虽然明知这雨一时半刻恐怕停不了,大家仍抱着万一的希望在苦苦等待,直到雨更大了,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0
自己大队的电影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欲望,大人们劳动了一天晚上要休息,孩子们却似乎有一颗永不疲倦的心脏,能够追着放映员的脚步从一个大队走向另一个大队,从一个院子走向另一个院子。 0
 
我在大人眼里算是乖孩子一个,一般只去附近的两三个大队追着电影看,去的次数也不是太多;一些父母不太管束的孩子,会把周围五六个放映场的每一场电影一次不拉地追到自己手上,只是再怎么追,他们看的篇目,并不比我多。让他们羡慕的是,或许是奖励我,或许是父母的观念不同于其他乡亲,在公社有了电影院之后,妈妈居然带着我去看了好几场,剧目是大队从来不会放映的《追鱼》、《马兰花》、《白蛇传》。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