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海以西,努比亞河下游那富含硫化礦質的天然山洞裡,美國探險隊隊長阿克・莫索經過漫長探尋,終於有了嶄新的發現。
他緊緊盯着眼前那片鬆軟的泥土,隱隱約約感覺到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即將浮出水面,仿若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牽引着他的思緒。
探險隊隊員小心翼翼地從鬆軟泥土之下掘出一顆完整的頭顱,其骨質層上附着一層黑色的膠狀物質。
令人詫異的是,雖歷經千年的漫長歲月,這黑色膠狀物卻沒有絲毫脫落之意,宛如死死地禁錮着頭顱一般。
眾人見狀興奮不已,沿着頭顱出土的方向持續挖掘,然而奇怪的是,他們並未發現任何隨葬物品,甚至連散碎的人體骨骼都不見蹤跡。
就這樣,歷時三年的探險旅程最終僅僅收穫了這一顆黑色頭顱,隊員們頓時心灰意冷,紛紛垂頭喪氣地扔掉手中的工具,滿臉寫滿了失望與無奈。
但阿克・莫索並未因此而氣餒失望,他目不轉睛地盯着手中的黑色頭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股神秘莫測的氣息正在他的心間緩緩蕩漾開來。
他闖蕩考古界多年,見過形形色色死者的頭顱,可這黑色頭顱卻是聞所未聞。
尤其是附着在骨質層上的黑色膠狀物質更是讓人匪夷所思,它仿佛像是某種來自遠古的邪惡詛咒,緊緊禁錮着頭顱的主人。
阿克・莫索心中暗自思忖,也許這顆頭顱將給他帶來比世間財富更為珍貴、更具價值的東西,那可能是揭開一段被塵封千年歷史謎團的關鍵鑰匙。
阿克・莫索迅速把發現黑色頭顱的消息電傳至美國,隨後便和隊員們帶着頭顱搭乘米洛號遊輪踏上回國之旅。
遊輪在茫茫大海上破浪前行,可誰能料到,當承載着眾人的米洛號遊輪行至中國南海海域時,卻遭遇了百年罕見的狂風暴雨。
剎那間,驚濤駭浪洶湧襲來,三百多名旅客與遊輪一同被無情地捲入海底,而裝着黑色頭顱的鐵皮箱也自此消失在人們的記憶深處,仿佛被那無盡的黑暗所吞噬。
那是在 1970 年 5 月 14 日,由於諸多複雜原因,沉船打撈工作被迫中斷,未能繼續推進。
一直到 1982 年,中美雙方才派出專家組成聯合科考隊,在南海展開對沉船的艱難打撈工作。
打撈工作持續了整整一年之久,沉沒於深海底部的米洛號終於緩緩浮出水面。
其後,大批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對船上的遇難人員和物品進行細緻核對。就在核對過程中,一件怪事突如其來。
在船艙的一個偏僻角落處,人們發現了一個爬滿了水藻和青苔的方正物體。
眾人齊心協力扯去上面的附着物後,才看清那是一個鐵皮箱。箱子表面的紋理已經被海水侵蝕得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可令人驚奇的是,裡面的黑色頭顱卻完好無損,宛如被歲月遺忘一般。
中美專家們見狀興奮不已,那失落多年的埃及 「黑色頭顱」 果真在米洛號上。
經過一番慎重商議,雙方決定先將黑色頭顱就近運至廣東省博物館妥善安置,各方專家匯聚於此展開深入研究工作。
埃及 「黑色頭顱」 重見天日的消息仿若長了翅膀一般,不脛而走,瞬間轟動了整個考古學界。
遠在開羅的埃及考古學家張安俊得知此消息後,按捺不住心中的澎湃興奮,當晚便心急火燎地收拾行囊匆匆回國,他滿心渴望親身感受一下黑色頭顱所散發的神秘氣息,仿佛那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在召喚着他。
那時的張安俊年僅三十二歲,卻已然是埃及考古學界的權威泰斗。
他自幼便對古埃及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馳神往,對那片神秘莫測的國度充滿了無限的好奇與遐想。
而黑色頭顱的驚現對於張安俊而言,無疑是一種難以抵擋的巨大誘惑,他那近乎痴迷的瘋狂舉動由此也便可以理解。
經過各方專家的嚴謹推定,黑色頭顱的主人是三千年前一位埃及女性。
當紅外線掃描儀緩緩划過頭顱表面時,人們驚異地發現頭顱頂部竟然刻着一行字。
張安俊微微顫抖着雙唇,緩緩念出了那句話:「以太陽神的旨意,永遠不可將這顆頭顱與主人的身體複合,違禁者必死。咒術師 —— 雅克!」
在埃及的精神法典中,他們對生死有着別具一格的詮釋。
傳說在冥海彼岸,太陽初升的地方有一片樂土,那裡仿若仙境,沒有病痛的折磨、沒有死亡的陰霾,只有難以言表的極樂與祥和。
因此,埃及人極其重視屍身的保護工作,那些擁有無上智慧的祭祀們運用神秘藥液將屍身保存得如同生者一般鮮活靈動,但即便如此,也難以保證一些膽大妄為的賊人不會深入陵墓對其進行肆意毀壞。
於是在公元前 2494 年,烏斯卡夫的王座之下,古埃及誕生了第一位咒術師。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