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香味果然更濃郁,
全城人都沉浸其中,百姓們直呼是神跡,朝中卻憂心忡忡,定要查其來由。
自然又是都察院接手,溫順已經從桑晴曉那裡得知具體位置,尋找時特意避開。幾日無果,朝中被香氣所煩,卻沒有人找溫順的麻煩。
都怕他那一張嘴,嘖,鬼話連篇,偏宣德帝愛聽,耳邊風一吹,誰敢說他壞話啊,瞧見沒,就連最為耿直中正的左相,也不曾參過他一句。
又過了幾日,花開地點總算被有獵奇心且有閑暇的百姓找到,大家奔走相告。
出東門,往東南走,離靖京城大約七八十路吧,在一處淺淺的峽谷內,那地兒還真不好找,山峰圍繞,又有惡狼的傳說,若不是有人大著膽子丳近道,還不定什麼時候被發現呢。
嚯!七八十呢!什麼花啊,花香竟能傳播這麼遠?
不知道,谷底血紅一片,詭異又好看,可就沒人敢下去。大家都在觀望呢,峽谷邊每天都擠滿了文人雅客,出口的詩文一篇又一篇,聽著還怪有意思的。
那咱們這些大老粗能去看嗎?
如何不能!我們不去,誰給他們好啊,一個個斯斯文文的,連互相捧場都不敢太大聲
廉寶英和文昭君竟也對那花開之地感興趣,相攜來,邀桑晴曉一起去瞧瞧。
文昭君還說,我祖母極喜歡侍弄花草,馬上就是她的辰了,我想去挖一株送給她。
桑晴曉笑她,那麼多人都不敢動手,足以說明,那山谷有異常,你這小膽子,竟然還敢挖?
我有點怕,可你定是不怕的。我這不是來請你陪我一起去嘛
桑晴曉本不想去的,這近一年間,城中發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有她的身影在,次數太多,招人猜忌。
可兩個姑娘要去,儘管那些花並無毒害,下谷底卻是有風險存在的,桑晴曉還是決定要護著些。
再一個離簇,四人一起坐上了文家的馬車,進途中,還看到了其他官家的馬車,目的地一致,在地面不平的窄道上,還難得一見的堵了一個多時辰。
從大清早出發,一直到近黃昏,才到了地方。
文昭君一路上都在感嘆,香味飄了這麼遠,濃淡度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因為我們靠近峽谷濃得沖鼻子
她的腳步不由地快了些,急切地想見見這等奇花,好不容易擠到峽谷的邊緣,低頭往下一看,只一眼,便驚駭地倒退了幾步。
已經聽說花的顏色為紅,親眼見到了才知其震撼,整個谷底,都被血紅色覆蓋,恰好微風吹過,就好似一汪血海中泛起了陣陣漣漪。
怪不得至都無人敢下去呢,血色太正,山谷中的風,偶爾能吹奏出鬼哭狼嚎,兩相映襯,總會讓人聯想起陰間之景。
興緻沖沖的文昭君,此時也開始猶豫了,她抓緊桑晴曉的胳膊,小聲問道,峽谷有妖嗎?
沒有。
那,有其他東西嗎?
也沒有。
我看這峽谷周邊的下山路,坡度比較緩, 危險性不大,挖株花已,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確實不危險,只是,這花
桑晴曉想點出花的習性,來打消文昭君取花的念頭,話才剛起了個頭兒,人群中竟站出來一勇士。
隨著他的站出,又有幾人迫不及待地緊跟其後,往谷底走去。
廉寶英好奇,咦?不是沒人敢下去嗎?怎麼又突然有了?
旁邊的人小聲給她解惑,聽說是有人要收這花,給的價還不低,一朵花一個大銀錠子呢。
日來的人又多了不少,想來,都是得了消息的,等那領頭的幾個確定無危險后,我也要下去搶上幾朵。
等幾人順利的到達谷底,又有幾波人著急往下沖,唯恐慢了一步,文人雅客們倒是想阻攔,不願他們破壞了這奇景,可文弱之體,哪裡抵得住眾人對金錢的渴望。
文昭君趁亂也在往下走,桑晴曉想拉沒拉住,內心嘆一句,不聽話,待會兒有你哭的時候。
最先到達底部的人已經開始挖掘了,金主噷待,一點根莖都不能斷,所以,他們挖的小心,還提前帶來了小刷子,一點一點地清理。
卻不曾想,巴掌大的花朵下,藏了一根比人還高的根,主根旁邊還有許多小細根,密密麻麻的將泥土抓的牢,果然,錢不是那麼好掙的,可相較言,還是比純體力活要輕鬆許多。
文昭君也提前準備了好些工具,還往桑晴曉手中塞了兩個,讓她幫忙。
桑晴曉再一次阻止她,你也出一錠銀,讓他們幫你挖,何需自己動手。
可,送長輩的禮物,親力親為才顯心誠。
廉寶英不明所以地助力道,那金主要求根不能斷,足以說明此花極難伺候,你就是個養花廢,就別浪費時間和精力了,聽曉曉的話,待會誰挖的最好,你抬點兒價現場買下便是。
桑晴曉又趁亂將兩人拉到無人的角落處,特地避開了向上走的通道。
漫長的等待下,總算快出結果了。
最快的那人,清理出的根已長達三米多,只剩最後一點了,卻糾纏的極其厲害,它所纏之物不是土石,有稜有角還有洞,那根從圓洞中穿過不止一圈,再上這最底層的土層,又粘又臭,清理難度倍增。
忍著作嘔的衝動,那人打開隨身攜帶的大水壺,試圖將泥土沖洗掉,效果顯著,所纏之物除去污穢,露出了它的本體,呈現出略發黃的乳白色,瞧著,像是
啊!!!
那人嚇得將手中物丟遠,也顧不上什麼根莖不根莖了,大喊道,是死人骨!妖花下面是死人骨!這錢我不掙了!不掙了!
他一邊喊,一邊用極快的速度離開谷底。
因他的瘋癲態度,大家都停下了手裡的動作,遠遠的看了一眼他丟棄的東西,瞧著確是頭骨,再低頭看向腳邊挖掘出大半的花,最終放棄的人並不多。
不少人僥倖地想,或許,只有他挖的那株花下面埋了屍骨,巧合已,經過一列的心理鬥爭,挖掘又開始了。
廉寶英直覺不對勁,問文昭君要來小花鏟,一鏟子下去就挖斷了三朵花,緊接著,向底部刨土,大約又挖了十幾下,觸碰到了底下的硬物,廉寶英最後一刨,竟滾出了兩個頭骨。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