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野草 85: 第85章 一路六兄弟
0%
墨書 Inktalez
从家里到三中,二十华里路程,每一个周末都必须用双腿去丈量,在周复一周的丈量中,有六位同学结成了坚实的“行者同盟”,加上在学校里又是经常“出双入对”,很快打出了“六兄弟”的名声。 0
六兄弟按年龄大小,依次是老大刘兴甲,老二刘谋春,老三刘祖中,老四朱文尧,老五彭泽权,最小的就是我。下面,我按地域远近给兄弟们各拍一个特写照: 0
最远的是彭泽权,他是梅田乡禾家村的人,离我家还有十多里路,家里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属于宝贝疙瘩,因此长得高大而又结实,是兄弟们中最帅的一位。他的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优秀,初中毕业时和我一样参加了中专的招生考试,也是以几分之差落选,高一时同在三班,分科时去了105班,在那里也是风云人物,有不少女同学对他暗送秋波。 0
接下来便是我这个“小不点”,年龄最小,个头也最小,天性活泼好动,兄弟们聚在一起做什么,无论好事坏事,大多是我出的主意。 0
从我家再往学校方向七八里,便是刘兴甲所在的南泥乡佳湾村。老大除了年龄大,个子也是当时兄弟们中最高的,只是有点瘦,初中时他和老二、老四同在团结中学读书,成绩差不多,到高中时才拉开了一些差距。南泥乡属于高沙区的范围,他们仨都是三中的招生范围,不像我和老五是外来户,虽然还有不少的初中同学也在三中同校或者同班,但他们还是和我、老二、老五玩得最多,玩成了六兄弟。 0
再前进两里路,到了远近闻名的烧瓦村石榴田,老四朱文尧家的瓦窑就在我们上学的必经之路上,他和我差不多高矮,却比我壮实很多,家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因为长年制瓦的缘故,手掌特别粗大,手劲也超出常人。 0
老二刘谋春和老四同村,中间隔着一处广阔的田垅,背着烧瓦村的名声,老二却不会制瓦,读书倒是一把好手。初中时他和老大、老四成绩差不多,高中时却一年比一年优秀。他是六兄弟中唯一一个本届考上大学的,也是六兄弟中最早熟的一个,在三中时曾经给某位女同学写过情书,给兄弟们好好长了一把脸。 0
老三刘祖中是兄弟中的“编外人员”,说是编外,并不是说他和其他兄弟感情不好,而在于他是“河对岸的人家”。太平乡木山村位于石榴田的对岸,老三初中时读的是太平中学,高一时读的是五班,而且读的是通学,可他还是和我们五个结成了铁杆兄弟,完全是日复一日地积累起来的。六兄弟中,老三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多病,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他本人又是兄弟中最老实、最刻苦的,好在“吃得苦中苦”,他后来也“终为人上人”。 0
草根而又充满希望的六兄弟,活跃在三中的每一个角落,造成了不少轰动,也挨了不少的批评,现在回忆起来,还有少年的激情飞扬缠绕在心间:我们曾经在操场上与来自高沙镇的一队高年级同学(还包括部分已毕业走向社会的学长)对峙,让对方不得不跳围墙逃走;我们曾经结伙去爬学校旁边砖瓦厂那几十米高的烟筒,差点折损一位兄弟;我们曾经去学校前面的菜地里偷摘豆角吃,爬围墙回学校时差点被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总务主任“人赃俱获”;我们曾经在朱文尧家的走廊上摊一层薄薄的稻草睡觉,晚上去蓼水河边游泳,甚至在大浪滔滔的时候组队游往对岸,要不是我不敢下水,还真会出现横渡的场景…… 0
因为这些,我们这个小团体引起了不少老师的注意,有一回我父母到高沙街上买东西,顺便来学校了解情况,在曾祥柏老师处碰到教复课班化学的王迟端老师,他给我们戴了一顶“五人帮”的帽子,害得我多次向妈妈解释。 0
三十年后的今天,六兄弟只能天各一方,但大家的情谊仍然不断,2016年正月初三,老五的母亲八十大寿,我们相约同去,又到其他几位兄弟的家(老家)去转了一圈,作为“史家”,我将六兄弟的现状记录如下: 0
老大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一直在家务农,前些年因为嫂子生病过得不是很如意,这两年有了很大改观,修了高大宽敞的新房子,子女也大学毕业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0
老二大学毕业后进了国有企业,从技术员做起,如今已经是一个管着几千人的老总,定居湖北十堰,回老家的时候不是很多,大家只能电话或者微信联系他。 0
老三是变化最大的一个,复课两年终于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以“选调生”的身份做了一名乡镇干部,由于缺乏足够的背景,一直在基层埋头苦干,做过乡长、书记,直到今年才调进县城,在一个不太重要的局担任局长。 0
老四也在老家,但放弃了制瓦的专长,拉起了一支专门走村串户办酒席的队伍,还在高沙街上开了一家饭店,我父亲六十岁生日就是请他办了二十桌,亲戚朋友们很是满意,我一直想去他开在高沙街上的饭店体验一把,却至今没有成行。 0
老五读的大学最好,上海海运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深圳赤湾港口,从事海事贸易管理,做得风生水起,兄弟们同学们去深圳都愿意找他;前几年他也跳出了国有体制的圈子,自己在东莞创办了一家企业,一般上班的时候在东莞,只有周末才回深圳,再想在深圳随喊随到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0
至于我,从银行出来后,四处奔走做“资本家的乏走狗”,至今仍然没有真正的安定下来,有时甚至连对于历史和文字的那份坚守都多了几分艰难,只能如自己取的微信昵称那样——行者天下! 0
附:再次订正本文,时间又过了八年,兄弟们变化最大的,当属老三刘祖中,他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碰上了“贵人”,大学同学空降他所在的县任县委书记,从此官运亨通,先是做教育局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最后做到县政协副主席的实职;只是祸福相倚,2024年他又受大学同学腐败案的牵连,让兄弟们多了一个想伸手也无能为力的伤心故事。 0
 
 
目录

评论 0

阅读设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