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呂子剛才所料想的那樣,聞聽楚軍有大行動的黃歇果然在家坐不住了。送走客人以後,馬上命人準備官服並通知相府衛隊備好馬車待命出發。與此同時,等在外麵的孫十三扶著呂子登上馬車,正要離開卻被呂子擺手製止住。
已經打定主意的呂子告訴孫十三先不回客棧,而是跟著楚國宰相衛隊一起保護春申君趕往楚國都城。聽到大掌櫃竟然有如此說辭,孫十三忍不住看看李信,最終還是忍住問話,將疑問留在心頭。
其實在這事兒不但是孫十三好奇,就是李信對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眾所周知,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家有食客三千眾。其門客數量之多,赫然已經占據四公子門客之首!
據可靠消息,春申君的門下食客裏麵有二十四名絕頂高手,上房翻牆如履平地一般。既然眾高手的主人外出,想來這些他們是會貼身保護的。既然如此,咱們這些人跟著去作甚!?
呂子何嚐不知道這些典故!?但他仍然覺得親自護送黃歇去楚國都城最為穩妥。此時的黃歇對於他到底有多重要?看看此時此刻的形勢便能一目了然!如果黃歇在半路上出事,那麽能夠左右楚軍的人選將會出現更替。最終倒黴的還是秦國,孰輕孰重,此時還是要分出來的!
孫十三的想法還是有些出處的,而且也是李信的想法。春申君的門客與另外三位公子的門客存在形式不同,他們所受俸祿皆由楚國的財政來負擔。其實也可以這麽認為,春申君養的這些食客應該屬於拿國家俸祿的公務人員,但他們隻對黃歇一個人負責。而孟嚐君、信陵君和平原君三位公子的門客則是由這三位來養活的,至少表麵上是這樣的。
相比之下,四位公子若是論起實權來,自然是春申君獨占鼇頭的。他不僅養著人數最多的眾食客,而且還手握楚國的軍政大權。表麵上看楚國的王是楚考烈王熊完的,其實真正的楚王應該是他黃歇才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急匆匆趕到楚國的呂子第一個要見的人是黃歇,而不是住在都城裏的楚王熊完。
這與呂子前往齊國處理上下關係時截然相反,在他看來,君王後和齊國丞相後勝都是自己人,按部就班遵循禮儀並不會被誰誤解。首先覲見齊王建,合乎禮儀。
楚國方麵則與齊國不同了,而且也是事實。就算昔日秘密安排現任楚王逃離秦國回楚國登基一事裏麵有他的身影,畢竟人家熊完對此並不清楚。
對於此時的楚王而言,設計讓他成功離開秦國的是時刻準備著舍身取義的黃歇!
就算換位思考,不僅有自己的封地還貴為楚國丞相的黃歇自然不會把真正的事實告訴任何人。不但如此,他還會想方設法把所有的功勞據為己有。若不如此,如何能讓楚國君對誰感恩戴德!?
至於真正為此而出力的那些人,你隻需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被世人徹底忘記的就足夠了。
黃歇之所以認呂子這個朋友,就是因為這個年輕人從來不會去跟誰去證明什麽。哪怕會被世人誤解中傷,呂子對此也隻是一笑置之。用他的話講,那就是曆史從來都是勝利者的曆史。
勝利者會實事求是地去記錄這段曆史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勝利者會去考慮如何記錄這段曆史對自己有利,然後再去審核同意曆史傳記人的記錄。假如傳紀裏麵與官方的理論相悖,那麽官方就會通過各種手段去修改成他們想要的那種記錄。
既然這已經是所謂的官方事實,那我們還現在需要再去爭那些長短作甚!?那些誰是誰非也就顯得不重要了,至於如何去麵對這個現實!?對於結果的探究,不是去讓後人評價論證。而是活著的時候可以站在光明下,自問心無愧於天地足矣!
呂子也聽說過春申君門下二十四劍客一說,但也聽說過這些領受國家俸祿的公務人員奢侈浮華的傳說。數年前,平原君趙勝拜訪春申君。
與平原君隨行保護的不是趙國的疇騎精銳,而是趙勝家的門客。已經貴為楚國丞相的春申君為顯示自家的實力,便以官方的接待方案與平原君交涉。豪華居所都是以接待諸侯的規格實行的,讓遠道而來的趙勝感動莫名。
以當時看來,趙勝還是比黃歇更為實在,因為趙勝並沒想到這是誰在故意攀比。黃歇高規格接待趙勝不說,還故意讓手下眾門客穿金戴銀與前來進行互訪的趙勝門客交流。
結果可想而知,隨身的佩劍都鑲嵌有寶石玉珠的春申君門客與極其樸素的平原君門客相遇會是個什麽樣子。也就導致趙勝的眾門客自慚形穢,不好意思再與誇誇其談的高傲人士相提並論。
此事隨後被鬧得沸沸揚揚,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春申君太不地道。領受國家俸祿的人都是鐵飯碗,竟然是表麵上的門客也是如此。作為那些無名無分的門客而言,不受主人待見也許明天就會丟掉飯碗。
此兩者到底有沒有可比性,老百姓的眼中跟明鏡似得!
急匆匆走出府門的春申君看到呂子沒有離開,便過去詢問還有什麽事情。呂子隨後告訴黃歇,他想隨行一同去往楚國都城檢查分店的財務。
聞聽此言,黃歇不由地心中一暖。呂子所說的不過都是借口而已,其真實的目的是為保護自己安全抵達都城。但這些也隻能意會而不能言傳,也隻好隨他了!
黃歇其實也不敢托大,即使明知這是在楚國也是如此。在安排相府衛隊跟隨保護的同時,已經命令二十四劍客趕到相府大門集合。
既然都是同路人,簡單介紹還是必須要的。果真在路上遇到點什麽事情,自己人打起來就沒意思了。
黃歇叫過門客首領黃永介紹給呂子,並且表示隨後的安全就交給黃將軍了。
對於黃永而言,對麵的呂子不過就是個商人罷了。昌盛記又怎麽了!?說來道去,也是不結交各諸侯國權貴就不能活下來的商家而已。於是給呂子抱抱拳,表示道:“呂大人的安全就交給小弟便是!這可是在我楚國!誰敢對呂大人不利就是不把我家國相放在眼裏!”
<div style="text-aliger;margin-bottom:30px">
<a id="pb_shouye" .akxs6.odules article="" addbookcase.php?bid="745&cid=786424"">《</a id="pb_shouye" .akxs6.odules></div style="text-aliger;margin-bottom:30px">
評論 0 則